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中国

海南少女妈妈村问题透视:最小产妇未满14岁

世代生活在渔村,未到法定年龄“结婚”再正常不过,最小的14岁就当了妈妈,个别30岁就成了奶奶或者外婆……记者在海南临高县等地的渔村调查发现,部分少女未婚早孕早育现象普遍。一些“少女妈妈”婚后面临分娩安全风险,生育后分居现象也越来越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

今年7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主题确定为“投资于少女”,倡导投资于少女的健康和教育;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妇联将中国宣传活动主题确定为“关心女性幸福,关爱妇幼健康”,然而,一些地方的陋习却留下很大隐患。

最小产妇未满14岁“少女妈妈”非个别现象

16岁的潘虹已有5个月身孕,她一手拿着电视遥控器不时地换台寻找着自己喜欢的娱乐节目,另一只手则轻轻拍打着后背上哇哇大哭不到两岁的女儿。

她17岁的丈夫跟随公公下船做工,她和不到40岁的婆婆在家带孩子。她这样描述自己的一天:“吃饭,喂孩子,看电视,喂孩子……”在潘虹看来,16岁已有二胎并不“稀奇”。这是海南省临高县新盈镇、调楼镇大多数渔村孩子身上正在发生的故事。

记者在调楼镇美良卫生院的“产妇生育记录本”上看到,从2015年7月9日至2016年5月9日的10个月内,该卫生院有108个产妇生育,其中19个产妇年龄在20岁以下。这些“少女妈妈”中有15人是生二胎,她们一胎的生育年龄更小。

记者随后前往临高县人民医院采访,几经周折得到了该院妇产科的产妇原始记录。从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在县人民医院生育的16岁以下未成年产妇有20例,相当于每月有两三个未成年产妇。其中,14岁的产妇有5名,15岁的产妇有6名。最小的产妇是新盈镇头咀村的桂某,她的出生日期是 2001年10月10日,2015年生小孩时还未满14岁。

渔村陈规陋习监管以罚代管

记者调查发现,在当地渔民眼中,“少女妈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他们有着共同的成因:多为半留守少年、受习俗影响,部分早恋后奉子成婚。

——传统陋习,早婚早孕成习俗。多位渔民告诉记者,渔民出海风险大,需要提早“传宗接代”,早婚早孕已成为多年来的习俗。新盈镇中学一位教师介绍,有的渔民小孩在学校上学,家长就跑到学校门口来观察女学生,看中了就上门去定娃娃亲。“姑娘就那么多,晚了好姑娘都被别人挑走了。”一位渔民说。

——早恋催生早婚早育。记者调查发现,家长默许纵容的态度客观上对渔村孩子早恋起了催化作用。新盈镇中学教导主任陈吉登表示,渔民孩子多为“半留守状态”,父母常年出海打鱼,多数孩子跟爷爷奶奶生活,初中阶段恋爱很普遍。

陈吉登说,尽管学校采取了禁止下课后男生女生在操场聚会等一系列强制措施,然而效果甚微。在学校里,性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轻视教育,文化建设匮乏。2015年,临高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33元,而渔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万元。一些渔民认为读书不如出海打鱼挣钱多,对于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即使辍学,父母也不以为然。

新盈镇龙昆村委会一位村干部表示,这两年村里文化建设落后,时常能看到一群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凑在一起打牌喝酒,出入网吧。

——以罚代管,法律意识淡薄。临高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一位负责人介绍,政府部门也曾努力宣传相关法律,但效果甚微。“大多时候只能通过罚款教育”。

记者了解到,2015年,仅新盈镇就有210个补办准生证明的。由于这些婚姻都没有走法律程序,政府部门也很难统计这些少年婚姻的真实数据。

“少女妈妈”问题存隐患关爱女性还需加力

未婚先孕、“少女妈妈”、心理和生理疾病……如今,我国在关爱未成年人、妇女儿童权益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仍有婚恋、生育“死角”。

“少女妈妈”问题的存在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少女分娩也面临安全风险。

调楼镇卫生院副院长王成辉说,少女产妇自身还没有发育成熟,内分泌激素等水平还达不到要求,因此怀孕期间特别容易出现大出血和难产。此外,少女孕妇分娩的小孩还容易出现畸形,对孩子也不好。

海南律师协会会长廖辉认为,早婚早育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危害:违反婚姻法规定,破坏了法律的严肃性;一旦怀孕,不利于胎儿发育也不利于母体健康;缩短了人口增长周期、早婚者年龄较小不能很好地处理家庭矛盾,为家庭不稳定和社会矛盾埋下隐患。

