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月18日海口讯】今天上午,海南省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海南“十三五”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系列之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孔令辉、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颜人才、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万馨、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孝京、水务厅副厅长冯云飞、省林业局总工程师周亚东等领导出席并介绍相关情况。

海南“十三五”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系列之第八场新闻发布会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孔令辉表示,“十三五”期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等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并呈现诸多亮点: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孔令辉
一、稳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全省率先开展多个前沿领域的立法实践;率先取消2/3市县GDP考核,绿色发展导向牢固树立;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制度集成创新,形成一批制度成果,9项改革举措入选国家推广清单,系统谋划实施“禁塑”、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新能源汽车推广、装配式建筑应用等标志性工程,引领带动绿色投资和消费。
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更加优化。“多规合一”改革全国领先,全省一心、一环、三江、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稳固确立,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成型。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更加绿色低碳。(初步统计)2020年清洁能源装机占全省装机比重67%,较2015年提升约23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占比37%,较2015年提升约11个百分点
二、系统有序推进实施“禁塑”工作
2020年颁布了国内第一部禁塑地方法规《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发布了第一批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发布了国内第一个禁塑地方标准《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通用技术要求》及配套检测方法标准,为生产、监管、流通、使用各相关方提供了标准依据。
搭建了禁塑工作管理平台,通过监管二维码实现了禁塑替代品生产领域企业产品认证、流通领域执法部门监管和使用领域人民群众监督的全流程可追溯闭环管理。积极引导本地企业升级转型,省内形成4.5万吨/年的替代品产能。2020年12月1日禁塑实施以来,已有84家企业获得了禁塑替代品监管码,替代品销售量逾两千吨。
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
环境空气质量方面,各项指标显著改善,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与十二五末(2015年)比较,各项污染物均有显著下降, 2020年,PM10、PM2.5均值分别为25和13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了28.6%和35%;臭氧第90百分位数为105微克/立方米,下降11.0%;NO2和CO在极低浓度水平下进一步下降,分别下降了22.2%和27.3%;优良天数比例为99.5%,较“十二五”上升1.6个百分点,是新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以来最高水平;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PM10、PM2.5、SO2、NO2、CO五项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臭氧接近一级标准,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全省PM2.5年均浓度为13微克/立方米,是PM2.5达到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首次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十二五期间,74个重点城市排名,海口市排名第一。排名现在已经拓展到168个重点城市,今年海口市依然排名第一,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水环境质量方面,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100%,省控地表水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从2016年的96.4%提升至100%,城镇内河湖水质改善明显,水质达标率从2016年的42.2%提升至91.3%。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党中央赋予海南省建设生态环境质量世界一流自由贸易港战略新定位、新使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将着重对标2035年“两个领先”目标(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统筹考虑未来生态环境保护进程,制定好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路线图。同时,着力补齐短板,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好生态环境服务保障工作,把优良生态环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要前提,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自由贸易港建设。(张晓敏)
(更多详情,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经联播”、“中经评论”、“走进自贸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