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月24日海口讯】近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海南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来自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省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围绕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共同为推进海南改革发展和建设自由贸易港建言献策。
海南省是全国著名侨乡,大约有390万华侨华人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史料记载,海南自唐代以来就有下南洋的历史,一些华侨华人也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向家乡输送南洋的文化,日益形成独具海南特色的侨乡文化。但是这些侨乡文化除了具有代表性的海口骑楼老街、蔡家宅等具有国家级的文保单位外,其他的一些文化遗址和遗存,很少得到保护和利用。这就需要“解放思想、敢闯敢干、大胆创新”,通过活化侨乡文化,助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政协委员、海南外国语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黄培怡从活化侨乡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怎么做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海南政协委员、海南外国语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黄培怡
一、活化侨乡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活化侨乡文化是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的关键。侨乡文化是华侨华人,尤其是老一代华侨留下的一笔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在华侨华人中不断传承,一批琼籍华裔新生代就是希望到家乡寻找这种精神慰藉。活化侨乡文化就是用这种精神把家乡与华裔新生代更好联系在一起,助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第二活化侨乡文化是推动侨乡建设的主要举措。侨乡文化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把这种特色的地方文化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活化,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一方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吸引侨商来投资建设,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意见建议
第一搜集整理展现侨乡文化不同形态。侨乡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尤其是近百年来琼籍华侨华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一系列文献资料,如刊物、侨批、会议资料等。二是遗址遗存。主要包括建筑遗址,如民居、华侨学校、华侨农场、纪念碑等。三是故事。华侨华人留下一些感人的故事,如“琼侨回乡服务团”的故事、支援解放海南岛的故事等。对于这些侨乡文化的不同展现形态,尽可能搜集整理。
第二通过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方式活化侨乡文化。活化侨乡文化要根据各地情况不同,一是保护。保护就是通过政府手段把一些遗址遗存尽可能纳入到文保单位,采取动态监测方式,利用当前科技尽可能保存原来的样子。二是开发。要把俏销文化起来就要把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按照“一处一品”或者“一处多品”的原则,做成一系列品牌的侨乡文化研学旅精辟路线。同时,开发一些国际性的文化旅游线路,把一些琼籍华裔新生代通过“寻根”的方式到家乡去,寻找父辈们的文化记忆。(闫晓亮)
(更多详情,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经联播”“中经评论”“走进自贸港”“天下江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