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电讯

“大数据杀熟”行为有了细化认定标准

对于社会关切的“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如何细化认定?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2月7日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同志对指南进行了解读。

快递包装如何绿色转型

春节期间,置办年货,购置新衣,添置物品,让很多人要频繁收发快递。但是,在愉快收发快递的同时,一大堆的包装废弃物也常让人们头疼不已,快递包装应如何实现绿色转型?

春节本地消费现新潮 城市更有烟火气

多个平台发布春节消费数据显示,今年春节不但年味儿不减,城市的烟火气还更浓了,各地涌动着丰富多彩的消费新潮,“宅酒店”、“宅家逛”等新的生活方式受到追捧,春节餐饮外卖也呈现了“异地投喂”等新的现象。

国家卫健委答复东北放开生育限制:可立足本地实际探索

国家卫健委在官网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表示,代表提出“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很有参考价值。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深入研判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对当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资源环境战略、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

银行保险机构应建立全流程声誉风险体系

为提高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水平,指导银行保险机构有效防范化解声誉风险,银保监会昨日发布施行《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从事前评估、风险监测、分级研判、应对处置、信息报告、考核问责、评估总结等七个环节,建立全流程声誉风险管理体系。

别样“年经济”折射中国市场活力

“就地过年”将过去跨区域消费转化成了本地消费,也促进形成了新的消费亮点。一些贯通城市乡村、涵盖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和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不仅更好地满足了老百姓春节假期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也有助于激发更多的消费潜力。

消费火了 大数据揭秘新“年味”

春节不打烊,就地迎新年。在“就地过年”的带动下,各大互联网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保障春节供给。人们的出行半径缩小了,但“消费半径”却在拓宽。

湖北阳新: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颁发

2月18日,记者了解到,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少跑腿"、一站式的"跨省通办"服务,黄石市阳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月5日颁发了该县第一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这标志着阳新县"跨省通办"改革措施正式实施。

征信新规将至,个人信用信息如何更安全?

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信用信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与此同时,部分打着大数据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旗号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过度采集个人信息,并用于非法营利的现象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