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

寻找光明和人性救赎--田洪波小小说简论

田洪波,小小说作家,黑龙江鸡西人,黑龙江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小小说学会会员。当选“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榜明日之星”。

田洪波的小小说创作题材主要分三大类,一是写东北本土风物人情的,代表作有《请叫我麦子》《冷面斩》等;二是写知青生活的,代表作有《小上海1972》《我的遥远的杭州》等;三是写童年记忆的,代表作有《马然的理想》《恍惚》等,笔下情感充沛,写法上大开大合,形成足够大的气场,让读者欲罢不能。第七届小小说金麻雀奖对田洪波参评作品的授奖词是:田洪波的小小说始终流淌着黑土地的血液,散发出浓浓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构思或巧妙或拙朴,出手不凡,质量整齐,言情状物自如娴熟。在开掘作品内涵上,表达了对日常生存中温暖人性的高度尊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素质的作家,正在用他的小小说,为那些善良百姓平凡的生命,寻找光明和人性救赎。

c36ce34c505c225ea568d256b2327e2.jpg

《小上海1972》是一篇让人读过之后难以忘怀的作品。写知青小上海的“抠”:他抠的是自己,瘦得几乎没了人样,仍然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省下钱和口粮,宝贝似的寄给远在上海重病在身的父母。小上海的孝是至孝,大孝,是深入骨髓的爱。当小上海千里迢迢省亲归来,抱着父母的骨灰盒返回农场看到连队战友时,他嘴唇颤抖着一下瘫在了地上。这一经典细节像一幅浮雕刻在了读者心上,让我们的心跟着颤抖,跟着流泪,也让我们一下子记住了作者田洪波。

知青战友们为他安葬老人时泪雨纷飞的场面,昭示了在那个特殊年代人间蕴藏的大爱。多年来,我们一直呼唤文学创作要回到现实的底层,回到生命的存在,回到文化的关照,回到悲悯的情怀。透过《小上海1972》,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暖意。在下葬那天,连队领导悲怆地对大家说:“知道吗?许鸣久其实不是二老的亲生儿子。他是小时候在车站被捡破烂的老人家抱回去的。”这篇小小说所昭示的人性厚度和艺术成就,可称得上是田洪波的代表性作品。

 《坐着火车去敦煌》写得恣肆流畅,一气哈成。它是另一种关于人性沉沦的救赎。故事发生在当代,小说的女主角是一个沉迷于网恋的“问题少女”。她的妈妈,一个事业型的单身母亲为了挽救女儿,想尽了一切办法仍然不能让她戒除网瘾,只好半强制性地命令女儿出门旅游,离开电脑网络,让她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文化的魅力,知道网络之外的真实世界多精彩,并派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业务骨干林志玄专程陪同。

作品描写的是在火车上发生的故事。在这里,作者田洪波充分展示了他塑造人物性格的能力,把一个具有青春叛逆意识、深受网络影响的女孩子写得形神毕现,入木三分。最后关头,男主角林志玄表现出了优秀青年的本色,他知道对这样刁蛮聪明的女孩子再劝也没有用,只有猛击一掌才能把她惊醒。于是在月台上,一脸怒容的林志玄正色教训这个痴迷网络的少女:“你闹够了没有?别以为这个世界上就你是太阳,大家都得围着你转!为了帮你戒除网瘾,你知道你妈妈不得不推迟一个商务谈判,并让我这个业务骨干抽出身来,专程陪你劝你,为的就是不让你再走那条路,患上自闭症!……”这番沉甸甸的话终于让少女流下了眼泪,其实她的心是虚弱而敏感的,游戏人生只是网络中毒带来的病态表象。最后林志玄道出了自己的隐痛,他也曾经和她得的是一种病,深知其中的危害和对正常人情人性的摧残。这一笔异常遒劲,现身说法才更有说服力。

在现代社会,有多少青少年沉迷网络不可自拔,就像一棵正在发育的小树变得扭曲,让多少家长深陷在自责和痛苦之中,这是现代文明和高科技带来的另一种异化,就像有人预言的未来机器人,将会真正将人类置于万劫不复之地一样,这是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以迅捷反映现实生活、针砭时弊的小小说对此不能沉默,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一个有社会良知的作家不能回避的责任。与新闻迥然有别,文学的切入点是人性,着眼点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坐着火车去敦煌》里,通过两个生动鲜活的人物,确立了重新发现以及重新建构的作品题旨,使得这篇小小说有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成为众多书刊争相转载的优秀范本。

