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

绥芬河:战“疫”一线的巾帼须眉义无反顾 奋勇前行

中经联播黑龙江绥芬河12月1日讯(通讯员李引章)她们穿梭于口岸货场、隔离宾馆,为密接人员、隔离工作人员做核酸检测,她们一次又一次深入“最危险”的地方,以专业的技术守护市民健康,不分清晨深夜,无论冬夏春秋,只需一个电话,便穿好厚重的防护服,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这就是核酸采样小组的常态化工作。

微信图片_20211129220706.jpg

今年39岁的王丽娜,是妇幼保健院分娩室的护士长,她带领的核酸采样小组,由绥芬河市医共体的各所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1名医务工作者组成。从2020年4月1日开始至今,有人一直在采样组工作,转眼一年半多了。 王丽娜说,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对密接人员、隔离集中单位、集中隔离宾馆、还有进口货物进行核酸采集。每天穿着三级防护服穿梭在不同的采样点,不论清晨还是深夜,冬天还是夏天,只要需要,我们就上。核酸采样是一项高风险工作,直接面对患者的喷溅,无论是身体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压力,但是我们组的队员始终保持着高质量采样,没有出现过任何误差。 哭着也要坚持 自2020年3月末绥芬河口岸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开始,王丽娜就主动申请调到海关采样组,从事确诊病例、密接人员的排查,境外货物、隔离人员和环境物表的高风险采样工作。有一次去宾馆给隔离人员采样,由于晕车吐了,但是为了不耽误工作,不浪费一套防护服,硬生生地把呕吐物咽了回去。2020年12月10日,由于本土病例的发生,她再次冲上疫情防控一线,和队员们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爬楼给居家隔离人员采样。冬天下雪路滑,穿着防护服的靴套经常摔倒,队员们的膝盖都是淤青。有一次王丽娜的手腕摔伤了,又红又肿,但是由于采样任务量大,采样人员紧张,她每天敷着冰袋、贴着膏药坚持工作,队员们心疼,都劝她歇几天,她却说“我要和姐妹们一起努力,一起战斗”。队员们也是,摔倒了,哭着也要把采样任务完成。

微信图片_20211129220654.jpg

去年,王丽娜在宾馆隔离工作7个多月,每天只能通过视频与孩子见面。儿子没人照顾,饿的时候自己做点简单的饭菜,但儿子经常会对王丽娜说:“妈妈要加油啊,早点打败病毒!” 风险与责任同在 核酸采样是一项高风险工作,采集口咽拭子的时候,因为要准确查看咽部位置,采样人员通常都要站在被检测者的正对面,暴露风险很大。采集鼻咽拭子的时候,很容易引起被检测者咳嗽、打喷嚏等。采集时,面对已经出现了咳嗽、发烧等症状的患者,保证高质量采样,就意味着面临更大更多感染的危险。每一位采样小组的队员,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只有高质量的采样,才能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这是王丽娜和小组成员共同信奉的一条工作原则。于是她们反复研究,不断练习,为的是让被采样对象更舒适。就这样,在压力山大的状态中,她们依然达到了高质量采样,两年多的采样工作,没有出现误差。 我们辛苦一点,百姓就更放心一点 在家里,她们或是乖巧的女儿,或是贤惠的妻子,或是温柔的妈妈,然而穿上战服,她们就是战士,战斗在防疫一线的巾帼英雄。 采样组的队员们冬天在零下20几度的寒冷环境下工作,手脚起了冻疮,为了御寒,在棉衣里贴了热贴,可由于连续工作,热贴常常把皮肤烫伤了,疤痕永远留在了身上。夏天在烈日下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已经是寸步难行,还要去爬楼给隔离人员采样,汗水浸透了防护服打湿了隔离衣,经常出现心慌、胸闷等虚脱现象。女孩子到了生理期,连续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工作下来以后几乎瘫软得站不起来了。今年哈尔滨疫情的发生,大量从哈返绥人员被隔离在了家中,每天有四五百户的居民需要采样,每个采样人员每天都要爬楼几十次,工作一天,腿已经不听使唤,晚上睡觉都疼。有的时候,还会遇到一些不配合、不理解的居民,但这些苦累和委屈从来没让她们退缩。她们最常说的是,“我们辛苦一点,百姓就更放心一点”。

