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阿拉善盟:“治沙”获益、“用沙”发展、“靠沙”致富

微信图片_20231220111825.jpg?v=1703083197

中经联播讯(欧阳雪)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苏海图嘎查牧民马忠强家的库房里,架子上摆满了前些日子采挖的苁蓉。马忠强盘算着再过几天就拿到嘎查的专业合作社,卖个好价钱准备过个好年。

360截图20231220140842250.jpg?v=1703083197

(资料图,阿拉善盟委组织部提供)

马忠强:我们阿拉善的苁蓉被称为“沙漠人参”,一年可采挖两季,冬季采收的品质是最好的,价钱也最好。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发展特色沙产业是一条既致富又改善生态环境的双赢路。

今年49岁的马忠强是巴彦诺日公苏木苏海图嘎查土生土长的牧民,一家人靠着一百多只山羊过活,可一年到头挣来的钱还不够购买饲草料。“苦”怕了的马忠强看着周围的邻居靠着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过上了好日子,自己也放下羊鞭搞起了特色生态产业,在承包的16000亩戈壁上种起了梭梭,不仅让腰包越来越鼓,周围草场的生态环境也逐年好转。

马忠强:现在我家种植梭梭的规模达到了1万多亩,接种肉苁蓉3000多亩,每年平均能出肉苁蓉鲜货13吨,一年仅采挖肉苁蓉的收入就有40万元。

DSC_0147.JPG

缺水的西部地区如何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17-19日,全国经济广播“高质量发展看中国”采访团走进内蒙古阿拉善盟,探究这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马忠强是阿拉善盟发展特色生态产业的受益者之一。近年来,阿拉善盟坚持防沙治沙、增收致富并行,充分发挥逆向拉动的促进作用,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健全完善“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基地辐射、农牧民参与”的联结机制,培育形成可持续农牧业和沙漠旅游、清洁能源等绿色生态产业,探索走出“治沙”获益、“用沙”发展、“靠沙”致富的特色之路。

微信截图_20231214132432.jpg?v=1703083197

(资料图,阿拉善盟委组织部提供)

生态建设社会化、产业化为阿拉善荒漠化治理、特色生态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以特色产业为纽带,依托各类产业基地、园区、企业、合作组织等建立党组织,推行“党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民”等模式,带动3万余名农牧民党员群众参与实施“人工造林”项目,完成荒漠化治理9100万亩,领办各类种养殖专业合作社879家,引领农牧民围绕“土特产”做优现代农牧业、做强特色沙产业、做好休闲旅游业,不断延伸产业振兴“致富链”。通过“党支部+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农牧民”经营模式,培育打造了阿拉善英雄会、金秋胡杨等知名旅游品牌,让5.6万城乡群众吃上了“旅游饭”、赚上了“旅游钱”,近1/4的嘎查村通过旅游相关产业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丰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军:今年的驼奶产量和价格都比去年高,看来我发展驼奶产业这条路子选对了。

阿拉善英雄会2.jpg?v=1703083197

(资料图,阿拉善盟委组织部提供)

就在11月30日,阿拉善右旗顺利通过《中国特色产业之乡评审规范》标准审核,获评“中国驼奶之乡”。马军给记者算了笔账,出售25峰骆驼一年下来最多赚10万元,而销售80峰骆驼的驼奶一年收入就能达到100多万元。

微信截图_20231214144522.jpg?v=1703083197

(资料图,阿拉善盟委组织部提供)

阿拉善盟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大力实施“三个一批”集中攻坚行动,盟级层面确定了10个专项破难,各级党组织因地制宜确定破难清单。聚焦“水困”、“行难”、“指标限制”等制约高质量发展突出瓶颈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各级领导干部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荒漠肉苁蓉药食同源审批等长期困扰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的瓶颈问题得以突破。抓住用好国家全力推进荒漠化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以防沙治沙为牵引,召开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暨荒漠化综合防治现场会、内蒙古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现场推进会,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技术创新专业赛”等全国性会议和赛事,为集聚更多企业、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和创新成果参与阿拉善生态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共阿拉善盟委委员、组织部长雷海: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们聚焦完成好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系统谋划培育壮大农牧业龙头企业、做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做亮“名优特新”产品的举措和办法,做精做优骆驼产业和沙产业,增加优势特色农畜产品供给,推动更多阿拉善的好产品走进全国大市场、卖上好价钱,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李文闻】

厦门海渔执法一大队多措并举筑牢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网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综合一大队(以下简称“一大队”)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紧紧围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职责,坚持联动执法、精准监管与广泛宣传相结合,推动所在辖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从“单点治理”向“综合治理”升级,全面提升保护效能与治理水平,持续筑牢辖区水生野生动物生态安全屏障。

