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9月1日齐齐哈尔讯(魏伯勤 通讯员 肖淑娟 钱先东)近年来,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委、区政府“铁臂断腕”,决定不再续延和新增“采矿许可证”,并逐步关停辖区内所有采石场,奋力推动“工业立区”向“旅游立区”逐步转变,已经形成了“春赏花、夏漂流、秋采摘、冬滑雪,常年游军工,四季有赛事”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实现了由石材产业城向全域旅游城的成功转型。用创新改革的“小切口”,书写出碾子山区全域旅游发展“大文章”。

优设计,全时域聚焦旅游。持续优化旅游工作推进体制机制,形成全域、全季、全时聚焦旅游、服务旅游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规划先行。先后制定《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碾子山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旅游规划15个。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了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领导小组,组建了旅游工作委员会,专业化、系统化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注重服务保障。成立了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旅游投诉中心,组建旅游巡回法庭、旅游派出所和20人旅游警察大队,设立旅游诚信基金和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诚信、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已经形成。

拓格局,多业态发展旅游。积极打造“旅游+”全域旅游模式下的旅游示范区,一二三产比例达到“1:2:7”,旅游产业已经逐步成为拉动碾子山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突出“旅游+农业”特色。大力建设完善油菜花海景区,种植向日葵、彩色油菜花等彩色花海,增设餐饮、民宿、农产品售卖等商业业态。积极推进农事采摘、托管农业常态化发展,扩大水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规模,瞄准游客“后备箱”,拉动区域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展现“旅游+工业”优势。盘活华安厂闲置资源,打破军工体验限制,依托文化宫建成山城影剧院,成功打造全国唯一能够同时体验火炮和手步枪实弹射击的军事体验基地军工文化园。打造“旅游+运动”品牌。坚持以赛事活动聚人气、提名气,连续举办4届全国山地马拉松赛和山地自行车赛,成功举办全国特奥滑雪比赛,其中2019年山地马拉松赛由银牌赛事晋级为全国唯一全程山马金牌赛事,山城的赛事品牌已经享誉全国。

转思维,市场化推动旅游。坚持从“全域托管”到景区“一体化”管理,再到区域联动合作打造“东北亚最美旅游线”。实现市场化运营。将兴安山风景区、华安军工文化园等5个景区移交旅发公司管理,重新选举成立旅发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形成自负盈亏薪酬体系,建立公司绩效考核办法,景区运营管理主观能动性大幅增强。拓宽引才渠道。依托齐齐哈尔全市“名校优生”“丰羽计划”“书记进校园”等政策载体,成功引进各类人才137人。通过市场化自主选聘,引进旅游经理人1人,专业化运作云祥射击场,重点时期旅游收入单日破万元大关。实施市场化营销。制发《碾子山区旅游产品价格体系》,与齐市、大庆75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长期推广碾子山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强化区域合作,与来自黑蒙两省的4个地区、5个景区及1家旅行公司负责人,共同签订了《“区域”旅游产业营销联盟合作协议》,共同开发设计精品旅游线路。

立目标,全方位考核旅游。建立“督考用”一体化管理机制,积极构建“党政督考一体、督查考核一体,督考问责联动、督考用人联动”的抓落实工作体系。深化目标责任体系改革。将旅游职责写入全区各部门“三定方案”,实行旅游产业“一岗双责”。制定《碾子山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任务分解表》、《碾子山区旅游营销方案》和《旅游营销奖励政策》,形成碾子山全区上下联动、部门齐抓共管、区域协调并进的全域旅游发展态势。深化督办督察体系改革。抽调专业人员,充实督考力量,对旅游工作进行重点督办督察。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督查作用,对重点项目、旅游环境、景区建设等方面进行现场督办,切实保障工作任务推进实效。深化考核任用体系改革。注重在旅游一线锻炼干部,大力表彰旅游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在干部使用中予以优先考虑。突出抓旅游的核心地位,设立旅游主导产业单独考核单元,不断增加旅游考核比重,成功争取成为齐齐哈尔全市唯一特色差异化考核县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