中经联播8月24日哈尔滨讯(朱国栋 金薇)近几年,哈尔滨伏尔加庄园受到了洪水内涝和疫情“暂停键”双重重创,但是“伏尔加人”用他们的辛勤汗水和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精神抗灾自救,改造升级景区建设。近日,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记者走进美丽的阿什河畔-伏尔加庄园。一同聆听哈尔滨伏尔加庄园总经理韦敏芳娓娓道来目前园区的现状。

哈尔滨伏尔加庄园总经理韦敏芳接受采访
伏尔加庄园坐落在哈尔滨近郊阿什河畔,占地60多万平方米,是以哈尔滨历史为依托,俄罗斯文化为主题的国家AAAA级文化旅游景区、中俄文化交流基地、俄罗斯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莫斯科大学国际交流中心。 庄园倡导“有文化才能长远,有品位才有价值”的经营理念,复建的圣尼古拉教堂、江畔餐厅承载着老哈尔滨人的记忆;彼得洛夫艺术宫、普希金展览馆提供了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为游客打造文化的胜地,度假的庄园。

纵观整个庄园,尽是以老哈尔滨建筑为原景的风景,其中,小白桦餐厅是俄罗斯著名设计师拉别奇参加巴黎国际展览会时的设计作品,建筑从四个方向看都是正面,且各具特色,堪称世界经典木质建筑之一;庄园内复建的圣·尼古拉教堂,曾是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见证了百年的城市变迁,悠远的钟声唤回了人们对东方莫斯科久远的记忆,也寄托了人们的一份情怀。

除了建筑外形上尊重历史外,庄园在各个建筑的内部装饰也是非常用心,内部墙面上布置了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情的城旗城徽、田园风光油画、俄罗斯乡村风情挂毯等。在文化建设上更是用心良苦,庄园将哈尔滨的欧陆文化和异域风情演绎到了极致,不仅让人回忆起历史,也建起了一条中俄人民沟通的桥梁。

韦敏芳告诉记者,趁着疫情期间休园这段时间,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园内整修上,对一部分景观进行升级改造。同时,适时改变经营策略,由之前主要吸引省外游客变为侧重吸引省内游客,瞄准小客户群体和散客,定制适合的旅游行程,从而达到丰富旅游产品种类的目的。让走出疫霾后的游人能在伏尔加庄园里放飞身心,获得个性化体验和享受。
“一河千载通南北”“十四五”时期,将保护和开发景区,放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谋划,进一步唤醒中俄文化城市记忆,讲好中俄文化交流故事,真正“续中俄文化交流文脉,树城市标杆”。哈尔滨伏尔加庄园这座文化景区必将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