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

【城市百科】葫芦岛市-中国东北地区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

葫芦岛,辽宁省地级市,地处辽宁省西部沿海,中心地理方位为东经120°38`,北纬40°56`,东与锦州为邻,西与山海关毗连,南临渤海湾,北与朝阳市接壤,与大连、营口、秦皇岛、青岛等城市构成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东北地区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截至2019年末,葫芦岛市总面积1.04万平方千米 [2]  ,辖3区、2县、1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葫芦岛常住人口为2434194人。 [35]

葫芦岛市原名锦西市,1989年升格为省辖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依山傍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1]  葫芦岛境内有京哈公路、G1京哈高速公路、沈山铁路和京哈铁路秦沈客运专线四条交通大动脉,海上运输主要有葫芦岛港和绥中港,海岸线长261千米,近海海域盛产海产品。西部山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钼、锌、金、石灰石等储量较大。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达40余处,著名的有兴城古城、九门口水上长城、碣石遗址等。沿海多浴场,较大者6处,其中兴城、龙湾、止锚湾等处水碧沙白,为旅游避暑良好去处。 [2]

葫芦岛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是中国国际泳装文化博览会等活动的常驻举办城市,曾协办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

2020年,葫芦岛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1.1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59.6亿元,同比下降11.0%;第三产业增加值369.6亿元,同比下降2.3%。

历史沿革

葫芦岛市原名锦西市,锦西市设治虽晚,但历史悠久。

从市境发掘的文物、遗址、遗物证实:远在数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繁衍、 生息。据1982年5月在境内南票区暖池塘镇北一带出土的恐龙化石鉴别证明,距今已有一 亿五千年历史。1921年6月瑞典地质学家特生博士对境内南票区沙锅屯二里媳妇山东坡天 然洞穴中发掘的人骨、石器、骨器、彩陶片鉴别,认为遗物为距今七千年以前新石器晚 期的人类遗物,其中红胎黑彩陶皿与河南仰韶村出土的彩陶同属于一种文化类型,而长 颈瓶陶片又与甘肃出土的同类同期文物相同。绥中县绥中镇龙王山和区寺儿堡镇北出土 的古墓等,都证明本境属“红山文化”,是古代南下辽西的一种文化类型,是古代人群 部落沿北向南延伸的整体。

从有历史纪年起到1991年止,本境共经历18个朝代或时期2831年,在全部历史中统 治时间最长的是汉代,为426年,最短的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仅为2年。本境全部纪年的 各朝代、各时期统治的基本顺序是:十二诸侯(周、春、秋)365年,战国254年,秦16 年,汉(含西东汉)426年,三国际45年,晋(含西东晋十六国)154年,南北朝169年, 隋29年,唐289年,五代十国53年,宋、辽金319年,元89年,明276年,清267年,民国0年,伪满洲国14年,国民党统治时期2年,解放至今。 解放初,除建昌属热河省外,其余均属辽西省。 [7]

葫芦岛地区在春秋时期属燕国领地,山戎部族在此居住。战国后期,燕国打败山戎部族,在北方设置五郡,今绥中、兴城等地属辽西郡,建昌西北属右北平郡。

秦统一后,废分封制,立郡县制,绥中、兴城、连山等地属辽西郡。西汉时期,仍保留郡县制。东汉时期,汉武帝永初元年(107年),设立辽东属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属辽东属国的昌辽县(今河北昌黎)和徒河县(今锦州),建昌一带被乌桓人占据。在白狼山之战后,乌桓败亡,曹操在此处设置为昌黎郡。

三国、两晋及南北朝时期,大部分地区属昌黎郡。隋朝初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后实行郡县制。大部分地区属柳城郡柳城县(今朝阳)。

契丹会同元年(938年),契丹国改国号为辽,葫芦岛地区归其统治。 [8]

锦西设县治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始称江家屯抚民厅治所置于江家屯(今连山区钢屯镇)后于大同元年(1932年)迁至连山。

1954年8月,辽东、辽西两省合并,全境绥中、兴城、锦西属辽宁省,建昌属热河省。

1956年2月,锦西、兴城、绥中属辽宁省锦州专署,建昌属朝阳专署。

1956年2月23日,国务院批准建立辽宁省锦葫市筹备委员会。9月11日,正式成立辽宁省锦西市,设立锦西、杨家杖子和马杖房三个市辖区。

1957年6月,撤销锦西市的建制。

1966年,锦西、兴城、绥中属锦州市领导,建昌县属朝阳市领导。 [7]

