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

【城市百科】七台河市-“寒地北药”、“焦煤之都”

七台河市,别称煤城,是黑龙江省地级市。全市共辖3个市辖区、1个县,总面积6221平方千米。 [1-2]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七台河市常住人口为689611人。 [41]

七台河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市南侧,完达山山脉西端,属于低山丘陵,整个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处中纬地带,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七台河地处黑龙江省东部城市群中心位置,牡佳高速铁路、牡佳铁路、鹤大高速公路、依七高速公路、饶盖公路贯穿全境,与省城及周边市县全部实现高等级公路连接,与东北东部十四市(州)结成区域战略合作城市;七台河地区是肃慎族发祥地之一;曾是原吉东省委、抗联二路军总部所在地。七台河拥有西大圈、石龙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桃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同时,培养走出了张杰、杨扬、王濛、范可欣等10位世界短道速滑冠军,素有“寒地北药”、“焦煤之都”、“中国冬奥冠军之乡”、“中国短道速滑之乡”、“冬奥冠军摇篮,短道速滑圣地”之称。 [3]

2019年,七台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

历史沿革

早在夏商周时期,七台河地域是中国北方先民肃慎人的领地。其时,生息在黑龙江地区的肃慎人和索离人等,已向中原朝贡。肃慎人几易其名,到唐代改称靺鞨。

太后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靺鞨人建立唐地方政权渤海国,靺鞨最盛时辖5京15府62州,七台河地域属铁骊府辖,府址德里镇(今依兰县境内)。

渤海国被契丹灭亡后,大同元年(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辽沿松花江两岸至乌苏里江口设五国部,七台河地域属五国部头城越里吉(今依兰县)辖。

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灭辽。金地方最高行政区划为路(相当于省),七台河地域属胡里改路(路址在今依兰镇一带)辖。

蒙古汗国灭金后,元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元创行省制,省下设路、府、州、县。元设胡里改万户府(今依兰县),七台河地域归其所辖。

明永乐七年(1409年),明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设置相当于省级军政机构奴儿干都司,下设卫、所,七台河地域属呕罕河(今倭肯河)卫(卫址今依兰、桦南县交界处)辖。

崇祯十七年(1644年)后,清于依兰哈喇(今依兰县译汉语为三姓)先后设置协领、副都统、府、道衙门,七台河地域属三姓管辖。

民国七年(1918年)9月15日,勃利县公署正式成立,下辖地包括今七台河一带,上属依兰道辖。

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除道制,勃利县直隶吉林省辖。

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

伪康德元年(1934年)12月,勃利县划归三江省辖。

伪康德十年(1943年)10月,设东满总省,勃利县划归东满总省辖。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地区划为9省,勃利县属合江省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松江、合江、牡丹江3省先后合并为松江省,黑龙江、嫩江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

1954年8月,黑龙江、松江两省又合并为黑龙江省,勃利县属黑龙江省合江地区辖。

1958年,国家开始对七台河煤田(原称勃利煤田)大规模开采,勃利县自筹资金修建的全国第一条民办铁路告竣通车,这两件大事,给长期属勃利县辖的七台河这个偏远山区带来了勃勃生机。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剧增。

1965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勃利县七台河镇,建立七台河特区(县级),直属合江地区辖。

1970年4月1日,七台河特区改特区为县级市,隶属关系不变。

1983年11月,七台河市晋升为省辖市,同时将勃利县划归七台河市辖。 [4]

行政区划

七台河市共辖4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个市辖区、1个县,分别是新兴区、桃山区、茄子河区、勃利县。七台河市人民政府驻桃山区大同街45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南侧,完达山山脉西端,东经130°至131°44′,北纬45°至46°37′之间。东与宝清县、密山市接壤,西与依兰县毗邻,南与鸡东县、林口县交界,北与桦南界相连 。东西长130公里,南北长80公里,总面积622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4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七台河市属于低山丘陵,整个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形成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的狭长地形,按地形变化,水热的再分配和土壤分布可划分低山丘陵地、丘陵漫岗地、河滩地和山间谷地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地山体成浑圆状,坡度较大,海拔高度在240—695米之间,最高铁山包,海拔690.7米,相对高程为455米。丘陵漫岗地分布在低山丘陵外围。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大的波状起伏。海拔在180—240米,坡度为4—15度。河滩地在倭肯河及其支流两岸,呈带状分布。地势低、平,海拔高度160—180米。山间谷地在丘陵漫岗之间,地势平坦、宽阔,呈状带或枝状分布。 [8]

