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以来,黑龙江省大大小小遭受6轮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冲击,目前防疫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受多轮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面临缺少资金、订单无法交付、发展信心受创等突出问题,加剧了生存压力。特别是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商贸服务业等受疫情影响最为明显。从哈尔滨有关部门了解到,过去一年哈尔滨旅游业总收入下降29.8%,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下降22.6%;哈尔滨大发综合批发市场30%左右的商户流失,大部分离开哈尔滨去了南方。更要看到的是,企业信心减弱可能造成更深远影响,一些对黑龙江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也望而却步。

据黑龙江中小企业协会近两年数次调查,融资难都排在企业困难首位。疫情造成不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运行成本增加、市场需求疲软、业绩下滑,疫情反复让“报复性消费反弹”并未出现,企业“四处借钱”现象突出,而信贷门槛未因疫情出现明显变化,现金流枯竭是目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首要困难。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关键一环,是“稳就业”的主力军,建议多举措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快渡过难关,畅通经济“毛细血管”。
一是助力降低经营成本。比如,减免场地租金。对承租政府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2月租金或免费延长2个月租期;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引导商业地产、物业服务等企业带头减免实际承租户租金并在媒体通报表扬。比如,减免社保费用。在落实国家、省关于延续实施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相关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对以单位形式参保并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返还一部分其2021年度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比如,延期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力缴纳医疗保险费用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未能按时办理医疗保险业务的,可延长补办补缴时间,免收滞纳金。
二是加大资金纾困力度。比如,延期还本付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的申请,结合其受疫情影响情况和经营状况,对到期的贷款本金和需支付的贷款利息,给予一定期限的延期还本付息安排,并免收罚息。比如,增加融资安排。积极申请人民银行再贷款,增加专项信贷额度,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优惠利率贷款;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对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完善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服务,对受疫情影响特别严重的批发零售、文化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建立绿色通道,简化贷款审批流程,给予适当信贷倾斜。比如,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作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娱乐、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担保力度,简化担保手续,降低反担保要求和担保费率。
三是切实强化服务保障。比如,推行柔性执法。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轻微违法行为,不涉及公共卫生、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安全生产、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对社会危害不大的,依法不予处罚或从轻、减轻处罚;被处以罚款但确有经济困难的,可申请暂缓或分期缴纳。比如,提供便利条件。支持区县(市)一级以划定区域等方式扩大外摆经营场所,在不影响城市交通、安全等前提下,允许个体经营者适度拓展经营场地、延长经营时间。比如,放宽信用监管。受疫情影响,导致订单交付不及时、逾期履行合同、无法按期还款等失信行为的,不纳入个体工商户和经营者个人的信用记录,已纳入信用记录的,可申请信用修复;暂时失联或未按时报送年度报告的,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作者为黑龙江省人大代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