1985年4月,锦西县改为锦西市(县级)。

1989年6月12日,国务院批准锦西市升格为地级市,归辽宁省管辖。实行市管县的领导体制,将原锦州市管辖的锦西市(县级)、兴城市(县级)、绥中县、南票区、葫芦岛区和朝阳市管辖的建昌县划归锦西市领导。根据新的区划撤销原锦西市(县级),改称连山区。

1994年9月20日,锦西市更名为葫芦岛市,原葫芦岛区更名为龙港区。 [8]

行政区划编辑 语音

截至2016年底,葫芦岛市辖连山区、龙港区、南票区3个市辖区,绥中县、建昌县2个县,兴城市(1个县级市)。全市划分40个街道,37个镇,55个乡(含19个民族乡)。 [9]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驻地葫芦岛市龙湾大街1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沿海,是东北地区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东与锦州为邻,西与山海关毗连,南临渤海湾,北与朝阳市接壤;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9°12′47″~121°02′,北纬39°59′~41°12′之间,中心地理方位是东经120°38′北纬40°56′。南北垂直最大跨度约133千米,东西垂直最大跨度约150千米,土地总面积10434平方千米。 [11]

地形地貌

葫芦岛市依山傍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由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区,经丘陵区到海拔20米以下的滨海平原,在渤海海岸形成狭长的滨海平原,素有“辽西走廊”之称。松岭南麓和燕山系斜卧在西北部,形成葫芦岛西北的屏障,最高峰在建昌境内的大青山,海拔1223.8米,山岭重叠、丘陵起伏、黄土覆盖层较厚。从地形上看,全市分为西北山区、中部丘陵区和东南沿海平原区。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1%,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26%,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33%。葫芦岛地区山区森林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气候

葫芦岛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8~9.0)℃,比历年同期偏低(0.6~1.3)℃,年极端最低气温-23.3℃(兴城,1月22日),年极端最高气温33.4℃(连山,8月31日);年降水量770~1016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3~6成,其中建昌站年降水量创1977年以来极大值;年日照时数(2479.2~2771.3)小时,沿海地区比历年偏少(1.7~101.8)小时,建昌比历年偏多64.4小时;年无霜期167到217天。 [12]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葫芦岛市地表水资源量为40.30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386.9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增加123.6%。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6.80亿立方米,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4.93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15亿立方米,山丘区和平原区重复计算量为0.28亿立方米。 [13]

土地资源

葫芦岛市土地总面积10414.93平方千米。农用地面积7271.02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69.8%。耕地2259.08平方千米,占农用地面积的31%;园地1087.18平方千米,占农用地的15%;林地3088.35平方千米,占农用地的42%;牧草地627.28平方千米,占农用地的9%;其他农用地209.13平方千米,占农用地的3%。 [14]

生物资源

葫芦岛市境内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有477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01种,属省重点保护动物100种,必国家有益,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276种。其中:哺乳动物7目16科58种,爬行动物23种,两栖动物9种,鸟类动物387种。在植物区系上,葫芦岛市处于华北植物区系内,有长白植物区系和内蒙古植物区系的侵入。由于气候、地势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全市的植物种类复杂、资源比较丰富。全市共有野生植物113科507属1097种。葫芦岛市共有森林昆虫9目65科226种。

矿产资源

葫芦岛市地质成矿条件比较优越,地下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和发现矿种51种,总量10亿多吨(不含三类建材)。主要矿种有煤、钼、铅、锌等,主要分布在南票区、连山区钢屯镇和建昌县八家子,其储量、产量、产值和就业人数均占全市矿业总量的90%以上。葫芦岛市能源矿产资源已查明的矿种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地热能和油页岩等。已开发利用的主要是煤炭和地热;金属矿产已查明的有铅、锌、钼、锰、铁、铜、金、银等矿种;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已发现19种。 [15]

人口

截至2018年底,葫芦岛市总户数99.3万户,总人口27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96.8万人,占总人口的35.0%;乡村人口179.6万人,占总人口的65.0%。其中:男性140.9万人,占总人口的51.0%;女性135.5万人,占总人口的49.0%;性别比为104:100。全年人口出生率为7.25‰,人口死亡率为5.89‰。 [6]