气候

七台河市地处中纬地带,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寒暑明显。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短,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七台河地区年平均气温2.4至3.9℃。东部低山区比西部丘陵漫岗气温低。年≧10℃的活动积温平均2408.9℃,东部地区≧10℃的有效活动积温平均1180.9℃。七台河市占地狭长,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条件差异较大。以热量指标≧10℃的积温,水份指标干燥度做为分区指标。全市分为低山温凉湿润霜冻气候区和丘陵漫岗温和半湿润气候区。 [9]

水文

七台河市区境内由倭肯河及挠力河两大水系组成。倭肯河水系组成了七台河市的西南部地区。挠力河水系组成了七台河市的东北部地区。倭肯河水系有主流倭肯河,支流七台河、挖金鳖河、万宝河、茄子河、中心河、龙湖河等;挠力河水系有主流挠力河,支流大泥鳅河、小泥鳅河、岚峰河等。 [10]

七台河

七台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七台河市区多年平均降水量9.6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122.8毫米,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2.2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0.71亿立方米,扣去两者重复水量0.5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有2.3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有466立方米,不足全省人均水平的1/4,仅占全国人均水平的1/5。 [11]

土地资源

七台河市土地总面积为62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48.7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1.3%;林地面积3285.4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52.8%;牧草地51.77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0.8%;园地面积17.6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0.3%;居民点工矿面积221.3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5%;其它农用地82.9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4%;交通运输用地25.1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0.4%;水利设施用地43.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0.7%;其它土地89.9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4 %;未利用土地455.6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7.4%。 [11]

矿产资源

七台河市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炭、石墨、黄金、大理石、石灰石等十几种。而煤炭资源得天独厚,煤田延伸上百公里,含煤总面积为7200平方公里,含煤地层总厚度2500—3700米。煤炭保有储量17亿吨,远景储量37亿吨。以煤种全、储量大、煤质优,被列为全国三个保护性开采煤田之一。是黑龙江省重要的主焦煤和无烟煤生产基地。 [11]

植物资源

七台河市区的植被属于“长白山植物亚区”,乔木树种有:柞木、黑桦、落叶松、樟子松、红松、黄菠椤、水曲柳、胡桃楸、榆树、椴树、山杨、柳树等20多种。天然林主要以柞树和黑桦为主。山产品比较丰富,蕨菜年收购量200吨左右;党参、桔梗、龙胆草、白芍、百合、穿地龙、黄芪、刺五加、五味子、黄柏、白鲜皮、防风、柴胡等药用植物300余种;有多种菌类:如木耳、猴头、元蘑、榆黄蘑、榛蘑等10多种,其中木耳蕴藏量可达30万斤以上,年采量可达10万斤。在野生植物中有野刺玫、暴马子等10余种芬香类植物。 [12]

动物资源

七台河市境内动物种类较多,兽类有野猪、黑熊、狍子、狼、狐狸、山兔、松鼠、刺猬、貉子、山狸子、鹿等还有紫貂、水獭等珍稀动物和马鹿、田鸡药用动物;鸟类有麻雀、燕子、乌鸦、飞龙、画眉、黄雀、啄木鸟、猫头鹰,布谷鸟、野鸡等;昆虫类有蜜蜂、蝴蝶、蜻蜓、蝈蝈、蝉、桑蚕、柞蚕、蟋蟀等。 [12]

七台河

七台河

人口

人口总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七台河市常住人口为689611人。全市三区一县的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20471人相比,减少230860人,下降25.08%,年平均增长率为-2.85%。

户别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282562户,集体户15216户;家庭户人口633668人,集体户人口5594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24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41人。 [43]

性别构成

全市三区一县的人口中,男性348664人,占50.56%;女性340947人,占49.44%。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02降为102.26。 [43]

