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通讯员 陈炳林 丘嘉瑞)4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生命线》栏目特别节目《应急时刻》播出17分49秒专题报道《绿色防火墙》,该节目深入采访报道各地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新质能力建设、管控野外火源、加强监测预警、加密检查巡查、教育引导群众安全用火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聚焦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政企联建“一廊一带”示范林的创新实践,全国首条多彩生态电力廊道示范工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树线矛盾”向来是困扰林业部门和供电公司的棘手问题,怎样从源头上化解“树线矛盾”,确保“林电共安”“林电和谐”,一直是林业、电力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破解“线树矛盾”,2021年,长汀县林业部门结合马尾松林优化改造、森林质量提升,提出建设多彩生态电力廊道示范林带的思路,得到国网长汀县供电公司和当地镇、村的积极响应,林电双方选择在河田镇罗地村策武—塘厦220千伏输电线路廊道上实施,通过将原有电力廊道下高大植被改种低矮、阻燃、经济效益高的植物等方式,实现“一条通道、林电共用、林农受益”的效果。

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建成全国首条多彩生态电力廊道,并将电力线路廊道拓宽至30米,通过植被梯度设计,让电力廊道变身“防火带+风景线+聚宝盆”,现已打造出一条“春夏有花”“秋冬有色”“高低错落”“多彩缤纷”的植被走廊。“一廊一带”(电线路走廊和防火隔离带)项目,既减少电网运行风险,又降低了森林火灾风险,同时能增加林农经济收入,实现多方共赢。

据介绍,“一廊一带”示范林电力线下廊道全长660米,主要种植红色的毛杜鹃、金黄色的黄金枸骨、常绿的杜英、洁白的栀子花等植物,形成红、黄、绿、白的彩色林带,解决了长期以来电力线路运行安全与林木生长难以调和的“线树矛盾”。

此外,在输电线路周边种植竹柏、紫玉兰、紫薇、紫荆花等观赏性树木,形成兼具防火性、经济性与观赏性的综合性多彩示范林带,推动输变电工程从传统模式向绿色建造方式转型升级,形成林电互保、林电协同的电网建设新模式。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我们“一廊一带”的示范点,因为电网下面是最容易发生森林火灾的。因为比较高的树木的话,如果雷电或者廊道出现安全隐患就比较容易形成森林火灾。那我们把原来的那些马尾松跟芒萁这类的植物清除掉,然后换成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生态价值,又有景观价值的这几个品种,种植以后,自然它的防火功能就提升了。”长汀县林业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范小明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