葫芦岛是多民族聚居区,有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苗、彝、黎、土家、壮、达斡尔、藏、仫佬、俄罗斯、维吾尔、布依、侗等27个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葫芦岛常住人口为2434194人。

经济编辑 语音

综述

2017年,葫芦岛市固定资产投资223.0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建设项目投资139.2亿元,增长41.8%;房地产开发投资83.8亿元,增长4.9%。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4亿元,增长46.2%;第二产业投资49.1亿元,增长190.8%,其中工业投资48.2亿元,增长197.2%;第三产业投资96.1亿元,增长2.7%。

2017年,葫芦岛市国有控股投资73.1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2.8%。全年民间投资148.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6.6%。

2017年,葫芦岛市基础设施投资64.8亿元,比上年增长55.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9.1%。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43.5亿元,增长24.3%;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7.1亿元,增长6.2%;道路运输业投资2.4亿元,下降72.7%;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6亿元,下降19.7%;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投资0.1亿元。

2017年,葫芦岛市亿元以上建设项目82个,比上年增加33个,完成投资111.3亿元,增长58.0%。其中,5亿元以上建设项目21个,与上年持平,完成投资57.5亿元,增长46.8%。

2017年,葫芦岛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8%。分类别看,全年食品烟酒价格比上年下降1.6%,衣着价格上涨1.8%,居住价格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4%,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9%,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8.4%,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0.5%。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2.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29.9%。

2017年,葫芦岛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0.9亿元,增长8.2%;非税收入完成21.9亿元,增长60.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4.4亿元,增长4.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0亿元,增长5.3%;教育支出32.2亿元,增长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5亿元,增长15.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6.2亿元,增长10.0%;节能环保支出2.1亿元,增长92.9%;住房保障支出5.1亿元,增长25.6%。全地区税收收入完成153.2亿元,增长10.4%,其中:国税部门征收122.0亿元,增长18.7%;地税部门征收31.2亿元,下降13.2%。 [22]

依据第四次经济普查资料,辽宁省统计局对2018年各市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764.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9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7.9亿元。 [21]

经辽宁省统计局统一核算,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80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1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302.2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371.8亿元,增长4.5%。 [21]

2020年,葫芦岛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1.1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59.6亿元,同比下降11.0%;第三产业增加值369.6亿元,同比下降2.3%。 [3]

第一产业

2017年,葫芦岛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3.6亿元,比上年增长4.2%。粮食总产量93.1万吨,比上年增长3.4%,其中玉米76.6万吨,增长5.6%;水稻4.2万吨,下降24.3%。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8.2万公顷,下降1.7%。花生产量17.9万吨,增长65.6%。水果产量100.6万吨,增长3.7%,其中苹果58.0万吨,增长7.1%;梨34.0万吨,下降3.6%。

2017年,葫芦岛市完成造林面积35.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3.0万亩,封山育林9.0万亩。全年肉蛋奶总产量47.7万吨,其中:肉类总产量38.6万吨,禽蛋总产量7.5万吨,奶总产量1.6万吨。全年水产品产量48.8万吨,比上年下降2.0%。海水产品产量45.1万吨,下降1.4%;淡水产品产量3.7万吨,下降9.3%。 [22]

第二产业

2017年,葫芦岛市规模以上工业(以下工业数据均为此口径)增加值19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8.6亿元,增长21.2%。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总产值56.3亿元,下降8.5%;重工业总产值632.3亿元,增长24.8%。分门类看,全年规模以上采矿业总产值26.1亿元,比上年增长8.3%,制造业总产值662.5亿元,增长21.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总产值63.1亿元,增长8.0%。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总产值1.6亿元,与上年持平;集体企业总产值5.3亿元,增长6.0%;股份合作企业总产值0.8亿元,增长33.3%;股份制企业总产值655.0亿元,增长23.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总产值22.1亿元,增长20.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3.8亿元,下降64.5%。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417.6亿元,增长30.2%。全年工业出口交货值58.5亿元,增长128.5%。

2017年,葫芦岛市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0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8.5%),比上年增长25.5%。其中:石油化工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5.5%),增长34.7%;船舶机械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3.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2%),下降7.5%;有色金属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1%),增长29.4%;能源电力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6%),增长6.9%。全年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出口交货值4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4.2%),增长275.9%。

