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2月23日鞍山讯(乔宇 通讯员张士龙 王兰)浓缩的历史,让你穿越时空云端,凝固的色彩,带你走进昨天梦境。铁水奔流注入红色血脉,钢花飞溅透闪红色星火。鞍钢博物馆,经过七栽的耕耘与垦殖,逐渐走向中国一流、世界一流,目前已成为红色博物馆、红色展览馆、红色教育馆。

鞍钢集团博物馆位于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门西侧,占地面积67000平方米,其中博物馆面积12000平方米、钢铁主题公园55000平方米,是反映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和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鞍钢发展奋斗之路的红色工业博物馆。
据鞍钢博物馆馆长车千里介绍,博物馆的位置,是始建于1955年的鞍钢炼铁总厂第二烧结车间的主厂房原始位置。计划修建伊始,场馆围绕“让历史告诉未来,让红色传递将来”的宗旨,突出“新中国钢铁工业从这里开始”的主题。博物馆于2013年7月9日举行奠基仪式,2014年12月26日落成,开馆距今行近七周年。
筹划建馆初期,鉴于鞍钢的历史和在中国冶金行业的地位,筹建人员到处学习、借鉴,既要突出“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的特点,还要从钢铁中追溯红色资源,最后经过“披阅十栽,增删五次”,确定了现在的“长子鞍钢、创新鞍钢、奉献鞍钢、摇篮鞍钢、魅力鞍钢、资源鞍钢、英模鞍钢、品牌鞍钢”等11个主题展厅。

车馆长介绍,在搜集资料的时候,筹建人员学习老英雄孟泰当年的精神,走进千家万户、走遍大街小巷,上到百岁老者,下到鞍钢后代,集萃了几乎所有的“鞍钢古董”。目前,鞍钢博物馆共收藏珍贵照片3000多幅、文字12781字、实物10000多件,国家三级以上文物423件,有邓小平同志视察鞍钢时佩戴的柳条帽、老英雄孟泰使用过的工具等国家一级文物9件(套)。
利用红色资源庚续红色血脉,利用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这是鞍钢博物馆的终极目标。博物馆的第一展室,一座长36米、高8米的大型浮雕,主题为钢铁之魂,它是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背景,恰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画卷。浮雕中央就是以新中国第一代著名劳动模范孟泰和“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为代表的工人群像,再现了一代又一代鞍钢人,为实现钢铁强国的梦想,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不断奋斗的辉煌历程。
鞍钢被誉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从二十世纪50年代起,鞍钢先后向祖国各地输送钢铁建设人才125379人,其中仅冶金工厂就选调5万多人。全国形成了“凡有钢铁处、皆有鞍钢人”的场面。
在展览馆的重要展厅,陈列的是“英模墙”,上面列罗了6579位鞍钢劳模的名字。车馆长介绍,鞍钢是英雄模范辈出的地方,这也是红色资源的源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涌现出6801人次各级劳动模范,其中118人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孟泰、王崇伦、雷锋、郭明义、李超,他们的模范事迹和革命精神引领和激励一代又一代鞍钢人,鼓舞和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博物馆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主题公园则能拨动人们的清灵。博物馆钢铁主题公园有钢铁文化遗产的实物雕塑群、英雄中板轧机、新中国第一代主战五九式坦克等,还有鞍钢人梦魂萦绕的贯穿鞍山南北的交通工具“老磨电”等实物,可谓一步一处风景,一处风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段历史一种情结……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七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七年的磨砺却如丰碑高耸入云天。建馆七年来,优质的景观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给中央巡视组、中纪委、中组部团等参观团体留下深刻的印象。鞍钢博物馆目前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资委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钢铁行业)基地。同时,博物馆现在也是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东北大学马克思理论教育实践基地。
伴随着火红的年代,饱蘸着红色的印记,钢花铁水攒存红色记忆,高炉低窑皆为华夏遗产,钢铁的炼成堆积着人类的智慧,历史的未竟等待着未来的传承。鞍钢博物馆将继续凝固鞍钢历史,书写鞍钢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