年龄构成

全市人口中,0-14岁人口75911人,占11.01%;15-59岁人口458807人,占66.53%;60岁及以上人口154893人,占22.4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04515人,占15.1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2.0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0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1.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8.30个百分点。 [43]

教育程度

全市三区一县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8556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8215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33697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14778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43]  全市三区一县的人口中,文盲人口(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11934人,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6810人,文盲率由2.04%下降至1.73%,下降0.31个百分点。 [43]

城乡人口

全市三区一县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32126人,占77.1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57485人,占22.84%。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减少91211人,乡村人口减少13964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9.44个百分点。 [43]

流动人口

全市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309493人,其中,省内流动人口179233人,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113992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67088人,增长27.68%,其中,省内流动人口增加30753人,增长20.71%,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40950人 ,增长56.06%。 [43]

民族分布

七台河市境内有汉、满、朝鲜、回、蒙古、藏、苗、壮、布依、侗、土家、白、高山、瑶、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等多个民族。

经济

综述

2017年,七台河市经济总量(GDP)实现231.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2.52亿元,比上年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5.4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工业增加值82.53亿元,比上年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13.44亿元,比上年增长6.1%。从经济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为14.1:36.9:49.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1万元,比上年增长9.0%。

2017年,七台河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增长0.2%。从八大类商品同比价格变动情况来看,价格呈现“四涨四降”的态势,医疗保健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居住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2.2%、2.3%、3.4%和2.6%;衣着类、食品烟酒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下降2.0%、2.2%、1.0 %和0.2 %。

截至2017年底,七台河市施工项目85个,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59.5亿元,比上年下降25.7%,其中,工业投资额41.81亿元,比上年下降25.5%。

2017年,七台河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75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其中,税收收入15.47亿元,比上年增长41.9%;非税收入7.28亿元,比上年增长59.9%。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8.28亿元,比上年下降3.6%。

2017年,七台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28元,比上年增加1457元,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69元,比上年增加764元,增长6.7%。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199元,比上年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965元,比上年增长0.2%。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52619元,比上年增长8.1%。 [19]

2018年,七台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0.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9.8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119.62亿元,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为12.3:39.9:47.8。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2028元,比上年增长7.2%。 [42]

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14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95.45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102.74亿元,增长6.9%。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9912元,比上年增长4.9%。 [2]

第一产业

2017年,七台河市总播种面积277.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46.3万亩, 2017年粮食总产量17.72亿斤,比2016年减产0.76亿斤,下降4.1%。

2017年,七台河市肉类产量3.54万吨、比上年增长8.3%;禽蛋产量为1.61万吨,比上年增长80.7%。2017年末,全市牛存栏3.74万头;生猪存栏21.9万头;分别比上年下降1.4%和3.0%,羊存栏15.48万只;家禽存栏239.03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89.0%,生猪出栏31.3万头,下降4.1%;牛出栏2.06万头,增长5.2%;羊出栏13.49万只,增长3.7%;家禽出栏360.14万只,比上年增长1.0倍。 [19]

第二产业

2017年,七台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炼焦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9.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2%,化工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0%,家具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比上年增长3.9%。

2017年,七台河市规模以上工业洗精煤产量744.5万吨,比上年下降1.9%;焦炭产量311.4万吨,比上年增长11.7%;发电量81.9亿度,比上年增长0.2%。 [19]

第三产业

2017年,七台河市建筑业增加值2.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72亿元,比上年下降25.8%。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8.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9.7%;商品房销售额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倍。

2017年,七台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5.3亿元,比上年增长4.9 %。其中,城镇实现86.72亿元,比上年增长4.3%;乡村实现18.5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全年进出口总额实现557.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倍,其中,出口428.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倍;进口128.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倍。

截至2017年底,七台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46.86亿元,比年初增加36.25亿元,增长8.8%,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8.25亿元,比年初减少20.58亿元,下降4.6%。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截至2018年底,七台河市专利申请289件,专利授权238件。2017年,七台河市共新注册成立科技型企业35家,主营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11家。年底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户。 [20]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底,七台河市拥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1所。高中8所,在校学生1.37万人;初中37所,在校学生2.43万人;小学32所,在校学生3.07万人。

