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中国

胃癌患者术后康复需注意“四大问题”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国家。近半数早期胃癌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部分有消化不良等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疼痛、恶心、嗳气等,而这些症状并非胃癌特有,可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甚至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由于胃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在临床中大部分被诊断为胃癌的患者为进展期胃癌。

目前胃癌的治疗方式为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是可能治愈胃癌的唯一手段,对于接受胃部切除术后的胃癌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心理调整。每个人,每个家庭在面对得了癌症这个事实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很害怕恐惧,可以说接近崩溃了。当面对这个事实的时候,大多数人会出现畏缩退却,这是正常反应,但是,对于每一个得了癌症的人来讲,必须面对现实,勇往直前。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面对事实,转换角色。人的一生需要不断变换角色,现在你生病了,首先要接受病人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确会给我们带来惶恐,以及对家人的歉疚,感觉到失去对未来的控制力,但这个角色也要求我们重新安排自己的所有生活,这样才能从思想上战胜病魔、向积极的方向转变。其次,要学会分解困难,试着把大困难化解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比如你可以接受手术,你可以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手术顺利康复,后期的治疗再说,后期如果需要进行8个周期的化疗,那么我们可以设定为8次小目标,一次一次慢慢来,回头看一下,你的整个治疗完成了。第三方面要及时清除“心理垃圾”,所谓“心里垃圾”就是负面情绪,它不仅会诱发疾病,也能加重疾病的症状,加快疾病进程。这里不仅指患者本人,也包括家属。比如患者和家属可以想想美好的往事,回忆一下成功时刻,挖掘自己的力量,也可以通过娱乐,兴趣爱好活动转移不良情绪;可以说出来宣泄出来。最后强调增强信心。信心对于恶性肿瘤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医生的努力、家人的照顾、药物的功效,只能帮助我们稳定和控制身体上的病症,但康复最重要的要靠自己的不懈的努力,精神上的康复在先,身体的康复随后。多与正能量者接触。

第二、均衡饮食。我们的肠胃有三大功能:第一接受食物和储存食物;第二分泌功能: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黏液细胞分泌黏液等,帮助消化和吸收;第三运输及排空功能。手术治疗后的胃癌患者由于切除了大部分胃或者全胃,可出现一系列因食物消化不良或营养吸收障碍导致的并发症比如食物摄取不足,体重减少;倾倒综合征;维生素B12缺乏;缺钙、骨骼疾病;缺铁、贫血。因此,患者术后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患者胃大部或全胃切除后,既应该注意营养的补充,同时还必须结合患者自身对饮食耐受情况,视胃容量酌情调整进食量及种类。合理的饮食调理可增强胃癌术后患者的全身营养情况,提高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第三、多运动。运动不仅能预防肿瘤的发生,而且还能抑制肿瘤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长期卧床,缺少运动,会使气血运行不畅。因此,在体力和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适度活动,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可在饭后、睡前散步,选择空气清新的场所,根据体力循序渐进。太极拳等适度运动可以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对康复有一定帮助。

第四、定期复查。肿瘤治疗多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所以在完成第一阶段治疗(往往是住院手术治疗)后,还需要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由医生制定相应的术后治疗方案(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同时,通过定期复查,医生与患者能很好地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如营养状况、治疗不良反、复发转移等),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康复。在治疗的最初两年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第三到五年则每半年复查一次;第五年后每年一次,且要持续终生;具体复查项目医生会根据您的复查时间给您开具相应的检查项目。 (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赵旻)


【责任编辑:孙晓曼】

辽宁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推出17条举措为企业送上营商环境“服务包”

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鞍山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近日,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实施《关于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方案》,推出了17条举措,为企业送上了营商环境“服务包”。 据介绍,此次实施的《关于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方案》重点围绕打造政务、监管、执法三个方面展开。

成都金堂县工商联举办“金融赋能·资产增效”沙龙:搭建沟通桥梁 激发民企新活力

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通讯员 张耀艺)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1月11日,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工商联(总商会)联合中国工商银行金堂支行举办“金融赋能·资产增效”企业家座谈沙龙。县人社局、县政管审批局、县总工会协办,共计50余名企业家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活动第一阶段,召开金堂县总商会妇女联合会选举大会

法理情融合: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创新路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国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强化市场基础制度与监管执法机制,提升纠纷解决效能,为营商环境优化构筑了法治根基。本文从现实意义、现状挑战及创新路径三维度,系统阐释以"法理情"理念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践逻辑。

徐家力: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研究、服务、建议良性循环

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要求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至更为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举办此次公益大讲堂与恳谈会,既是对中央部署的积极响应,更是对 “法治兴则经济兴,法治强则经济强” 规律的深刻践行。

黄凤荣:公益之路行则将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久久为功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能够有效遏制权力寻租、腐败滋生等不良现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

杜兆勇:营商环境的瓶颈与司法救济的出路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本权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杜兆勇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营商环境的瓶颈与司法救济的出路》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一、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瓶颈必须突破,商事主体的价值必须重构,建立高于民事主体之上的法权体系,才能迎来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新时代。中国数千年历史是

鲍世超 :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 | 司法保障下的企业实践和价值创造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山东企业商会副会长、心海集团董事长鲍世超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 | 司法保障下的企业实践和价值创造》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我们正身处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国家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辽宁法院推进行政审判改革 年均受理行政案件2.74万件

2021年以来,辽宁法院系统年均受理各类行政案件2.74万件。通过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在监督支持依法行政、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推进法治辽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辽宁高院多年来主动会同省政府办公厅建立政府决策合法性评估协调机制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征文启事

近年来,中央把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务院及相关国家机关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纷纷成立了“营商环境局”,

常年征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经典案例”启事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常年征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经典案例”。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

研讨、关注典型个案公示 -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针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遭遇的重大典型案例,和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代理服务的重大疑难案例,大讲堂活动充分发挥专

公益志愿者招募启事 -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

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法治犹如一座灯塔,为各类市场主体指引方向,确保其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中稳健前行。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

浙军问鼎!全国公平竞争审查决赛浙江双第一斩获团体桂冠

浙江省代表队以初赛、决赛双项第一的绝对优势,从全国8个省市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勇夺团体一等奖,彰显了浙江在公平竞争审查领域的硬核实力。本次竞赛作为2025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的核心活动,采用线上初赛+现场决赛两阶段赛制。初赛阶段,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精心组织、全省联动,通过线上竞答以

株洲渌口区自然资源局:“三日一会”机制奏响营商环境优化强音

创新打造的“三日一会”工作机制(涵盖亲商助企日、民情接待日、项目攻坚日以及现场业务会),已然成为优化当地营商环境的关键着力点。这一机制凭借分类施策、精准服务的策略,实现了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从以往被动接访转变为主动服务,从内部流转决策升级为现场决断落实。同时,对所有事项开展持续回访与跟进,实施闭环跟踪管理,全力保障各项决议能够落地生效,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