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2月15日哈尔滨讯(朱国栋 )根据共青团中央《关于确定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地区的通知》,黑龙江宾县被确定为哈尔滨市10个试点区县之一以来,共青团宾县委员会按照《关于扩大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突出实干导向,坚持体制机制建设、坚持提升能力素质、坚持拓宽来源渠道,达到了激发工作热情、凝聚了团内力量、催生了改革成果、展现了全新魅力的改革目标,建设成了一支让党放心的共青团干部队伍。

依托党建带团建夯实基础,确保团组织有效覆盖
积极县委组织部协调,依托党建带团建,与组织部党建联络员一起深入到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进行实地走访,立足现有的党建工作基础,重点选取了今麦郎面品、民生医院、奥瑞德光电、东泰环保锅炉、北大荒众荣农机等5家非公企业作为建团组织示范点。首次对接后,团县委又先后多次深入企业,对各非公企业性质、团员人数、组织设置等情况做了深入融合。团宾县委坚持问需于企,用情用心为企业排忧解难,着力把团建工作融入到企业具体生产业务中去,通过向非公企业派驻团建指导员,建立“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机制,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各类团建难题。面对部分企业团组织缺少活动内容的问题,积极与县委组织部沟通,推动党建、团建内容共建共用,为多家企业拓展了党团组织的活动开展了便利环境。

加强团组织建设凸显活力,促进团建规范有序
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是确保团组织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保证。“两新”组织团支部成立后,共青团县委为各支部配发了团旗、团章、团徽和支部工作手册,为支部开展工作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积极号召企业团员青年关注共青团中央、黑龙江共青团、哈尔滨共青团、宾县共青团等团属媒体公众号,让广大企业团员青年通过各类新媒体手段,不定期浏览共青团的知识和工作信息,能够及时了解到全共青团的工作动态。共青团宾县委出资为各“两新”组织团支部量身设计制作了宣传标语和团建展板,积极主动营造共青团建工作氛围。

精准服务打造团凝聚力,积极助力企业发展
共青团组织建设是基础,助力企业发展才是关键。共青团宾县委以非公企业团建为契机,建立了共青团县委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和书记班子成员包保非公团支部工作制度,要求每名书记班子成员在指导包保企业团建工作的同时,要认真了解掌握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注重听取收集企业的意见建议,积极向宾县委组织部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反馈,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他们立足发挥共青团服务青年职能作用,组织开展“共青团邀你遇见对的人——青年交友联谊”“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献礼建党一百年 学习雷锋志愿行”等贴合非公企业团员青年特点的各类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共青团组织在非公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搭建团建平台多点发力,推动团企持续共赢
为使共青团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步跟进,共青团宾县委积极搭建多种平台,促进团企和谐发展。利用国庆节、重阳节等时间节点,积极联手非公企业共同参与“我和国旗合个影、志愿义诊、敬老爱老”等系列主题活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发动多家爱心企业团组织,第一时间筹集防疫物资、协调运输车辆、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主动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在县域内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一直以来,共青团宾县委高度重视“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坚持把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予以高位推进,依托党建工作基础,积极推动党建带团建,取得了良好阶段性工作成效,值得我们重点学习和借鉴。
经验一: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必须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团建。非公企业共青团组织立足于为企业发展和青年员工提供服务,积极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助推企业发展中凸显了强大活力。因此,必须紧紧围绕非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开展共青团的工作,使非公企业共青团组织更好地在青年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
经验二: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建工作与企业规模大小密切相关,必须坚持把抓好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工作覆盖作为首要任务。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根据非公企业不同规模寻找不同对策,对大规模企业,重点要巩固组建成果,引导企业共青团组织发挥作用;对小规模企业,抓好共青团的工作覆盖更为重要,要通过开展共青团的活动来增强共青团组织在青年职工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以共青团的工作覆盖来助推组织建设。
经验三: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建工作与出资人的积极性密切相关,必须积极引导出资人自发支持共青团建工作。非公企业出资人能不能发自内心地支持共青团建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团组织的建设成效。要加强与出资人的联系沟通,注意听取他们对企业共青团建工作的意见建议,多角度调动他们支持企业共青团建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为所在企业组建共青团组织、开展共青团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经验四: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建工作与上级团组织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必须创新领导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建工作责任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充分发挥上级共青团组织及园区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汇聚多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推动规模大、影响大、形象好的非公企业,以点带面,带动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共青团的建设工作,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让共青团组织为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