2017年,七台河市新建录播教室7个。市第九中学荣获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先进单位;全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共晒课1383节,其中荣获部级优质课43节、省级优质课82节;市教师8人战队赴杭州参加“两岸智慧好课堂赛课活动,获得团队优胜奖。 [21]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底,七台河市有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29.97万册。 [19]  举办了第十三届“七台河艺术之冬”、第十二届“七台河之夏”系列文化活动。开展了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送戏下乡专场文艺演出、首届社区文化节、优秀节目展演、全民阅读、第三届“微笑社区”文艺汇演、“冰雪欢乐季”等活动,举办了“聚力前行、筑梦起航2018迎新文艺晚会”,完成了“绿博会”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组织实施了“结对子种文化、百万文化能人培训、文化志愿者服务”三大工程,共结对子81对,培训7600余人,开展文化志愿活动82次。“七台河之夏”历时三个月,主会场文艺演出31场,比上届增加了6场,观众4万余人次.各区县分会场文艺演出200余场,观众10万余人次。创作生产了《母子情》、《我叫微信》等优秀小品,其中,《我叫微信》获第六届“白淑贤”杯小戏小品大赛编剧一等奖,表演二等奖。新建了20个社区文化中心、3个活动室,共投入资金243万元。

2017年,七台河市群众艺术馆共开设15门课程,学员月均2000余人,同比2016年增加了40%,举办各类画展、文艺演出、声乐、民乐演奏会等活动10余次,开展广场舞、大合唱、“结对子种文化”等免费辅导培训活动100余次,受益3万余人。图书馆共接待读者12万余人次,办理图书借阅证1500多个,流通图书16万余册,免费放映影片96场,观众6000余人次,采购新书3000余种9000册,举办各类书法、美术、摄影、3D立体书及VR数字图书馆体验等活动20余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160余场。博物馆全年免费开放,共接待观众3万余人次。开展《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宣传活动进社区、工厂10余次。举办各类书画、摄影、美术展览展示活动6次。 [22]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底,七台河市有医疗卫生机构648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038张。卫生技术人员465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89人,注册护士1886人。 [19]  开展“三减三健”行动、“走基层惠百姓”健康巡讲义诊、“无烟健康发展”主题宣传等系列活动。联合10个市直部门,制定出台贫困人口住院就医报销比例在原基础上增加5个百分点、参加新农合由财政补贴、先住院后付费等15项健康扶贫政策,为一万多名农村贫困人口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办理健康卡,三万多名参合人口享受财政补助五百多万元。继续推行“五个一”扶贫工作法,强化驻村扶贫工作,投入7万元为大四站镇悬羊河村修建桥梁,协调争取15万元修铺400米沥青路面,为村委会配备电脑10台,成立“爱心超市”。先后三次组织市中医院和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为贫困户免费体检。 [23]

体育事业

截至2017年底,七台河市共有短道速滑队伍10支,在训运动员406人,其中,国家队、省队、省体校40人,驻哈重点班运动员50名,业训班运动员30名,特色学校在训运动员316名。2016-2017总局冬运中心公布的全国短道速滑项目注册运动员1257人,全市注册257人,占全国注册总数的20.4%,占黑龙江省注册总数的41.1%,占省队和省体校注册总数的31.1%。先后组织短道速滑队伍参加了2016-2017年度黑龙江省短道速滑联赛、锦标赛和全国短道速滑联赛青少年组等国内比赛。获得省级金牌12枚、银牌14枚、铜牌15枚的成绩。培养输送到省队和国家队的短道速滑运动员获得世界级金牌3枚、银牌5枚,国家级金牌3枚、银牌9枚、铜牌2枚的成绩。夏季项目参加田径、散打等4个项目的省级比赛,获得省级铜牌5枚。 [24]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12月末,城镇企业职工(含个人)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为16.8万人,征缴基金68913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为14.56万人,征缴基金1067万元。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为56.47万人,征缴基金24192万元。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数为13.4万人,征缴基金9171万元。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数为8.8万人,征缴基金667万元。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为9.96万人,征缴基金3152万元。 [25]

2020年2月12日,被民政部和财政部共同确定为第五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26]

