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

结合实际创业增收 黑龙江拜泉县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中经联播9月18日齐齐哈尔讯(魏伯勤 通讯员 王克俭 王昊)9月15日,外面下着朦朦细雨,而拜泉县兴华乡春发村会议室内却座无虚席。来自全乡10个村的47名妇女组成的假发编织培训班正火热举行。

11.jpg

“我们已经培训8天了,赶上农闲,呆在家里也没事,过来学点技术,还能挣个零花钱,姐妹们争先恐后来,都怕落下,学不全”。春发村妇女主任丛亚丽边学边给姐妹们做示范。据丛亚丽介绍,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次培训班课程为期16天,其中5天理论课,11天实践课,通过专业技师进行编织实操教学,按照老师的授课内容进行练习,经过4、5天的时间,已经有11名学员已经掌握了基本织法,并有6名学员已经编织出成品,经验收合格后拿到了第一笔编织收入。“我刚学,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完成了现在这个半成品了,绣了1100针,也能收入20元。”来自该乡集体村三屯的孙丽,看着手中的成果,35岁的孙丽很激动、很自豪。

12.jpg

看到“挣了钱”,大家学习积极性老高了,每天培训结束后,一些学员又将工具借回家,继续观看图纸、练习针法。假发编织要求手灵活、视力好还要有耐心,培训完后由老师现场验收合格后即可录用。如果能按照预期目标,半个月即可掌握假发制作基本技能。假发收购按计件制工资计算,预计成手工人每日均勾4个多发片,日收入至少在80元以上,月收入均可达到2400多元。

据拜泉县兴华乡党委书记杨洪超介绍,为帮助全乡留守妇女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兴华乡党政班子成员深入各村调研,了解留守妇女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为妇女群体创业增收找项目、寻出路,在借鉴原有永宁服装厂模式基础上,积极在全乡推进假发编织、玉米叶编织等各具特色的村办小工厂、小作坊,让更多群众尤其是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端稳就业增收的“铁饭碗”,确保增收可持续、脱贫户不返贫。

13.jpg

兴华乡春发村只是拜泉县发展假发编织产业的一个缩影。据拜泉县妇联主席吴凌慧介绍,按照拜泉县委、县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为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脱贫妇女就地就近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年初以来,拜泉县积极拓展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就地就业增收的渠道,千方百计为妇女群体创业增收找项目、寻出路。经调研假发市场需求量大,订单供不应求,居家即可就业、属于灵活就业项目,宝妈、陪读妇女、下岗人员、残疾人员均可参与其中。经过洽谈,与河南许昌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瑞贝卡公司派出专业指导团入村开展假发编织免费培训班,免费提供专业技师指导,假发编织相关工具,材料及相关用品,培训合格后,定向学员收购假发编制成品,并支付相应手工费。经过积极努力,今年5月份,拜泉县县第一家假发编织扶贫车间在该县拜泉镇六合村建立,车间改造面积300平方米,设置工作车间1个,设立工作岗位48个。采取“企业+车间+脱贫户”发展模式,由县乡妇联负责组织人员,由 瑞贝卡公司负责技术培训及产品销售,以头发为原材料,编织假发。目前,仅六合村培训班就举办了两期,参训妇女100人次,其中,在城内陪读脱贫妇女24人、城内下岗失业人员56人、六合村脱贫妇女20人。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在六合村试点基础上,截止目前,拜泉县16个乡镇已有4个乡镇4个村建立了假发编织扶贫车间,年底计划达到8-10个村,已经举办培训5期,培训农村妇女300多人,培养优秀手工编织能手50余人,年人均增收2.5万元,假发编织“企业+车间+脱贫户”模式为拜泉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实现了脱贫妇女就地就近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责任编辑:欧阳雪】

鞍山市汤岗子“千年名汤 百年康养”中国石油辽宁鞍山销售分公司站开市

医院工作人员为职工及群众提供科普讲座、血压测量、医保政策解读及健康咨询服务,并结合每位人的身体状况给出个性化健康建议;同时耐心细致地解答大家所提出的疾病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问题,让大家享受到专业医疗服务,将健康与温暖送到职工心间。 据介绍,活动中,心肺康

AI健康进社区:澎城智能打造一刻钟健康生活圈 引领健康消费新模式

以"社区入口+场景式体验+全生态共建"的创新模式,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一刻钟健康生活圈"。在杭州万家花城社区活动现场,AI健康机器人成为居民健康管理的"智能助手"。通过中医健康检测、体质精准评估及个性化健康报告生成,居民无需奔波即可获得专业健康指导。配套的秋日中

康养度假 俄罗斯游客青睐辽宁鞍山汤岗子

独特的温泉理疗和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既让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收获了健康,又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介绍,汤岗子康复医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温泉资源,温泉水出口温度达72℃,温泉水富含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再配合按摩、针灸、泥疗、电疗、蜡疗等中医特色疗法,对风湿性

千年药脉融南国,一方药都启新程

6月9日至10日,湖南邵阳(廉桥)中医药产业“南国药都”展馆亮相长沙铜官窑古镇中医药文化街。展馆共设置了入口展示区、“南国药都”展示区、“健康邵阳”展示区、“中药出海”展示区及互动体验区五大区域。

云南九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推进智慧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近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提升全省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有效遏制传染病传播流行。

中国援塞医疗队实施"双百行动" 推动中塞医疗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福建)第20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自2024年4月赴塞以来,以“双百行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百场急救健康科普”与“培训百名海外中医药爱好者”两个项目,将中国医疗智慧与塞内加尔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努力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书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科技赋能民生福祉 金天国际助力国家战略落地

5月20日,金天国际集团在宿迁举办了一场以“激活男性本源,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发布会,此次活动的举办展现了其通过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国家人口战略的实践成果。作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践行者,企业联合中科院等机构攻关卡脖子技术,研发出基于AI算法与传统草本智慧的创新方案,构建全球首个"草本功效数字云脑",为男性生殖健康提供非药物干预路径,相关成果被纳入国家卫健部门专项研究。

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开幕

5月15日至17日,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在河北省会石家庄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糖尿病协会主办,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石家庄市糖尿病医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联合承办,并特邀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参加。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  段云波石家庄

云南出台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办法 构建“四级三环”质量安全网​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印发《云南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首次系统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贯通临床、医技、管理三大领域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该办法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云南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迈入规范化、制度化新阶段。

“五一”出游如何预防传染病?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支招

在外出旅行、户外活动、亲朋好友聚会时,要做好呼吸道、肠道以及虫媒传染病的预防。”4月29日,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在“黑龙江省以改革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介绍相关情况(张春雷 摄)出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及疾

黑龙江: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

自1982年黑龙江省正式推行免疫规划政策以来,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1991年,黑龙江省实现无脊灰状态;自1998年起,再无白喉病例的报告记录;2003年至今,省内未出现本土感染

石家庄市三院创新"流动诊室"模式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4月19日上午,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主办的"首届大型惠民义诊健康集市"在河北省博物院广场盛大启幕。作为此次活动核心参与单位之一,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市骨科医院)创新推出“流动诊室+特色体验”服务模式,派出近20名权威专家组成"超豪华"医疗团队,将"诊室"直接搬到街头,为市民打造沉浸式健康服务新体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