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中国

国医大师如何评出? 两审三公示 全程监督保证公平

国医大师是怎样评出的

核心阅读

最近,“扮演”中医药专家的刘洪滨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召开大会,表彰第三届国医大师和首届全国名中医。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的评选,能否杜绝江湖郎中,实现正本清源?记者采访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问 为啥要评名中医

弥补国医大师名额不足,调动人才成长积极性

记者:为何本届评选新设立全国名中医这一称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国医大师是中医药行业的最高荣誉,每次评选只有30人。国家层面尚没有开展国医大师与省级名中医之间的国家级名中医评选。评选表彰部分全国名中医,既能弥补国医大师表彰名额有限的不足,充分调动中医药人才成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进一步打牢国医大师评选表彰工作基础,避免人才选拔断档等问题。100名全国名中医中,曾经是第一、二届国医大师候选人的有32人。最大程度上弥补了前两届国医大师评选因表彰名额有限而留下的遗憾,实现了“抢救性评审”的目的。

记者:评选为何把从业年限设为一个硬杠杠?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本届国医大师评选条件为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50年以上。本届国医大师评选,与第二届评选一致,保持了延续性。全国名中医从医年限确定为35年以上。

中医是重视经验传承的医学。一名好的中医,需要在临床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通过大量实证经验采集和总结共性规律,逐步探索建立辨证的个体化诊疗方法,从事临床工作50年以上的老专家无论从学术水平、临床经验等各方面都能满足成为大师的基本要求。从事临床工作35年以上的专家,在学术积累、精力、体能等方面正值鼎盛,是中医药学术继承创新的中坚力量,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能够满足成为名中医的基本要求。

本届评选共有推荐单位35个,有29个推荐单位产生了国医大师,人选共覆盖26个省(区、市),分布更为均衡。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产生了全国名中医。女性比例明显增加。本届国医大师中,男性25人,女性5人。全国名中医中,男性88人,女性12人。年龄结构保持稳定。本届国医大师年龄最大的96岁,最年轻的66岁,平均年龄82岁。全国名中医建议人选中,年龄最大的95岁,最年轻的59岁,平均年龄76岁。

问 能否避免暗箱操作

两次审查,三次公示,全程监督

记者:如何确保评选的公平、公正、公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一是推荐过程须经过必要的民主程序,集体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二是坚持“两审三公示”制度。“两审”是指预审和复审,预审是对省级推荐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复审是由评审专家对预审合格人员进行再次审核并提出表彰建议人选。“三公示”主要是在基层单位、省级推荐单位和国家层面分别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候选人的基本情况、主要事迹等。三是申报工作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进行。

在接受监督方面,一是全过程接受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成立了监督组,由纪检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对评选过程的监督。二是全面接受社会监督。设立专门的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并在中国中医公众号和我局政府网站及时公布候选人信息,接受群众举报。三是评审投票过程全程接受监督。

记者:评审专家是如何产生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评审专家遴选推荐范围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本地区中医药管理部门、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中医药高等院校范围内推荐。国家卫生计生委在机关和直属单位范围内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范围内推荐。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中药协会在会员范围内推荐,总计75名。推荐人选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应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行业内和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荐人选为管理人员的,应为省级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人,熟悉中医药行业情况,有较为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我们对评审专家严格管理和监督,按照科学、公正、公平的原则开展评审工作,评审专家认真履行职责,廉洁自律,评审过程公开透明,确保了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按照首届和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工作惯例,本届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审工作延续了专家无记名投票的做法。国家相关部委同志观摩了国医大师投票过程。

问 怎么杜绝江湖郎中

宣传名家大医,实现正本清源

记者:最近,“扮演”中医专家的刘洪滨引起广泛关注。本次评选,能否杜绝江湖郎中?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这些所谓的中医专家,既不具有中医师资格,也不在中医机构任职,却能让老百姓轻信,原因在于真正名家大医缺乏有效传播。为此,我们将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做好名中医的传承工作,正本清源,让更多的老百姓信中医、看中医、用中医,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60位国医大师建立了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补助专项建设经费共9000万元,全面深入整理、继承、推广国医大师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经验,形成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推广平台,培养大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推进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记者:如何发挥好评选的作用,实现正本清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首先是要把中医药继承好。只有把中医药传承好,才能守住根和魂。要传承大师、名中医的学术。围绕贯彻实施中医药法,建立健全师承教育制度,加快形成以人才培养和传承学术为核心,贯穿中医药人才成长全过程的师承教育体系。在师承教育中高度重视发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的主体作用,全面系统整理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确保中医药的学术精华薪火相继、代代相传。要传承大师、名中医承载的健康文化。各位大师、名中医是中医药健康文化的传承者和活学活用的典范。要深入挖掘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精髓,推动中华民族宝贵的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多用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方法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引导人民群众会养生、能养生、养好生,让人民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