2017年,葫芦岛市重点工业品产量中,原煤产量153.4万吨,比上年下降12.3%;发电量213.8亿千瓦时,增长7.0%;原油加工量550.8万吨,增长27.6%;硫酸82.6万吨,下降13.2%;烧碱43.9万吨,下降0.3%;合成氨34.5万吨,增长2.9%;化肥(折纯)27.2万吨,增长3.5%;水泥117.2万吨,下降13.0%;成品钢材48.9万吨,下降10.3%;锌27.8万吨,增长1.4%;服装0.4亿件,下降7.8%;聚氯乙烯树脂5.6万吨,增长10.5%。

2017年,葫芦岛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利税总额99.9亿元,增长7.0%;利润总额8.3亿元,下降23.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0%,比上年增长0.3%。

2017年,葫芦岛市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以上)270个,与上年持平。建筑业总产值完成89.4亿元,与上年持平,其中:建筑工程产值75.3亿元,下降2.0%;安装工程产值6.8亿元,下降9.1%;其他产值7.4亿元,增长47.3%。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完成555.8万平方米,增长6.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26.4万平方米,增长3.2%。建筑业企业期末从业人员3.4万人。 [22]

第三产业

2017年,葫芦岛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3.8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住宅开发投资62.4亿元,增长8.5%;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13.6亿元,下降6.2%。房屋施工面积1679.3万平方米,增长8.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301.4万平方米,增长9.3%。房屋新开工面积247.5万平方米,增长14.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90.9万平米,增长10.8%。房屋竣工面积191.1万平方米,增长86.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60.5万平米,增长122.0%。商品房销售面积187.0万平方米,增长62.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79.6万平方米,增长66.5%。

2017年,葫芦岛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98.0亿元,比上年增长5.6%。按销售地区划分,城镇零售额完成382.7亿元,增长5.6%;乡村零售额完成115.3亿元,增长5.8%。按行业划分,批发业零售额完成38.0亿元,增长34.6%;零售业零售额完成418.5亿元,增长3.4%;住宿业零售额完成3.2亿元,下降2.4%;餐饮业零售额完成38.3亿元,增长9.2%。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法人企业共有202家。

2017年,葫芦岛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完成汽车类零售额26.1亿元,比上年下降0.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5.3亿元,增长2.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8.6亿元,增长16.5%;粮油、食品类零售额6.4亿元,增长11.8%;饮料类零售额0.7亿元,增长12.5%;烟酒类零售额1.3亿元,增长15.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6.6亿元,增长8.7%;金银珠宝类零售额3.8亿元,增长0.9%;化妆品类零售额1.4亿元,下降3.2%;通讯器材类零售额2.0亿元,下降5.5%。

2017年,葫芦岛市实际利用外资38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06.5%。进出口总额实现101.6亿元,增长109.9%,其中:出口总额实现52.6亿元,增长58.6%;进口总额实现49.0亿元,增长221.5%。

2017年,葫芦岛市邮政业务总量实现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电信业务总量实现38.0亿元,增长80.1%。全年完成快递2073.2万件。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6.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26.4万户,其中3G电话16.1万户,4G电话148.0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9.0万户。

2017年,葫芦岛市旅游总收入实现1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245万人次,增长8.2%。

截至2017年底,葫芦岛市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94.4亿元,比年初增加122.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37.3亿元,比年初增加80.8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86.4亿元,比年初增加31.9亿元。年末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40.7亿元,比年初增加209.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505.1亿元,比年初增加120.8亿元;中长期贷款594.8亿元,比年初增加125.2亿元。

2017年,葫芦岛市保险费收入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4亿元,增长15.1%;人寿险保费收入26.1亿元,增长11.4%。处理赔(给)付各类保险金8.4亿元,增长3.1%,其中:财产险赔付额7.0亿元,增长3.1%;人寿险赔(给)付额1.4亿元,增长3.0%。承保件数203.7万件,增长26.3%,其中:财产险承保件数161.8万件,增长23.5%;人寿险承保件数41.9万件,增长38.3%。 [22]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18年,葫芦岛市专利申请162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299件;授权专利881件。发明专利23件。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318.4亿元,比上年增长48.5%;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增加值98.2亿元,增长101.2%。 [6]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底,葫芦岛市有普通高校1所,在校生0.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所,在校生1.3万人;普通中学130所,在校生12.0万人;小学384所,在校生14.0万人;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生412人;幼儿园660所,在园生6.5万人。

