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1月12日齐齐哈尔讯(记者魏伯勤 通讯员李文浩)甘南县委、县政府创新建立分类定档、分档定量、分量定级、分级定酬的“四分四定”村级集体经济督考激励机制,健全村级工作量化评估体系,突出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绩导向,拓宽了村级产业增收路径,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从依靠土地增收向依托产业致富的转型升级。自今年6月新机制实施以来,全县95个行政村新立项、新开工湖羊养殖、大米配套加工、蔬菜烘干等项目14个,预计年底前“产业增收村”占比将达到50%。

县委统筹,分类定档。 改变传统的以乡镇为实施主体、乡镇内部评定划档的考核方式,综合分析村情实际和评价需要,围绕村集体收入总额、负债总额两大指标,以县为单位,对所有行政村按照集体收入高的村、有集体收入且无债务的村、有集体收入但有债务的村划分三个类别,每个类别再根据收入100万元以上、60-100万元、60万元以下三个区间细化若干档次,每年根据上年督考结果重新进行调档。通过分类定档,既推动了村级考核实现由乡至县上管一级、管得更好更严,又保证村集体经济收入大体相同村在同一类别同一区间档次内相互比较、增强了方法科学性、横向可比性、结果公正性。

因村制宜,分档定量。 改变了以共性通用指标衡量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和村干部个人履职情况的方式,综合考虑村情基础和发展潜力,以上年度扣除转移支付、政策性补贴、一次性收入后的部分,作为督考各村的初始基数,按照初始基数所在的100万元以上、60-100万元、60万元以下三个区间,分别提出同比增幅5%、8%和10%的增量指标,同时把负债村完成当年收入30%的化债任务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对完不成的督考定级将下调一级,真正做到为各村“因村划档”、“量身定标”,实现督考指标既符合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又能体现出村集体收入的动态增长要求,还能够让各村看得见、摸得着。

科学考评,分量定级。改变以百分制评分进行评价排序的方式,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政法、财政、农业、信访、乡村振兴等部门组成联合考核组,综合考核评估各村实绩工作情况,依据完成指标的量化比例进行定级,划分ABCDE五个等级,与村党组织书记岗位工资、评先晋优、选聘进编、进退留转挂钩,用指标衡量、凭数据说话,将有能力、有贡献、能干事、干成事的村党组织书记甄别出来、激励起来,更加直观体现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引导推动村党组织书记立足岗位、真抓实干。
注重激励,分级定酬。 改变过去薪酬结构单一、绩效考核激励不够的兑标方式,实行了“基础补贴+绩效补贴+创收奖励”的薪资结构,依据村级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兑现基础补贴,依据督考等级划分兑现绩效补贴,依据产业项目建设及产业收入增幅兑现创收奖励,并增加绩效补贴和创收奖励额度,既使村党组织书记薪资待遇完全活化、又突出了贡献大奖励多的激励导向。对其他村干部,参照村党组织书记的考核结果发放报酬,推动村级班子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对评定为A级的村占比较高的乡镇,给予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包村干部一定额度奖励,有效引导乡村干部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抓发展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