这世间最难测量的是人心,最复杂的是人性,最棘手的莫过于与钱交易。人类社会进入商品社会之后,钱就成了横亘在人与人之间的一堵墙,一道坎儿,经得住考验的,享受金钱带来的快乐,经不住考验的,丢掉性命或人格受损。钱是一把尺,能量出人与人的距离,钱是一杆秤,会称出友情的份量,也会带来误会和意想不到的伤害。于是亲人为之反目,朋友为之参商,这样的事,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有人慨叹,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也有人在歌曲里唱:钱哪,诱人的钞票,你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田洪波的《两先生》写的就是关于钱的故事。

 很多年前曾在刊物上编发过东北作家赵冬的一篇叫《教父》的作品,大意是两位亲密无间的老朋友,因一件狐皮大衣的不翼而飞又失而复得让友情蒙尘,错者无颜相见,而对者直至临终还在自责:为了一件狐皮大衣,竟伤害了一位老朋友,罪过,不值。田洪波的《两先生》与赵冬的《教父》相比,顿感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为一物件,后者为的是阿堵物。作者围绕这一个“钱”字做文章,明写两先生的借钱还钱,暗喻两先生的为人处世,复杂难言的人际关系,欲说还休的人生况味,蕴含其中。

两位主人公袁先生和娄先生,皆是颇为清高的知识分子,是中小学的老师,又有共同的志趣爱好,月下小酌,携手同游,你来我往,友情不是一般深厚。袁先生投资遇到难处时,娄先生毫不犹豫出手相助。这样的绵长而深挚的友情,最终却败在一万块钱和一张欠条上。借款人袁先生借六万还五万,出借人娄先生无奈中拿出曾百般轻视的借条,白纸黑字,证据确凿。钱最后要回来了,却永远的失去了一位朋友。最后只能频频叹息:钱的味道真是不好闻啊,臭哄哄、酸叽叽的。太不招人待见了。

其实错的不是钱,是人。复杂的不是钱的问题,是人的心绪。借钱还钱,天经地义,亲兄弟,明算账,自古有之。有借条,有数目,原本简单的一件事,被各怀心事的两位先生弄复杂了。一个不知是真健忘还是假糊涂,另一个不晓得是真信任还是假客套,反正是机关算尽,一谈到钱数再也亲热不起来了。似乎成也金钱,败也金钱,其实真正作祟的与钱何干。借钱还钱的事掰扯清了,袁先生与娄先生两个人物形象也在纸上活起来。作家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对二人不置褒贬,却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名状的思索空间。田洪波在创作《两先生》时,笔下格外温柔,似乎小心翼翼,不愿给人物贴标签,不让人物脸谱化,更不忍心让两先生的错失再雪上加霜,显示出对“先生们”的惋惜与尊重。在此意义上说,作家的写作趣味,也是人性的悸动。

 《假小子的手》是田洪波童年记忆系列小小说中的一篇。作家需要一双慧眼,从平凡的世界里发现最细微的美好,往往最细微的东西最能打动人。假小子当然是个女性,貌不惊人,嗓门很大。当个电影院的检票员,认真负责到了极端的地步,让想逃票看电影的淘气小鬼们躲避不及。就是这样一个粗线条的年轻女人,作者却发现了一个独到的美的“点”,她撕票时,会露出一双漂亮白皙的小手。

手是人类的第二表情,一双美丽的女性小手是大自然的杰作。优秀的画家都知道画手不易。在这篇小小说里,假小子的这双手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她挥手示意观众进电影院时,有人情不自禁地说:妈呀!小手挺白!第二次是挥手教训一个撒野的淘气包;第三次是在电影院里突发火灾的危急关头,她疏散观众时狠狠扇了一个造成拥堵的大人的耳光;最后一次出现是个触目惊心的悲剧——在清理电影院废墟时,人们看到了残垣断壁中露出的一双小手,那是一双焦黑的手,她是为了救最后两个孩子被房梁砸倒的。现场的人一片哭声,而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不禁泪眼朦胧。这篇小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女主角的手,是艺术焦点——许多出色的文学作品都有这么一个艺术焦点,艺术焦点就是某种特定的审美观照,它聚焦在一起并散发出光辉,能够在瞬间照亮全篇。

