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中国

海南交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单”

【中经联播1月18日海口讯】今天上午,海南省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海南“十三五”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系列之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孔令辉、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颜人才、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万馨、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孝京、水务厅副厅长冯云飞、省林业局总工程师周亚东等领导出席并介绍相关情况。

1.png

海南“十三五”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系列之第八场新闻发布会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孔令辉表示,“十三五”期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等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并呈现诸多亮点:

2.png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孔令辉

一、稳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全省率先开展多个前沿领域的立法实践;率先取消2/3市县GDP考核,绿色发展导向牢固树立;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制度集成创新,形成一批制度成果,9项改革举措入选国家推广清单,系统谋划实施“禁塑”、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新能源汽车推广、装配式建筑应用等标志性工程,引领带动绿色投资和消费。

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更加优化。“多规合一”改革全国领先,全省一心、一环、三江、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稳固确立,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成型。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更加绿色低碳。(初步统计)2020年清洁能源装机占全省装机比重67%,较2015年提升约23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占比37%,较2015年提升约11个百分点 

二、系统有序推进实施“禁塑”工作

2020年颁布了国内第一部禁塑地方法规《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发布了第一批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发布了国内第一个禁塑地方标准《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通用技术要求》及配套检测方法标准,为生产、监管、流通、使用各相关方提供了标准依据。

搭建了禁塑工作管理平台,通过监管二维码实现了禁塑替代品生产领域企业产品认证、流通领域执法部门监管和使用领域人民群众监督的全流程可追溯闭环管理。积极引导本地企业升级转型,省内形成4.5万吨/年的替代品产能。2020年12月1日禁塑实施以来,已有84家企业获得了禁塑替代品监管码,替代品销售量逾两千吨。

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

环境空气质量方面,各项指标显著改善,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与十二五末(2015年)比较,各项污染物均有显著下降, 2020年,PM10、PM2.5均值分别为25和13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了28.6%和35%;臭氧第90百分位数为105微克/立方米,下降11.0%;NO2和CO在极低浓度水平下进一步下降,分别下降了22.2%和27.3%;优良天数比例为99.5%,较“十二五”上升1.6个百分点,是新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以来最高水平;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PM10、PM2.5、SO2、NO2、CO五项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臭氧接近一级标准,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全省PM2.5年均浓度为13微克/立方米,是PM2.5达到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首次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十二五期间,74个重点城市排名,海口市排名第一。排名现在已经拓展到168个重点城市,今年海口市依然排名第一,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水环境质量方面,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100%,省控地表水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从2016年的96.4%提升至100%,城镇内河湖水质改善明显,水质达标率从2016年的42.2%提升至91.3%。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党中央赋予海南省建设生态环境质量世界一流自由贸易港战略新定位、新使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将着重对标2035年“两个领先”目标(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统筹考虑未来生态环境保护进程,制定好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路线图。同时,着力补齐短板,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好生态环境服务保障工作,把优良生态环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要前提,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自由贸易港建设。(张晓敏)

(更多详情,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经联播”、“中经评论”、“走进自贸港”)

1.jpg 

【责任编辑:覃新强】

辽宁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推出17条举措为企业送上营商环境“服务包”

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鞍山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近日,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实施《关于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方案》,推出了17条举措,为企业送上了营商环境“服务包”。 据介绍,此次实施的《关于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方案》重点围绕打造政务、监管、执法三个方面展开。

成都金堂县工商联举办“金融赋能·资产增效”沙龙:搭建沟通桥梁 激发民企新活力

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通讯员 张耀艺)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1月11日,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工商联(总商会)联合中国工商银行金堂支行举办“金融赋能·资产增效”企业家座谈沙龙。县人社局、县政管审批局、县总工会协办,共计50余名企业家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活动第一阶段,召开金堂县总商会妇女联合会选举大会

法理情融合: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创新路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国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强化市场基础制度与监管执法机制,提升纠纷解决效能,为营商环境优化构筑了法治根基。本文从现实意义、现状挑战及创新路径三维度,系统阐释以"法理情"理念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践逻辑。

徐家力: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研究、服务、建议良性循环

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要求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至更为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举办此次公益大讲堂与恳谈会,既是对中央部署的积极响应,更是对 “法治兴则经济兴,法治强则经济强” 规律的深刻践行。

黄凤荣:公益之路行则将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久久为功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能够有效遏制权力寻租、腐败滋生等不良现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

杜兆勇:营商环境的瓶颈与司法救济的出路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本权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杜兆勇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营商环境的瓶颈与司法救济的出路》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一、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瓶颈必须突破,商事主体的价值必须重构,建立高于民事主体之上的法权体系,才能迎来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新时代。中国数千年历史是

鲍世超 :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 | 司法保障下的企业实践和价值创造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山东企业商会副会长、心海集团董事长鲍世超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 | 司法保障下的企业实践和价值创造》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我们正身处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国家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辽宁法院推进行政审判改革 年均受理行政案件2.74万件

2021年以来,辽宁法院系统年均受理各类行政案件2.74万件。通过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在监督支持依法行政、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推进法治辽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辽宁高院多年来主动会同省政府办公厅建立政府决策合法性评估协调机制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征文启事

近年来,中央把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务院及相关国家机关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纷纷成立了“营商环境局”,

常年征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经典案例”启事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常年征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经典案例”。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

研讨、关注典型个案公示 -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针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遭遇的重大典型案例,和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代理服务的重大疑难案例,大讲堂活动充分发挥专

公益志愿者招募启事 -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

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法治犹如一座灯塔,为各类市场主体指引方向,确保其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中稳健前行。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

浙军问鼎!全国公平竞争审查决赛浙江双第一斩获团体桂冠

浙江省代表队以初赛、决赛双项第一的绝对优势,从全国8个省市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勇夺团体一等奖,彰显了浙江在公平竞争审查领域的硬核实力。本次竞赛作为2025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的核心活动,采用线上初赛+现场决赛两阶段赛制。初赛阶段,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精心组织、全省联动,通过线上竞答以

株洲渌口区自然资源局:“三日一会”机制奏响营商环境优化强音

创新打造的“三日一会”工作机制(涵盖亲商助企日、民情接待日、项目攻坚日以及现场业务会),已然成为优化当地营商环境的关键着力点。这一机制凭借分类施策、精准服务的策略,实现了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从以往被动接访转变为主动服务,从内部流转决策升级为现场决断落实。同时,对所有事项开展持续回访与跟进,实施闭环跟踪管理,全力保障各项决议能够落地生效,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