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5月13日昆明讯(申从亮 通讯员 叶晓月 蒋玥玥)为完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增强地方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云南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云南省加快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将通过优化财政奖补机制、扩大保险覆盖面、提升服务效能等举措,推动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为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聚焦重点产业 分层次构建保险体系
《方案》围绕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1+10+3"重点产业布局,提出"省级+州县"双轨并行的发展路径。自2025年起,烟叶、肉牛、苹果三大产业相关险种将纳入省级特色险种,在全省推广实施标准化保险方案。同时,鼓励各州市县因地制宜发展"一县一业""绿色云品""十大云药"等区域性特色险种,支持中药材产业及"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保险创新,探索品牌溯源、天气指数等新型险种,逐步形成省级与地方协同发展的保险网络。
强化财政支撑 分类实施奖补政策
根据《方案》,省级财政将统筹中央及地方资金,建立"基准补贴+绩效激励"的综合奖补机制。其中,烟叶保险基础险保费由省级财政承担80%,提标险保费全额补贴;其他省级险种及州县险种按绩效评价结果动态调整补贴比例。对于连续三年赔付率低于80%的险种,要求通过降费率、扩保障等方式优化条款,确保保险惠农实效。此外,明确对资金拨付滞后、查勘理赔不力或存在违规行为的地区及机构,取消奖补资格。
规范管理流程 提升服务效能
《方案》对保险方案备案、资金测算、申请结算等环节设定严格时限:各州市需于每年5月底前完成下年度险种备案,7月中旬提交资金测算报告,次年2月完成年度结算。同时要求承保机构综合费用率不超过20%,物化成本及完全成本保险费率原则上控制在6%以内,并加强基层服务网点建设,运用大数据等技术简化承保理赔流程,确保农户权益。
助力产业升级 赋能乡村振兴
云南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政策旨在通过保险机制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民收入预期,助推"绿色云品"品牌建设和设施农业升级。预计到2025年,全省将形成覆盖主要特色农产品、保障水平与市场需求匹配的保险体系,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方案》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云南省农业保险从"保成本"向"保收入、保产业"迈出关键一步,为打造西南特色农业高地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