交通运输

铁路

牡佳铁路、勃七铁路在勃利县形成“T”字形网络。经哈尔滨市至大连港都十分快捷和方便。

高铁

牡佳高速铁路预计2021年11月末开通,开通后七台河到哈尔滨由原来的10小时缩短为3个半小时,高铁站七台河西站也在快速的建设中预计2021年建成完工。

公路

七台河市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境内有鹤大高速公路、依七高速公路等。向南2个小时可达鸡西市,4个小时可达牡丹江市;向东2个小时可达双鸭山市;向北2.5个小时可达佳木斯市;向西6.5个小时可达省会哈尔滨市。通过公路,2个小时可达密山、虎林,6个小时到达绥芬河口岸。

公交

七台河公交是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现由七台河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共有26条公交线路(包含22条国营线路、4条运输公司承包线路),407辆公交车(包含266辆燃油车、30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111辆纯电动公交车)。覆盖七台河市的桃山区、新兴区、茄子河区和金沙新区等4个辖区。 现有员工近600余人,下设六个车队、十五个部门。年客运量9000余万人次。

航空

七台河机场正在规划建设中,预计2022年正式通航。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17年底,七台河市有旅游景区(点)10余处,其中包括1个AAA级景区西大圈国家森林公园,1个AA级景区石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桃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吉兴河水库旅游风景区、桃山湖旅游风景区、石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青松岭森林公园、应龙山森林公园、桃山公园、仙洞山公园、万宝湖儿童公园、万宝滑雪场、佛宝寺、极灵寺、清园、人民公园、越秀湖公园、十二烈士山、湖滨广场、短道速滑冠军馆、兴龙潭公园、五台山、骆驼峰等。 [27]

西大圈国家森林公园

西大圈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勃利县西南部,距县城25公里,始建于2003年,公园辖区面积9420公顷,2003年5月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5年被评为国家AA级森林公园,2006年被评为全省十佳公园,2012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森林公园,其中西大圈原始森林被列为地级自然保护区。西大圈分为五大景区及58个景点。一是洪峡谷漂流景区,全程为5公里;二是卧龙峰登山景区,峰脊由高大岩石组成,像一条长龙卧于山上,故称“卧龙峰”,山峰长约800余米,海拔676米,峰顶部有两个天然山洞和一处“一线天”等多处景观;三是原始生态林景区,林内有多种野生动物、野菜等,河里有野生细林鱼等;四是水上乐园景区,景区面积4万余平方米,水上有小船及游艇、有高山石洞、有流水拱桥、有亭台长廊及多种游乐设施等;五是溪水园和云雾山庄服务景区。 [28]

石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石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境内,地处完达山的余脉,地形向东南突出,东南较高,西北较低,距市中心仅23公里,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森林旅游度假区。景区总面积6307.5公顷。森林公园共分林海揽胜景区、石龙湖景区和生态园景区三部分。公园内森林资源丰富,生长着黄波罗、水曲柳、山槐、紫、柞、桦、榆、柳等树种,属典型的阔叶混交天然林。 [29]

桃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桃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2950公顷。 2019年12月25日,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青松岭森林公园

青松岭森林公园距县城约15公里,属于黑龙江省东部长白山系完达山支脉,平均海拔450米。该森林公园位于勃利一林场内,林场总面积约为8000公顷,青松岭面积约为4600公顷。林区内生长着红松、云杉、冷杉等树种。该森林公园内有一水库,在一林场范围内,面积为16公顷。一林场内种植有13万亩的人工林。树种基本上是樟子松、落叶松一类的红松林。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有:苗圃、山中花园、水库景区、常绿风景林、人工落叶松林区等。 [30]

吉兴河水库

勃利吉兴河水库位于勃利县城北25公里大四站境内,吉兴河上游倭肯河支流。水资源丰富,森林植被完好。林地面积2万亩,总库容1500万平方米。可灌溉面积2.6万亩,景区内有景点十处,即:古牌坊、天香苑、九曲桥和醉芳亭、九龙壁、小楼亭和静澜亭、翠屏轩、吉兴阁、卧洪渠、观日亭和晚照亭、耸壁涵。年可接待游人达三万人次。已被列为省级风景游览区。 [31]

