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月24日海口讯】近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海南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来自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省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围绕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共同为推进海南改革发展和建设自由贸易港建言献策。

海南政协委员陈青
作为全球唯一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肩负着党中央赋予的改革开放新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同时也面临经济基础薄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海南“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集中力量打造若干千亿级和一批百亿级园区,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持续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国中上等水平,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全国作出示范。
农业产业带即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是指在区域性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下,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农产品品种和基础优势,以产业化为基础,以农业组织新模式为纽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有特色、有规模,产业协调、持续发展的农产品优势区域。海南是一个传统农业省,农业产业的发展对海南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县域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指南针,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助推乡村振兴、有效支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因此,就着力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精品产业带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海南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强化县域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带布局合理性。
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规划和海南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为指导,由省主管部门联合省市县相关部门,统筹组织邀请国内外各领域知名专家、企业家及各市县主管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本地知名企业法人和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面对面会议研讨和实地考察,分工协作,及时编制海南各市、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全省一盘棋合理布局县域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带,强化规划的顶层设计、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注重规划实施的实际成效。
二、强化全产业衔接配套,以项目为纽带助推县域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带建设。
根据产业带规划,以产业带建设项目为纽带,以科研院所知名专家或知名企业家为项目主持监督人,以知名企业家为项目执行监管负责人,以本土农业合作组织为项目具体实施负责人,加强全产业人、财、物等衔接配套,加大对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带优势龙头企业的重组整合,形成一批竞争力更强,带动力更大的龙头企业集团。立足优势和特色,在抓好产业带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密切相关的深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
三、组建股份制联合体,切实加强产业带建设运行管理实际成效。
要面子、 捞票子必然导致产业带发展成效有虚, 家底不实,发展后劲丧失,责任流于形式。采用自愿结合、入股联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制联合体已在生产要素重新聚合提高效率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商品经济和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种显示出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将技术、产品和资金折合成股联合经营,组建产业带股份制联合体,可以切实强化产业带建设考核责任主体,加大产业带建设成效考核力度,建立良好的产业带发展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有效推进县域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带健康持续发展。(张晓敏)
(更多详情,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经联播”“中经评论”“走进自贸港”“天下江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