1738953843.jpg

1738953853.jpg

绥芬河市妇幼保健院药师薛萌说,我来到采样组已经一年了,每天跟着我们队长,穿梭在不同的采样地点。王丽娜工作细致、一丝不苟,经常从早上一直工作到下午甚至是晚上,她以组为家,家里的小孩也顾不上,经常自己连饭都没吃,却还时时刻刻关心着我们。她带着我们一起走过了春夏秋冬,最煎熬的就是夏天的三伏天、冬天的三九天。尽管防疫工作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再艰难的路也要有人前行。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战胜疫情。 核酸采样小组队员们表示,虽然这份工作很辛苦也很危险,但是大家穿上这身战袍,就是战士,为了一声职业召唤,为了一种使命担当,我们将义无反顾,奋勇前行!

供稿:绥芬河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欧阳雪】

鞍山市汤岗子“千年名汤 百年康养”中国石油辽宁鞍山销售分公司站开市

医院工作人员为职工及群众提供科普讲座、血压测量、医保政策解读及健康咨询服务,并结合每位人的身体状况给出个性化健康建议;同时耐心细致地解答大家所提出的疾病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问题,让大家享受到专业医疗服务,将健康与温暖送到职工心间。 据介绍,活动中,心肺康

AI健康进社区:澎城智能打造一刻钟健康生活圈 引领健康消费新模式

以"社区入口+场景式体验+全生态共建"的创新模式,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一刻钟健康生活圈"。在杭州万家花城社区活动现场,AI健康机器人成为居民健康管理的"智能助手"。通过中医健康检测、体质精准评估及个性化健康报告生成,居民无需奔波即可获得专业健康指导。配套的秋日中

康养度假 俄罗斯游客青睐辽宁鞍山汤岗子

独特的温泉理疗和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既让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收获了健康,又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介绍,汤岗子康复医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温泉资源,温泉水出口温度达72℃,温泉水富含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再配合按摩、针灸、泥疗、电疗、蜡疗等中医特色疗法,对风湿性

千年药脉融南国,一方药都启新程

6月9日至10日,湖南邵阳(廉桥)中医药产业“南国药都”展馆亮相长沙铜官窑古镇中医药文化街。展馆共设置了入口展示区、“南国药都”展示区、“健康邵阳”展示区、“中药出海”展示区及互动体验区五大区域。

云南九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推进智慧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近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提升全省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有效遏制传染病传播流行。

中国援塞医疗队实施"双百行动" 推动中塞医疗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福建)第20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自2024年4月赴塞以来,以“双百行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百场急救健康科普”与“培训百名海外中医药爱好者”两个项目,将中国医疗智慧与塞内加尔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努力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书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科技赋能民生福祉 金天国际助力国家战略落地

5月20日,金天国际集团在宿迁举办了一场以“激活男性本源,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发布会,此次活动的举办展现了其通过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国家人口战略的实践成果。作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践行者,企业联合中科院等机构攻关卡脖子技术,研发出基于AI算法与传统草本智慧的创新方案,构建全球首个"草本功效数字云脑",为男性生殖健康提供非药物干预路径,相关成果被纳入国家卫健部门专项研究。

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开幕

5月15日至17日,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在河北省会石家庄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糖尿病协会主办,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石家庄市糖尿病医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联合承办,并特邀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参加。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  段云波石家庄

云南出台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办法 构建“四级三环”质量安全网​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印发《云南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首次系统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贯通临床、医技、管理三大领域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该办法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云南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迈入规范化、制度化新阶段。

“五一”出游如何预防传染病?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支招

在外出旅行、户外活动、亲朋好友聚会时,要做好呼吸道、肠道以及虫媒传染病的预防。”4月29日,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在“黑龙江省以改革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介绍相关情况(张春雷 摄)出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及疾

黑龙江: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

自1982年黑龙江省正式推行免疫规划政策以来,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1991年,黑龙江省实现无脊灰状态;自1998年起,再无白喉病例的报告记录;2003年至今,省内未出现本土感染

石家庄市三院创新"流动诊室"模式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4月19日上午,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主办的"首届大型惠民义诊健康集市"在河北省博物院广场盛大启幕。作为此次活动核心参与单位之一,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市骨科医院)创新推出“流动诊室+特色体验”服务模式,派出近20名权威专家组成"超豪华"医疗团队,将"诊室"直接搬到街头,为市民打造沉浸式健康服务新体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