文化体育

截至2018年底,葫芦岛市有文化馆7个,县区乡镇文化站119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7个。全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233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0处。葫芦岛日报、晚报发行量分别达到2.0万份和1.7万份。

截至2018年底,葫芦岛市有体育场所5所。参加辽宁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共获得14块金牌,13块银牌,19块铜牌。成功举办了“2018年全国中国式摔跤俱乐部锦标赛”;承办了“辽宁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国际式摔跤比赛”、“ 辽宁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柔道比赛”、“ 辽宁省第十三届运动会蹦床比赛”。 [6]

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底,葫芦岛市有医疗卫生机构2827个。其中,医院10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69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5个,其他卫生机构2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6249张,其中医院11928张,基层卫生机构4090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31张。医疗卫生机构有卫生技术人员14161人。 [6]

基础设施

2017年,葫芦岛市完成棚户区改造3381户。全年产水4200万吨,供水4000万吨,管网漏失率23.96%,用水普及率达到99%;供气总量16000万立方米,日供气能力60万立方米,日供气量44万立方米,普及率达到90%;年供热面积27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2619万平方米),年供热能力1400兆瓦,集中供热率97%;城区绿化率达到37.18%。 [22]

社会保障

2018年,葫芦岛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79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3元,增长6.4%。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1.9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4.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2.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1.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4864人;扶持创业带头人407人,带动就业23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83%。 [6]

交通运输

综述

葫芦岛市境内有北京至哈尔滨公路、铁路横贯境内,地方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境内还有葫芦岛港和绥中港,空运潜力大,西距山海关机场20千米,东距锦州机场50千米,境内兴城机场具有起降大型客机条件;地下管道纵横交错,大庆至秦皇岛、盘锦至葫芦岛两条运送原油管线穿过全境。 [1]

截至2018年底,葫芦岛市公路总里程达9576.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28.9公里,国道518.6公里,省道549.2公里,县道528.4公里,乡道2559.8公里,村道5191.8公里。公路密度91.95公里/百平方公里。有铺装路面总里程达7553.9公里,桥梁总数达到85083.8延米/2823座,其中大桥30461.9延米/151座。

截至2018年底,葫芦岛市民用汽车拥有量37.2万辆,其中载客汽车29.9万辆,载货汽车6.7万辆。在民用汽车拥有量中,个人汽车拥有量31.8万辆。

2018年,葫芦岛市道路运输客运量2503万人,比上年下降2.5%,道路旅客周转量136816万人公里,下降2.5%,道路运输货运量12212万吨,增长4.0%,道路货物周转量2978303万吨公里,增长4.0%;水路运输客运量40.2万人,下降8.6%,水运旅客周转量522万人公里,下降8.6%,水路运输货运量50万吨,增长4.9%,水路货物周转量72936万吨公里,增长4.3%;港口吞吐量完成3189万吨,增长22.9%。 [6]

公路

葫芦岛地处辽西走廊中部,交通四通八达,国家高速G1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306国道、辽宁滨海大道,构建了陆上运输的框架。坐汽车到北京5个小时左右,到沈阳3个小时左右。截至2017年底,葫芦岛市公路总里程达9587.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228.9千米,国道518.6千米,省道549.2千米,县道530.3千米,乡道2661.7千米,村道5098.4千米。公路密度92.05千米/百平方千米。有铺装路面总里程达7186.7千米,桥梁总数达到83920.1延米/2800座,其中大桥30350.6延米/151座。 [22]

铁路

中国铁路京哈铁路(秦沈客运专线段)、沈山线、魏塔线等贯穿全境,境内的葫芦岛站、兴城站、绥中站为沈山铁路车站,通行普通旅客列车与货运列车;葫芦岛北站、兴城西站、绥中北站、东戴河站所在的京哈铁路秦沈客专段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沿海通道组成部分,主要通行高铁动车组列车兼有K/T/Z字头列车。葫芦岛与沈阳、北京构成一条平行的中轴线。

海运

葫芦岛港位于葫芦岛市龙港区。它背靠京哈铁路和公路,有铁路专用线直达港口,东北西三面环山,是天然避风港,也是中外著名的不淤不冻良港。葫芦岛港港深水阔,为军商两用。商用设有两个5千吨级泊位和三个万吨级泊位,年货物吞吐能力可达三百万吨。1999年1月21日,国务院批准葫芦岛港对外开放,限于国轮外运。2010年11月,葫芦岛港口全面对外开放。成为国家36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大家庭”的一员。

