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富的林业资源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来发展良机
中经联播讯(通讯员 王铁军 马宏亮)河北涿鹿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严格按照省、市、县部署要求,推进“三权分置”增加动力,聚焦改革多点发力,综合施策激发改革活力,促进了乡亲增产增收,振兴了乡村经济,推动了全县林业建设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三权分置”保障稳定经营
作为张家口市集体林权延包试点县,涿鹿县积极调动农民和林业经营者造林育林护林和长期投资的积极性,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动力。强化组织推动。成立集体林地延包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县直部门和乡(镇)职责分工,协调推进,形成工作合力。注重宣传引导。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集贸市场发放宣传资料、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林权改革林地延包的政策和意义,提高了广大林农和林业经营者的知晓率。做实底数摸排。组织全县17个乡镇对集体林地承包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对承包者承包经营情况、抵押贷款情况、延包意愿等情况进行了摸底,为延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坚持试点先行。以张家堡镇、辉耀镇两个镇作为集体林地延包试点,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机制,不断研究解决问题,为集体林地延包总结经验。突出分类施策。依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结合实际调查情况,不断完善全县集体林地延包工作方案,坚持集体林地延包不搞“一刀切”,确保社会稳定。鼓励林权流转。为进一步盘活集体林地资源,鼓励各类企业参与林业产业投资经营,激活了林业产业发展新活力。
聚焦改革多点发力推动提质增效
为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生态更美、百姓致富,涿鹿县不断优化林业政策支持体系,推动了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坚持高位推动。县主要领导深入调研林业产业情况,召座谈会专题研究,全盘谋划林业产业,为集体林权改革提供指导和保障。
强化宣传引导。以节为媒,广泛开展涿鹿杏花文化节、红杏采摘节、农民丰收节等农产品推广活动,积极参加世界食品博览会、河北品牌农产品万里行品牌推介活动,扩大“涿鹿绿产”品牌影响力;
以人为本,大力开展林业“领军”人物典型事迹宣传,特别是“酸枣哥”王全明创业及发展史,使其成为全县酸枣产业发展一张靓丽名片。
加大资金扶持。2024年实施酸枣种植示范项目,提供衔接资金155万元,推广种植酸枣200亩。同时,在河北省林草局的大力支持下,为900亩林下中药材知母种植基地争取省级补贴90万元。
突出国企带动。涿鹿县城府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流转林地6万亩,融资4.9亿元,规划种植沙棘、酸枣、中药材产业,进一步盘活集体林地资源,释放林业发展活力。
注重民企培育。大力培育林业龙头企业,涿鹿矾山派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涿鹿翼鹿香食品有限公司、好地洼商贸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及商贸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好地洼商贸有限公司获得市“工人先锋号”和“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推动绿色认证。通过积极申报认证,涿鹿县成为河北省首个“生态原产地示范区”,获得了“涿鹿绿产”公共品牌认证;涿鹿大杏扁和悠悠枣通过“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进一步提升了涿鹿林业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优化金融支持。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搭建合作平台,有效地破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特别是2024年针对杏扁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政府协调下创造性的推出了“杏扁贷”,解决了企业周转资金困难。
大力发展杏扁种植带动户年均增收6000多元
综合施策挖掘潜力初显发展成效
持续巩固涿鹿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仁用杏之乡”成果,综合施策,深入挖掘林业潜力,初步取得良好成效。
杏扁产业铺展“杏”福“钱”景。发展壮大涿鹿杏扁产业,全县共有杏扁专业合作社135家,带动80%以上的乡镇发展杏扁基地32.6万亩,平均年产量3.6万吨,带动种植户年均增收6000多元,杏扁种植已经成为助推乡村振兴、保障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目前,全县每年杏扁产品的产销吞吐量达50万吨,占全国杏扁产量的60%,成为全国主要杏扁集散地。涿鹿县围绕产业链延伸,加快发展杏扁深加工、包装销售等产业,年加工能力达50多万吨,年加工能力超千吨的企业3家,杏扁初加工企业125家,先后推出开口杏核、杏仁、杏果酒等特色产品,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区,年产值达31.5亿元。
小酸枣长成大富民产业。涿鹿县“酸枣哥”王全明的酸枣种植今年已进入第5年,亩产量稳定在1000斤左右,每亩收益超过2万元。从最开始通过村里的“大喇叭”免费向村民提供酸枣种子,到2020年起通过网络直播推广酸枣种植技术,如今,王全明已带动600余户农民种植酸枣,他研究的酸枣种植技术涵盖育苗、移植、嫁接、修剪、控花等全环节,得到省农科院和河北农业大学专家的高度认可。现在全县酸枣种植已达1万亩,打造“酸枣专业村”多个,并逐渐成为河北北部酸枣集散地和食用酸枣发源地。
林下经济打通山区致富路。在涿鹿南部山区,种植经济作物价值高的—升麻,其根可入药、茎可食用、叶可炒茶,为当地村民打通开辟了又一条致富经。其中,2016年宋家庄村打造了自己的林下经济升麻示范园,经过数年的建设和巩固,该示范园逐渐完善,升麻生产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如今,该村已经发展升麻种植580余亩,收购保底价20元/斤,每亩升麻每年能收入6000—8000元,带动村内150多个家庭400多人致富增收。

打造的酸枣种植示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