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8月6日沈阳讯(乔宇 王同文)沈阳市辽中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立足区情实际,聚焦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定55件民生实事,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近日,辽中区委组织部有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一些情况。
治理经营乱象 改善民生解难题
一方面是商贩占道经营影响交通和市容环境,一方面是群众希望就近就便采购日用品,为解决好这一矛盾,兼顾双方所需,辽中区城管局及区执法分局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实践,经过反复调研讨论,组织执法人员和城管网格员深入社区、街道,摸排实际情况,在新老城区共设置了3个流动商贩疏导区。
在疏导区内,免费提供摊位,设立集中经营时间段,对流动商贩实行统一管理,激发了市场活力,有效解决了流动商贩占道和民生发展问题。同时,按照辽中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要求,集中开展治理城市“十乱”专项整治行动。
创建文明城市 完善设施提品质
针对蒲河周边广场设施不健全,无法满足群众文体娱乐需要的问题,区文旅局启动民俗彩灯嘉年华项目建设,完善附属设施建设,安装固定环岛步道彩灯20余处,使这里景观植物、健身器材、大理石桌凳等一应俱全。
辽中区还积极开展“弘扬家教家风、创建文明家庭”“告别陋习、文明祭祀”等系列活动,传递文明新风,弘扬红色文化,服务群众文化需求。
基层党建引领 志愿服务暖民心
辽中区城郊街道党工委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用心思、下功夫。在党员领导干部带领下,组织5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轮流到共建社区及政府路、小龙湾广场进行义务劳动。同时,深入推进“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的“网格+”模式,全街道8个行政村共组建8个大网格、43个小网格,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在该街道的卡南村,网格员通过巡查发现有村民家门前积水严重,给村民生活带来不便。卡南村党支部组织人力和机械设备进行排水沟清淤,疏通水道,以实际行动将群众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
目前,全区共推出了110个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解决了617件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办实事、办成事效果显著,切实增强了辽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