地方特产

七台河大米

七台河大米米粒整齐匀称、色泽亮白、晶莹剔透、外形呈椭圆形;蒸煮时饭香四溢,饭粒洁白油亮,入口滑爽、有粘弹性、且软硬适中,品味香醇,冷饭不回生、口感佳。

2017年4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七台河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32]

勃利蓝靛果

勃利蓝靛果果实为浆果,暗蓝色,有白粉,椭圆或长圆形,果实柔软,果汁为鲜艳的深玫瑰色,口感酸甜,是加工酒类、饮料、食品及提取花青素的理想原料。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勃利蓝靛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城市荣誉

国家园林城市 [35]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城榜”。 [36]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37]

2021年4月,被国家禁毒委命名为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责任编辑:欧阳雪】

鞍山市汤岗子“千年名汤 百年康养”中国石油辽宁鞍山销售分公司站开市

医院工作人员为职工及群众提供科普讲座、血压测量、医保政策解读及健康咨询服务,并结合每位人的身体状况给出个性化健康建议;同时耐心细致地解答大家所提出的疾病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问题,让大家享受到专业医疗服务,将健康与温暖送到职工心间。 据介绍,活动中,心肺康

AI健康进社区:澎城智能打造一刻钟健康生活圈 引领健康消费新模式

以"社区入口+场景式体验+全生态共建"的创新模式,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一刻钟健康生活圈"。在杭州万家花城社区活动现场,AI健康机器人成为居民健康管理的"智能助手"。通过中医健康检测、体质精准评估及个性化健康报告生成,居民无需奔波即可获得专业健康指导。配套的秋日中

康养度假 俄罗斯游客青睐辽宁鞍山汤岗子

独特的温泉理疗和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既让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收获了健康,又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介绍,汤岗子康复医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温泉资源,温泉水出口温度达72℃,温泉水富含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再配合按摩、针灸、泥疗、电疗、蜡疗等中医特色疗法,对风湿性

千年药脉融南国,一方药都启新程

6月9日至10日,湖南邵阳(廉桥)中医药产业“南国药都”展馆亮相长沙铜官窑古镇中医药文化街。展馆共设置了入口展示区、“南国药都”展示区、“健康邵阳”展示区、“中药出海”展示区及互动体验区五大区域。

云南九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推进智慧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近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提升全省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有效遏制传染病传播流行。

中国援塞医疗队实施"双百行动" 推动中塞医疗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福建)第20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自2024年4月赴塞以来,以“双百行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百场急救健康科普”与“培训百名海外中医药爱好者”两个项目,将中国医疗智慧与塞内加尔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努力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书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科技赋能民生福祉 金天国际助力国家战略落地

5月20日,金天国际集团在宿迁举办了一场以“激活男性本源,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发布会,此次活动的举办展现了其通过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国家人口战略的实践成果。作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践行者,企业联合中科院等机构攻关卡脖子技术,研发出基于AI算法与传统草本智慧的创新方案,构建全球首个"草本功效数字云脑",为男性生殖健康提供非药物干预路径,相关成果被纳入国家卫健部门专项研究。

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开幕

5月15日至17日,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在河北省会石家庄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糖尿病协会主办,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石家庄市糖尿病医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联合承办,并特邀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参加。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  段云波石家庄

云南出台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办法 构建“四级三环”质量安全网​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印发《云南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首次系统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贯通临床、医技、管理三大领域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该办法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云南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迈入规范化、制度化新阶段。

“五一”出游如何预防传染病?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支招

在外出旅行、户外活动、亲朋好友聚会时,要做好呼吸道、肠道以及虫媒传染病的预防。”4月29日,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在“黑龙江省以改革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介绍相关情况(张春雷 摄)出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及疾

黑龙江: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

自1982年黑龙江省正式推行免疫规划政策以来,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1991年,黑龙江省实现无脊灰状态;自1998年起,再无白喉病例的报告记录;2003年至今,省内未出现本土感染

石家庄市三院创新"流动诊室"模式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4月19日上午,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主办的"首届大型惠民义诊健康集市"在河北省博物院广场盛大启幕。作为此次活动核心参与单位之一,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市骨科医院)创新推出“流动诊室+特色体验”服务模式,派出近20名权威专家组成"超豪华"医疗团队,将"诊室"直接搬到街头,为市民打造沉浸式健康服务新体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