风景名胜

截至2017年底,葫芦岛市有AAAA级旅游区7处,AAA级旅游区15处,AA级旅游区14处。 [22]

龙湾海滨

龙湾海滨坐落于渤海湾畔、“关外第一市”——葫芦岛市境内。地跨兴城市和龙港区,海岸线总长3000多延长米,占地10.9平方千米。景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沙细水清。

虹螺山

虹螺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葫芦岛市连山区,东西长16千米,南北宽12千米。

乌金塘水库

水库位于葫芦岛市东北部,东北距锦州35千米,在暖池塘乡与黄土坎乡交界处。乌金塘水库是因地下煤炭储量丰富、东临乌金塘村而得名。水库建于1971年7月,位于山地狭谷之中,系拦蓄女儿河中游之水而成。坝长288米,高99米,顶宽5米,底宽183.7米,防浪墙顶高100米,实际坝高33米。汇水面积940平方千米,水面面积10平方千米。北侧有块石、水泥灌浆的溢洪道及输水洞,还有小型发电站一座。

碣石(姜女石)

姜女石遗址位于辽宁省绥中县,濒临渤海湾。民间传说的“姜女石”,是指在海中耸立着的一组自然礁石,即一组海蚀柱。

九门口长城

在绥中县西南境内有一段长44千米,保存基本完好的明长城。九门口是其中的一道关口。九门口长城位于绥中县李家乡,东距绥中城62.5千米,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被誉为“京东首关”。九门口建筑独具特色。在百余米的九江河上,铺就7000平方米的过水条石,俱为纵行铺砌,边缘与桥墩周围,均用铁水浇注成银锭扣。

龙潭大峡谷

龙潭大峡谷大部分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老大杖子乡,小部分位于青龙境内。

柏山清泉寺

东北一绝柏山,地处建昌东北部谷杖子乡境内,万木丛中柏树占50万株。

兴城海滨

兴城海滨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依山面海,面积约42平方千米,海滨濒临景色如画的辽东湾,素有“第二北戴河”之称。名胜区集山海、古城、温泉于一地,分为五个景区,有50多个景点。

觉华岛

觉华岛原称菊花岛,位于兴城海滨东南方向,在兴城被称为“海上仙山”,据说是古代除暴安良的女神菊花仙子的化身。是渤海湾最大的岛屿,岛南端有张山岛和杨家山岛,北端还有状如磨盘的磨盘山岛。

兴城首山

兴城首山因三峰矗立,状若人首而得名。它是屹立古城东北的天然屏障,欲守古城,必扼首山。因此,首山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清初的宁锦大捷,首山就是主战场。

龙回头景区

龙回头位于滨海公路一侧,晴天时蓝天大海海天相映,还能看到菊花岛、灯塔山的存在。向东北方向观望,是葫芦岛龙港区。

宁远古城

兴城古城古称“宁远卫”,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3]  古城略呈正方形,城未墙周长3274米,高8.88米,底宽6.5米,顶宽5米。墙顶外沿筑垛口,内修女儿墙。城墙四面正中各有城门一座,东曰春和门,南为延辉门、西名永宁门、北称威远门。各城门上修筑高耸的箭楼,各门内侧沿城墙修有蹬道。四角高筑炮台,突出于城角,用以架设红夷大炮。

历史名人

屈遵,昌黎徒河(今辽宁葫芦岛,下同)人,十六国西燕国大臣。

卢鲁元,昌黎徒河人,十六国后燕国大臣。

豆卢宁,昌黎徒河人,北周大将。


【责任编辑:欧阳雪】

厦门海渔执法一大队多措并举筑牢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网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综合一大队(以下简称“一大队”)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紧紧围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职责,坚持联动执法、精准监管与广泛宣传相结合,推动所在辖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从“单点治理”向“综合治理”升级,全面提升保护效能与治理水平,持续筑牢辖区水生野生动物生态安全屏障。

湘潭县科学放流书写生态复苏 “绿色答卷”