把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愿景变成实景,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的榜样引领。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从最紧迫的问题改起,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改起,用中医药法破障闯关、解决难题,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普及中医药健康生活,优化中医药健康服务,完善中医药健康保障,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记者 王君平)


【责任编辑:孙晓曼】

辽宁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推出17条举措为企业送上营商环境“服务包”

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鞍山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近日,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实施《关于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方案》,推出了17条举措,为企业送上了营商环境“服务包”。 据介绍,此次实施的《关于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方案》重点围绕打造政务、监管、执法三个方面展开。

成都金堂县工商联举办“金融赋能·资产增效”沙龙:搭建沟通桥梁 激发民企新活力

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通讯员 张耀艺)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1月11日,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工商联(总商会)联合中国工商银行金堂支行举办“金融赋能·资产增效”企业家座谈沙龙。县人社局、县政管审批局、县总工会协办,共计50余名企业家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活动第一阶段,召开金堂县总商会妇女联合会选举大会

法理情融合: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创新路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国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强化市场基础制度与监管执法机制,提升纠纷解决效能,为营商环境优化构筑了法治根基。本文从现实意义、现状挑战及创新路径三维度,系统阐释以"法理情"理念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践逻辑。

徐家力: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研究、服务、建议良性循环

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要求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至更为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举办此次公益大讲堂与恳谈会,既是对中央部署的积极响应,更是对 “法治兴则经济兴,法治强则经济强” 规律的深刻践行。

黄凤荣:公益之路行则将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久久为功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能够有效遏制权力寻租、腐败滋生等不良现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

杜兆勇:营商环境的瓶颈与司法救济的出路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本权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杜兆勇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营商环境的瓶颈与司法救济的出路》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一、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瓶颈必须突破,商事主体的价值必须重构,建立高于民事主体之上的法权体系,才能迎来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新时代。中国数千年历史是

鲍世超 :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 | 司法保障下的企业实践和价值创造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山东企业商会副会长、心海集团董事长鲍世超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 | 司法保障下的企业实践和价值创造》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我们正身处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国家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辽宁法院推进行政审判改革 年均受理行政案件2.74万件

2021年以来,辽宁法院系统年均受理各类行政案件2.74万件。通过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在监督支持依法行政、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推进法治辽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辽宁高院多年来主动会同省政府办公厅建立政府决策合法性评估协调机制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征文启事

近年来,中央把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务院及相关国家机关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纷纷成立了“营商环境局”,

常年征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经典案例”启事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常年征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经典案例”。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

研讨、关注典型个案公示 -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针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遭遇的重大典型案例,和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代理服务的重大疑难案例,大讲堂活动充分发挥专

公益志愿者招募启事 -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

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法治犹如一座灯塔,为各类市场主体指引方向,确保其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中稳健前行。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

浙军问鼎!全国公平竞争审查决赛浙江双第一斩获团体桂冠

浙江省代表队以初赛、决赛双项第一的绝对优势,从全国8个省市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勇夺团体一等奖,彰显了浙江在公平竞争审查领域的硬核实力。本次竞赛作为2025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的核心活动,采用线上初赛+现场决赛两阶段赛制。初赛阶段,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精心组织、全省联动,通过线上竞答以

株洲渌口区自然资源局:“三日一会”机制奏响营商环境优化强音

创新打造的“三日一会”工作机制(涵盖亲商助企日、民情接待日、项目攻坚日以及现场业务会),已然成为优化当地营商环境的关键着力点。这一机制凭借分类施策、精准服务的策略,实现了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从以往被动接访转变为主动服务,从内部流转决策升级为现场决断落实。同时,对所有事项开展持续回访与跟进,实施闭环跟踪管理,全力保障各项决议能够落地生效,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