田洪波的艺术追求是明确的。《马然的理想》所塑造的主人公,从小就期待有一天,能用自己的素描画遍全中国!只因家境贫寒,终无大成,以至长大下岗了,“他摆起了地摊,专门经营小人书等一类旧书。” 写一个人浸润在骨子里的兴趣或者选择,竟是多么强大和顽强!《请叫我麦子》的主人公,同样是儿时命运多舛,因乡邻接济才免于辍学,长大外出创业成了知名企业家,可当他衣锦还乡想投资修水库、修路回报故乡时,乡邻却待他客气有加,一声声“麦总”,形同客人,让他叹息浓郁的乡愁再也无法留住。直到离开故乡的那一刻,村支书一声“麦……麦子!徐文广搓着手,真的要走吗?你叫我什么?麦子眼里突然涌上一丝泪花。”才如梦初醒。还有《高价韭菜》《桃花朵朵》《恍惚》等小小说都可圈可点。假若田洪波早期的某些作品在构思上或个别细节处理上尚不够严谨,显得稍有瑕疵的话,那么现在已有了长足进步,我们已很难再从他的新作中,读出那些明显的破绽了。这种写作质地上的提升,毫无疑问将是一种由习作到真正意义上写作的成熟标志。

 一篇作品要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对于一个“会写”的小小说老手,即便是讽刺鞭笞类型的素材,也可以打磨成励志感人的篇章。问题不在于去刻意改变什么,而是能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展现一个不同寻常的时机。田洪波的《下乡去》通过娘令人不解的举动,把人浮于事的失职调和成一种家人间的关爱和内疚,顺着这条线索,最终迎来一个彻底重塑自我的契机。这种国事家事明暗两条线索绞缠式的讲述,用内在的温暖驱散外在行为上的令人不齿。其实写作目的不在于“惩处”或是“嘲讽”某种行为或是某类人,而是要帮着人物再次找回自我。文学的目的不是做刽子手,而是要成为一副慰藉心灵提升自我的精神良药。劝善或是向善即便不是创作的初始目的,但也应是一篇作品有担当的最终归途。

令人动容的是至诚。田洪波小小说《夜深沉》中的琴师如此,情节内的叙述人“我”亦是如此。这两种不同的情感因为一把京胡而得以呈现,一明一暗,一个广为人知,一个独自辗转反侧。对于一项技艺痴迷到如此地步,常人难以理解;一份不为人知的感情付出到这般程度,局外人亦不容易体会。然而“我”情感上的炽热和持久,未免不是琴师对于技艺痴迷的注脚;而琴师对于技艺的深情里的超然,何尝又不是对于“我”内在情感选择上的最好解读。两者间的这种互相参照和映衬,使得彼此成为了一个远在天涯之遥,又近在读者面前的旷古知音。这样的人生也许是幸也许是不幸,但幸与不幸都已经无足轻重,因为这些都是人物因一个“诚”字做出的追求。

5b4e57ba8891241f55d9b3a232064f5.jpg

民间散兵游勇式的小小说写作者们,数年来除了参加一些笔会活动外,已习惯时常出没于网络上进行读写交流——网络信息量大,有着实用性极强的参照系,如果留心,它可以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带来随时可以摄取的相关营养。当然,它也需要热心人提供日常的公益性服务。田洪波当年在他主持的小小说作家网的板块里,经常性地贴一些经典作品并带头畅谈自己的得失体会,寻觅一些有见地的理论观点,供网友们研习参考。有时还敢于仗义执言,为某些不平主持公道,因而赢得不少文友称道。

