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通讯员 王虹敏)2024年10月,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在甄别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了之前从未在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记录过的野生动物。经专家鉴定,分别为灰林鸮、灰脸鵟鹰、褐头鸫和丘鹬。其中,灰林鸮、灰脸鵟鹰、褐头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丘鹬是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

灰林鸮,2023年3月27日红外相机拍摄画面
灰林鸮是鸱鸮科、林鸮属鸟类,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朝鲜、韩国、俄罗斯和东南亚各国。灰林鸮具有夜行性,白天多躲藏于茂密的森林中,黄昏和晚上进行活动和猎食。其捕食方式主要是通过等候在树枝头,当猎物出现时,从高处俯冲下来捉住猎物,因此,较难观察到,也难以拍摄到日间照片。

灰脸鵟鹰,2022年9月8日红外相机拍摄画面
灰脸鵟鹰为鹰科、鵟鹰属鸟类,繁殖于俄罗斯东部、日本和朝鲜等地,越冬于印度、缅甸、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等地。在中国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灰脸鵟鹰在各地的种群数量都很少,较为罕见,它常单独活动,只有迁徙期间才会成群结对。

褐头鸫,2023年5月25日红外相机拍摄画面
褐头鸫是鸫科、鸫属中型鸟类,目前仅知繁殖于中国河北东陵和北京西山。每年5月初迁来北京西山繁殖地,9月下旬即迁离中国繁殖地,飞往印度东部、缅甸和泰国北部越冬。褐头鸫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2000米的山地森林中,尤以阴暗潮湿的针阔叶混交林和林缘地带较常见。性胆怯,常隐匿于溪流岸边灌丛和树丛间,频繁地在树枝间飞来飞去或飞上飞下,飞行急速,每次飞行距离短,不做长距离飞行。

丘鹬,2022年9月20日红外相机拍摄画面
丘鹬,鸻形目鹬科丘鹬属的鸟类。在中国繁殖于新疆西部天山、黑龙江和吉林省,也有报告在河北和甘肃繁殖。丘鹬主要栖息于潮湿、阴暗、落叶层较厚的混交林和阔叶林中。白天常隐伏林中,如果受惊,只飞一段很短的距离,就又隐伏在树丛中。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新物种的发现,标志着区域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一些物种的栖息地范围正在不断扩展,极大地丰富了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为构建一个更加稳定且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