随着工作人员的指令声落下,80万尾银鳞闪烁的鱼苗顺着缓冲滑道涌入江中,“扑通扑通”的水声与群众的欢呼声交织,为莲乡的母亲河注入新的生机。湘潭县2025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现场“今年是我参加增殖放流活动的第十年,”参加放生的志愿者李利动情地说,“我们放生的是鱼苗,更是水域生态的希望。”码头上,市民们在印着“理

株洲仙庾镇重拳出击 筑牢秸秆禁烧与大气污染防治“防火墙”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切实改善空气质量,10月31日,株洲市仙庾镇召开秸秆禁烧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题部署会,对相关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再落实。全镇领导干部及各村干部1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当前已进入秸秆禁烧与大气污染防控的关键时期,全镇上下必须清醒认识到此项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会议要求,全体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将秸秆禁烧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

齐齐哈尔市召开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 确立2025年综合利用率超90%目标

组织观摩了讷河市新安村秸秆打包离田与还田及秋整地现场,展示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多措并举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部署推进秋冬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为齐齐哈尔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活动指出,秸秆综合利用是落实生态环保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

湖南湘潭县:勇担使命 以生态之笔绘就蓝天画卷

金秋时节,漫步在湘潭县街巷田野,蓝天澄澈如洗,清风温柔和煦,令人倍感惬意。这份美好背后,是全县上下以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在蓝天保卫战中取得的显著战果。如今,湘潭县正将使命担当、精准务实、创新突破、协同聚力的精神,转化为守护群众“蓝天幸福感”的强大动力,让“生态蓝”成为民生幸福最鲜亮、最温暖的底色。

厦门放流2.4亿尾鱼虾苗,23年累计80亿单位修复海洋生态

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近日,一场旨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补偿增殖放流活动在厦门市欧厝渔业码头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牵头组织,是同安新城丙洲岛东北侧岸线整治工程生态补偿的重要内容。

迎难而上!厦门多部门联合“清网” 红树林生态保卫战打响

严厉打击红树林生态区内违法捕捞行为,维护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综合三大队(以下简称综合三大队)牵头多部门,开展同集沙滩生态红树林区域违法网具专项打击行动,成功清理并破坏性拆除违法捕捞网具37件、总长度约500米,有力打击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从“绿盈驿站”到碳减排工具:三明绿色金融探索出多元惠企路

位于闽西北的福建三明,素有“中国绿都”之称,全市森林覆盖率77.12%,是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首批23个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之一。穿行山林之间,人们会由衷地感叹“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近年来,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积极融入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创建中,有效发挥央行职能作用,激励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在组织机制、资金保障、金融产品等方面,支持

云南:“9+1”法规体系实现从“湖”到“河”全链条法治保障

8月25日,云南省召开《重点高原湖泊入湖河道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条例》的出台,形成重点高原湖泊保护治理“9+1”的法规体系,进一步界定了入湖河道保护管理责任主体,设定了更具体、精准的保护标准和管控措施,实现从“湖”到“河”的全链条法治保障。《云南省重点高原湖泊入湖河道保护条例》由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5年5

厦门海渔执法支队:伏休冲刺期“清查服”并进 护航安全迎开渔

以“清违禁、查隐患、送服务”为行动主线,打出“清—查—服”组合拳,全方位筑牢休渔防线,努力为8月16日12时开渔后的安全生产夯实基础。清:铁腕清除违禁网具 畅通航道护资源近日,二大队针对高崎港汊外侧滩涂展开违禁网具专项清理,一举清除违规设置的“火车网”50

厦门海洋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护鲎行动 党建引领构筑海洋生态保护网

日前,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综合二大队党支部(以下简称综合二大队党支部)以“党建红”引领“生态蓝”,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兵分两路,分别前往宝珠屿和嘉庚纪念馆外侧沙滩,开展无人岛礁环境卫生维护及中国鲎保护宣传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守护海洋“活化石”。

共护渌江生态,醴陵与渌口携手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2025年5月27日,湖南醴陵市与渌口区联合开展巡河行动,两地水利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共赴渌江流域,实地查看水质、岸线管护情况,并在渌口区水利局召开联席座谈会,共商流域生态保护新举措,推动渌江生态廊道建设再上新台阶。

绥芬河海关: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安全共治氛围

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绥芬河海关以“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为主题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创和美永续之路,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新进程,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营造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共治氛围。活动期间,绥芬河海关在口岸设立宣传展板,向出入境旅客发放宣传手册,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在中心广场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和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