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马海彤)11月3日,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迎来两项重大突破,由该中心发起并主导的“中俄数字经济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同时,两个由莫斯科大学推荐的尖端技术产业化项目启动在厦门实体化筹建。这一系列进展标志着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框架下的务实合作正在结出硕果。

本次揭牌的“中俄数字经济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是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的重要成果。该实验室由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携手厦门大学、莫斯科大学共同建设,将以打造“中俄跨媒体内容分析与可信数据交互平台”为重点方向;其中,核心应用“中俄文书辅助助手”将针对性破解跨境数字经济领域的多语言舆情分析成本高、跨文化沟通障碍等难题,为跨境数字业务高效开展提供支撑。

同步启动产业化的两个俄方项目展现出广阔市场前景。“瑞弗龙”新材料项目依托莫斯科大学创新技术,开发的系列膜材料在超滤、纳滤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预计产业化后将形成年规模约10亿美元的市场。“新泰利”人工智能化学信息系统则通过AI技术赋能新药研发,有望将研发周期缩短3至4年,降低成本约20%,目前已做好在金砖国家市场推广的准备。
莫斯科大学副校长尤里·马泽毅表示,这些研发成果的取得得益于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提供的合作平台,标志着中俄科技合作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些项目在数字经济应用领域具备规模化推广的巨大潜力,不仅可支撑国家战略落地,还能为产业合作伙伴提供合作赋能。

此次里程碑式的进展,充分展现了金砖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正朝着更加务实、深入的方向发展。通过汇聚中俄优质创新资源,打造“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合作模式,为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合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范例,必将为构建创新包容的金砖合作新时代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