田洪波多年在一座城市的宣传文化战线工作,并担任相应的领导职务,这种岗位的阅历和视野,使人练就了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对文学创作多有反哺作用。他说,性格决定了我是个善于反思的人,愿意不断审视自己的生活,做多种创作方法的尝试和调节。人都是有表达欲望的,我的写作就是我表达思想的方式,作品就是我内心深处的自然流露。写小小说,我注重立意和艺术质地,因为文字不在长短,在于它是否蕴藏着思想内涵、艺术品位和生存智慧。

作者简介:

杨晓敏,豫北获嘉人,当代作家、评论家、小小说文体倡导者。著述《当代小小说作家百家论》《小小说是平民艺术》等8部,编纂《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年选本、精华本等图书400余卷。

 



【责任编辑:李文文】

鞍山市汤岗子“千年名汤 百年康养”中国石油辽宁鞍山销售分公司站开市

医院工作人员为职工及群众提供科普讲座、血压测量、医保政策解读及健康咨询服务,并结合每位人的身体状况给出个性化健康建议;同时耐心细致地解答大家所提出的疾病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问题,让大家享受到专业医疗服务,将健康与温暖送到职工心间。 据介绍,活动中,心肺康

AI健康进社区:澎城智能打造一刻钟健康生活圈 引领健康消费新模式

以"社区入口+场景式体验+全生态共建"的创新模式,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一刻钟健康生活圈"。在杭州万家花城社区活动现场,AI健康机器人成为居民健康管理的"智能助手"。通过中医健康检测、体质精准评估及个性化健康报告生成,居民无需奔波即可获得专业健康指导。配套的秋日中

康养度假 俄罗斯游客青睐辽宁鞍山汤岗子

独特的温泉理疗和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既让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收获了健康,又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介绍,汤岗子康复医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温泉资源,温泉水出口温度达72℃,温泉水富含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再配合按摩、针灸、泥疗、电疗、蜡疗等中医特色疗法,对风湿性

千年药脉融南国,一方药都启新程

6月9日至10日,湖南邵阳(廉桥)中医药产业“南国药都”展馆亮相长沙铜官窑古镇中医药文化街。展馆共设置了入口展示区、“南国药都”展示区、“健康邵阳”展示区、“中药出海”展示区及互动体验区五大区域。

云南九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推进智慧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近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提升全省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有效遏制传染病传播流行。

中国援塞医疗队实施"双百行动" 推动中塞医疗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福建)第20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自2024年4月赴塞以来,以“双百行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百场急救健康科普”与“培训百名海外中医药爱好者”两个项目,将中国医疗智慧与塞内加尔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努力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书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科技赋能民生福祉 金天国际助力国家战略落地

5月20日,金天国际集团在宿迁举办了一场以“激活男性本源,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发布会,此次活动的举办展现了其通过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国家人口战略的实践成果。作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践行者,企业联合中科院等机构攻关卡脖子技术,研发出基于AI算法与传统草本智慧的创新方案,构建全球首个"草本功效数字云脑",为男性生殖健康提供非药物干预路径,相关成果被纳入国家卫健部门专项研究。

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开幕

5月15日至17日,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在河北省会石家庄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糖尿病协会主办,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石家庄市糖尿病医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联合承办,并特邀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参加。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  段云波石家庄

云南出台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办法 构建“四级三环”质量安全网​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印发《云南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首次系统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贯通临床、医技、管理三大领域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该办法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云南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迈入规范化、制度化新阶段。

“五一”出游如何预防传染病?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支招

在外出旅行、户外活动、亲朋好友聚会时,要做好呼吸道、肠道以及虫媒传染病的预防。”4月29日,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在“黑龙江省以改革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介绍相关情况(张春雷 摄)出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及疾

黑龙江: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

自1982年黑龙江省正式推行免疫规划政策以来,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关键突破,1991年,黑龙江省实现无脊灰状态;自1998年起,再无白喉病例的报告记录;2003年至今,省内未出现本土感染

石家庄市三院创新"流动诊室"模式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4月19日上午,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主办的"首届大型惠民义诊健康集市"在河北省博物院广场盛大启幕。作为此次活动核心参与单位之一,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市骨科医院)创新推出“流动诊室+特色体验”服务模式,派出近20名权威专家组成"超豪华"医疗团队,将"诊室"直接搬到街头,为市民打造沉浸式健康服务新体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