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1月19日大庆讯(刘子涵)舞蹈室、健身房、心理咨询室功能齐全,社会团体、文艺骨干、志愿服务者常态入驻……走进新投用的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创业城街道创业八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们纷纷感慨:党群服务中心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不光帮助老百姓代办日常民生事项,各式文体活动也是应有尽有,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借场地、在路边活动了。这只是我市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便民惠民服务的一个缩影。

龙凤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近年来,大庆市坚持顶层设计、全域谋划,大力实施“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城乡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坚持融入大庆元素、展现大庆品质,着力打造党领导城乡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目前,大庆市现已建成349个街道(社区)、382个乡镇(村)党群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2%。
畅通“最后一米”,实现阵地建设标准化。大庆市坚持应建尽建、整合资源,充分考虑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详细规定形象标识、场地规模、区域划分、人员配备、制度机制等5类建设标准,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实用性、吸引力和便民度。龙凤区围绕打造“1+8+X”三级党群服务矩阵,建设区级1个、街道(乡镇)8个、社区(村)和商业聚集区党群服务中心(驿站)55个,突出营造主题鲜明的党建文化氛围,使党员群众随时随地能找到党组织。大同区统筹推进58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坚持标准、统一模式,建设会议室、卫生室、活动室和服务大厅的“三室一厅”,平均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在连续暴雪期间,及时开放了2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环卫工人、志愿者开辟了歇脚避风御寒之处,免费提供医疗箱、暖宝宝、姜茶等御寒用品,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
延伸“最前一站”,突出党群服务便捷化。立足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大庆市以社区(村)服务平台为中心,向自然屯、城市小区再度延伸,打造“15分钟服务圈”,实现党群服务“零距离”。全市采用“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形成政务服务、便民服务、法律服务、文体服务、关爱服务等五大服务体系,设立综合便民服务窗口2000多个,医疗保险、低保救助、劳动保障等事项均可一次办结,一年接待前来办理事项、参加活动的党员群众逾40万人次,真正让居民享受到“家门口”方便快捷的贴心服务。让胡路区充分整合“智慧社区”“民生网格”等平台,设立“便民呼叫中心”,采取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成立老兵方队、陈大妈工作室等各具特色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提供“红色代办”、政策咨询等服务,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目标。肇源县打破村干部“一人一屋、一屋多牌”的设计格局,全面推行村干部在办事大厅集中化办公的模式,改变以往群众办事挨屋找人情况,群众办事更加方便了。
迈出“最实一步”,推进特色功能多元化。突出品牌领路、个性发展的方向,坚持区域特色,创新服务载体,完善“党建阵地、服务平台、活动中心、党员学校、信息枢纽”5个基本功能+多个自选功能的“5+N”的模式,打造开放式、一站式、共享式的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形成了让胡路区创业八社区“创业红”、龙凤区街心社区“初心百草轩”等一批特色党建品牌。萨尔图区街道、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积极孵化志愿服务、舞蹈书画、运动竞技等67个各类社会组织,吸纳文艺爱好者、志愿服务者常态化入驻,帮助老百姓代办日常民生事项,定期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强化服务实效。高新区依托软件产业园区建设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非公党员“红领驿站”,为辖区内“两新”组织提供党建业务指导、阵地打造、品牌提炼等服务,推动办公、学习、活动资源双向开放,打造党务交流互动的新阵地。红岗区针对油田职工倒班、老人孩子无人照料等实际困难,由社区党组织联合辖区物业企业、服务团队,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办了“四点半”学校、老年餐厅、日间照料室,解决了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