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

终于谈到“熔断先生”

虽然方新代表不是证监会领导,不是金融方面的专家,她对熔断机制的评价也只是三言两语,但还是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去年5月预言创业板泡沫

有代表说证监会刘士余主席希望大家买股票,不要卖股票。证券时报记者最新了解到,去年5月底唱空创业板的前海开源基金,似乎正在响应刘主席号召,全面唱多做多A股。

险资7%的绝对收益要求比银行贷款还高

2015年,能够反映险资支持实体经济规模的债权计划等各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注册规模,由2014年的3800亿元降至2706亿元,而部分地方数据亦显示,2015年度引入险资规模明显少于2014年。

外汇局 中国不走资本管制的老路

我国出现跨境资本的流出,外汇储备规模减少,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于资本流出的监管,而关于“资本管制”的传言不断流出,外汇局近期接连针对不同的市场传言辟谣。监管及业内观点均认为,我国不会再走资本管制的老路,未来建立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是大方向。

险企密集获准筹建

近期多家险企筹建获得保监会批准,其中,3月份以来就有百年资管和人保再保险。

平安银行去年净利219亿增10%

3月9日晚间,平安银行披露2015年年报。该行去年实现营业收入961.63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净利润218.65亿元,同比增长10.42%。

楼市债市跷跷板效应明显 机构谨慎应对波动市

近期一系列的市场变化,让债市中人神经紧绷。作为经济放缓的受益品种,债市已经连续走牛两年。不过随着政府稳增长政策的加码,以及通胀预期的升温,市场担心债市有阶段性筑顶迹象。

股市高杠杆融资之鉴

去年,股票市场出现剧烈震荡,究其原因,市场认为与货币“放水”导致的高杠杆有直接联系。

三大方向或成基金新宠

随着今年全国两会开幕,股票市场已开始酝酿投资热点,更催生各机构纷纷摩拳擦掌、提早布局。

股市震荡,资金奔向货币ETF

近期股市震荡,资金避险情绪升级,场内货基交易额再度暴增。由于施行T+0回转交易,货币ETF日均成交金额已远超沪深两市所有个股,成为交易所流动性最好的品种。

QDII LOF套利难复制

由于配置热情高涨,相关QDII基金外汇额度频频告罄,从而衍生出了另外一种投资模式——申购尚未暂停申购的QDII基金,等待其因外汇额度受限而暂停申购继而溢价率飙升。

易到用车启动国内上市计划

与此同时,关于滴滴、Uber、神州专车上市的传闻不绝于耳。目前来看,前两家公司尚未有确切的上市消息,而神州已经摩拳擦掌,确定于今年完成上市。随着易到专车的上市计划提上议程,专车第一股争夺战正式打响。

青岛主动担当推进中日韩地方合作

2月29日至3月3日,青岛市副市长刘明君率青岛市商务代表团一行在日本和韩国进行考察访问,商务代表团在两地展开密集访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青岛利用外资 逆势高速增长

外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始终是各地竞相引进的重要资源。青岛抢先破题,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强产业投向引导、持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扩展外资来源,强有力地吸引外资源源不断进入

青岛新闻网

沉寂了一年之后,打车补贴大战即将再次开启。目前滴滴和中国优步相继推出了优惠活动。昨日,记者采访获悉,滴滴出行旗下快车业务已经推出“闪惠行动”

白岩松提案能救实体书店吗?

白岩松为民营书店鼓与呼,是非常值得肯定和钦佩的。稍微值得商榷的是,他与其炮轰网络书店的折扣,不如利用他的影响力,为民营书店争得尽可能公平的竞争环境。

山东省推广煤粉锅炉应用

近日,山东省经信委、发改委、环保厅等联合制定了《山东省高效环保煤粉锅炉推广行动计划(2016-2018年)》,旨在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扩大煤粉锅炉试点范围,并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高效环保煤粉锅炉。

两会大红包:涨钱了!2016年这些补贴要增加

  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频频传出好消息,一大波新政在2016年施行,养老金上调、低保补助提高、各行各业“全面减税”……总之,每一项新政都是为了往老百姓口袋里塞钱、塞钱!

商品夜盘暴跌焦煤焦炭等6品种跌停

经过了多日暴涨后,大宗商品迎来空头猛烈反扑。周二(3月8日),商品夜盘开盘后,商品一路下跌,仅铁矿石逆市上涨,其他黑色系集体大跌。

拆解逾400份文档 揭开机构调研图

外资机构的调研中,涉及50余家上市公司,从这些公司来看,机械设备、电子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均接近10家;交通运输、化工、电气设备等行业的上市公司也相对较多。去年上市的次新股中,日机密封、厚普股份、先导智能等受到外资机构的调研。

多公司终止重大事项 原因各有“苦衷”

近期,上市公司“扎堆”终止重大事项引发市场关注。昨日晚间,大智慧、武昌鱼、鼎立股份、七匹狼、金安国纪5家公司发布了相关公告。而此前,信质电机也宣布终止重组,永安林业则终止了定增,上海梅林终止了配股事项。

让农村普惠金融进入法治轨道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何为普惠金融?又如何让逐利的资本顺利流向农村?记者就此专访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他表示,农村普惠金融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牛鼻子”,要让农村普惠金融进入法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