湘潭县科学放流书写生态复苏 “绿色答卷”

随着工作人员的指令声落下,80万尾银鳞闪烁的鱼苗顺着缓冲滑道涌入江中,“扑通扑通”的水声与群众的欢呼声交织,为莲乡的母亲河注入新的生机。湘潭县2025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现场“今年是我参加增殖放流活动的第十年,”参加放生的志愿者李利动情地说,“我们放生的是鱼苗,更是水域生态的希望。”码头上,市民们在印着“理

株洲仙庾镇重拳出击 筑牢秸秆禁烧与大气污染防治“防火墙”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切实改善空气质量,10月31日,株洲市仙庾镇召开秸秆禁烧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题部署会,对相关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再落实。全镇领导干部及各村干部1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当前已进入秸秆禁烧与大气污染防控的关键时期,全镇上下必须清醒认识到此项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会议要求,全体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将秸秆禁烧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

齐齐哈尔市召开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 确立2025年综合利用率超90%目标

组织观摩了讷河市新安村秸秆打包离田与还田及秋整地现场,展示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多措并举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部署推进秋冬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为齐齐哈尔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活动指出,秸秆综合利用是落实生态环保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

湖南湘潭县:勇担使命 以生态之笔绘就蓝天画卷

金秋时节,漫步在湘潭县街巷田野,蓝天澄澈如洗,清风温柔和煦,令人倍感惬意。这份美好背后,是全县上下以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在蓝天保卫战中取得的显著战果。如今,湘潭县正将使命担当、精准务实、创新突破、协同聚力的精神,转化为守护群众“蓝天幸福感”的强大动力,让“生态蓝”成为民生幸福最鲜亮、最温暖的底色。

厦门放流2.4亿尾鱼虾苗,23年累计80亿单位修复海洋生态

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近日,一场旨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补偿增殖放流活动在厦门市欧厝渔业码头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牵头组织,是同安新城丙洲岛东北侧岸线整治工程生态补偿的重要内容。

迎难而上!厦门多部门联合“清网” 红树林生态保卫战打响

严厉打击红树林生态区内违法捕捞行为,维护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综合三大队(以下简称综合三大队)牵头多部门,开展同集沙滩生态红树林区域违法网具专项打击行动,成功清理并破坏性拆除违法捕捞网具37件、总长度约500米,有力打击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从“绿盈驿站”到碳减排工具:三明绿色金融探索出多元惠企路

位于闽西北的福建三明,素有“中国绿都”之称,全市森林覆盖率77.12%,是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首批23个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之一。穿行山林之间,人们会由衷地感叹“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近年来,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积极融入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创建中,有效发挥央行职能作用,激励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在组织机制、资金保障、金融产品等方面,支持

云南:“9+1”法规体系实现从“湖”到“河”全链条法治保障

8月25日,云南省召开《重点高原湖泊入湖河道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条例》的出台,形成重点高原湖泊保护治理“9+1”的法规体系,进一步界定了入湖河道保护管理责任主体,设定了更具体、精准的保护标准和管控措施,实现从“湖”到“河”的全链条法治保障。《云南省重点高原湖泊入湖河道保护条例》由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5年5

厦门海渔执法支队:伏休冲刺期“清查服”并进 护航安全迎开渔

以“清违禁、查隐患、送服务”为行动主线,打出“清—查—服”组合拳,全方位筑牢休渔防线,努力为8月16日12时开渔后的安全生产夯实基础。清:铁腕清除违禁网具 畅通航道护资源近日,二大队针对高崎港汊外侧滩涂展开违禁网具专项清理,一举清除违规设置的“火车网”50

厦门海洋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护鲎行动 党建引领构筑海洋生态保护网

日前,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综合二大队党支部(以下简称综合二大队党支部)以“党建红”引领“生态蓝”,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兵分两路,分别前往宝珠屿和嘉庚纪念馆外侧沙滩,开展无人岛礁环境卫生维护及中国鲎保护宣传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守护海洋“活化石”。

共护渌江生态,醴陵与渌口携手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2025年5月27日,湖南醴陵市与渌口区联合开展巡河行动,两地水利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共赴渌江流域,实地查看水质、岸线管护情况,并在渌口区水利局召开联席座谈会,共商流域生态保护新举措,推动渌江生态廊道建设再上新台阶。

绥芬河海关: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安全共治氛围

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绥芬河海关以“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为主题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创和美永续之路,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新进程,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营造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共治氛围。活动期间,绥芬河海关在口岸设立宣传展板,向出入境旅客发放宣传手册,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在中心广场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和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