海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施耀忠认为,对于这些渔村早婚现象,尽管父母是始作俑者,但从法制部门来说,婚姻法宣传不到位;从教育部门来说,教育管理不够灵活变通;从妇联来说,妇女维权没做好;还有乡镇干部怠慢等问题。

除了自身婚恋观念的转变,这些年轻妈妈更需要心理、生理方面的健康教育和正确引导。一些专家学者表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等有针对性地对这一群体在情感指导和文化生活上进行教育和帮扶,为她们提供医疗卫生和心理卫生的咨询、教育和健康服务。

“未成年孕产妇的关爱问题,不是某一方的责任和义务,而是需要各方的‘立体化’人文关怀。”廖辉等人建议,在这种背景下,还要深入地开展法律的宣传教育,民政、妇联、计生、各村组干部甚至可以直接干预早婚现象,做到早发现、早疏导。


【责任编辑:孙晓曼】

辽宁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推出17条举措为企业送上营商环境“服务包”

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鞍山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近日,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实施《关于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方案》,推出了17条举措,为企业送上了营商环境“服务包”。 据介绍,此次实施的《关于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方案》重点围绕打造政务、监管、执法三个方面展开。

成都金堂县工商联举办“金融赋能·资产增效”沙龙:搭建沟通桥梁 激发民企新活力

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通讯员 张耀艺)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1月11日,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工商联(总商会)联合中国工商银行金堂支行举办“金融赋能·资产增效”企业家座谈沙龙。县人社局、县政管审批局、县总工会协办,共计50余名企业家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活动第一阶段,召开金堂县总商会妇女联合会选举大会

法理情融合: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创新路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国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强化市场基础制度与监管执法机制,提升纠纷解决效能,为营商环境优化构筑了法治根基。本文从现实意义、现状挑战及创新路径三维度,系统阐释以"法理情"理念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践逻辑。

徐家力: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研究、服务、建议良性循环

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要求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至更为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举办此次公益大讲堂与恳谈会,既是对中央部署的积极响应,更是对 “法治兴则经济兴,法治强则经济强” 规律的深刻践行。

黄凤荣:公益之路行则将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久久为功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能够有效遏制权力寻租、腐败滋生等不良现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

杜兆勇:营商环境的瓶颈与司法救济的出路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本权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杜兆勇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营商环境的瓶颈与司法救济的出路》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一、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瓶颈必须突破,商事主体的价值必须重构,建立高于民事主体之上的法权体系,才能迎来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新时代。中国数千年历史是

鲍世超 :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 | 司法保障下的企业实践和价值创造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山东企业商会副会长、心海集团董事长鲍世超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 | 司法保障下的企业实践和价值创造》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我们正身处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国家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辽宁法院推进行政审判改革 年均受理行政案件2.74万件

2021年以来,辽宁法院系统年均受理各类行政案件2.74万件。通过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在监督支持依法行政、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推进法治辽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辽宁高院多年来主动会同省政府办公厅建立政府决策合法性评估协调机制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征文启事

近年来,中央把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务院及相关国家机关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纷纷成立了“营商环境局”,

常年征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经典案例”启事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常年征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经典案例”。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

研讨、关注典型个案公示 -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针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遭遇的重大典型案例,和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代理服务的重大疑难案例,大讲堂活动充分发挥专

公益志愿者招募启事 -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

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法治犹如一座灯塔,为各类市场主体指引方向,确保其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中稳健前行。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

浙军问鼎!全国公平竞争审查决赛浙江双第一斩获团体桂冠

浙江省代表队以初赛、决赛双项第一的绝对优势,从全国8个省市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勇夺团体一等奖,彰显了浙江在公平竞争审查领域的硬核实力。本次竞赛作为2025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的核心活动,采用线上初赛+现场决赛两阶段赛制。初赛阶段,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精心组织、全省联动,通过线上竞答以

株洲渌口区自然资源局:“三日一会”机制奏响营商环境优化强音

创新打造的“三日一会”工作机制(涵盖亲商助企日、民情接待日、项目攻坚日以及现场业务会),已然成为优化当地营商环境的关键着力点。这一机制凭借分类施策、精准服务的策略,实现了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从以往被动接访转变为主动服务,从内部流转决策升级为现场决断落实。同时,对所有事项开展持续回访与跟进,实施闭环跟踪管理,全力保障各项决议能够落地生效,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