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月24日海口讯】近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海南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来自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省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围绕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共同为推进海南改革发展和建设自由贸易港建言献策。

海南政协委员曹兵
随着儋州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突飞猛进,西环高速铁路和洋浦—儋州—万宁高速公路也建设完工开通,洋浦—白马井跨海大桥及大桥到西线高速公路白马井出口的南连接线建设推进。儋州的区域位置日益凸显,旅游业作为儋州“十三五”期间的支柱产业之一,要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须解决安全快捷进入旅游景区的交通问题,而旅游公路的建设正是解决旅游景区交通问题的关键。因此,加大支持儋州旅游公路建设力度势在必行。自2016年3月全域旅游示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儋州市紧紧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点线面”结合全方位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随着海花岛旅游综合体的试营业开放,莲花山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石花水洞地质公园也加大力度创建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升级等等,旅游产品不断完善。以“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海花岛旅游综合体成功地吸引了许多省内外游客前往参观,成了热门旅游目的地。但受限于交通条件,许多游客参观完海花岛之后大多选择昌江、海口两条自驾游线,未能真正将游客留在儋州,不能很好服务未来儋州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和旅游交通圈闭合。海南省农村公路交通扶贫六大工程儋州市旅游资源路工程白马井互通至八一公路起点位于环岛高速白马井互通附近,终点在八一农场石花水洞,属于海南省交通基础设施扶贫攻坚战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之一,也是连接着西部滨海新区的一条重要干线道路。路线设计全长28.299公里,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道路为三级公路,项目总投资2.9028亿元。自洋浦大桥建成通车后,从千年古盐田至石花水洞可从白马井互通沿S315白洋线至西培,沿G225国道至八一,共59公里,白马井至八一总场公路建成后可缩短28公里。工程初步设计招标已于2017年9月25日完成了评标工作,计划于2019年建设完工开通。因规划中修建公路涉及到300多亩的基本农田,致使公路迟迟未能如期开工。为了进一步推进儋州生态旅游产业,实现滨海旅游一体化发展,建议省政府加大对儋州旅游资源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高起点策划规划景观。充分利用区域地形、地貌、地质特色和沿线原生植物打造公路景观,高起点定位旅游公路,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将公路红线外的沿线景观统一规划,统筹实施,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季节种植不同植物,形成具有明显季节特色的自然色彩景观。
二是高品位规划布局业态。突出文化体验、观光休闲、户外运动、健康养生,通过旅游公路将区域内的不同业态整合,形成旅游产业链,在不同区间设置不同的旅游、商业业态,差异化设置区域发展特色,形成区域布局合理、发展需求各异的产业集群。
三是生态环保贯穿于规划建设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第一位,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切实做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最大程度的恢复、最小程度的破坏”。决不搞大挖大建、野蛮施工、破坏施工。据了解,目前儋州市公路与儋州资规局在就该公里占用基本农田调规事宜对接,望相关领导重视并积极推进。因此,为了更好挖掘和打造儋州市旅游交通便捷,加快开发建设和包装旅游景区景点,整合儋州境内旅游交通资源特色形成直接连接,使旅游线路的安排更趋于合理性和特色性,发展自驾游、乡村游,让广大游客体验儋州的旅游风情和人文特色,形成旅游产业发展龙头,尽快将此道路动工开通。为更好做好全域旅游事业、国际旅游岛和自贸港(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