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月24日海口讯】近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海南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来自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省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围绕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共同为推进海南改革发展和建设自由贸易港建言献策。

海南政协委员顾申红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重点,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突破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特征和功能决定了政府是支持其发展的主体,应当充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中的规划者、筹资者和监管者,通过制定政策、科学规划,来组织和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发展。目前海南正在进行自贸港建设,优化营商化境,要提升居民医疗健康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基层医疗和基础公卫要做好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和直接参与管理。
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的体制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政策体系不完善,执行力度有差距。在政策体系方面,依然存在不完善。例如没有符合实际情况的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办法,缺少上级医疗机构如何帮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体制度等。在政策执行方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首诊负责制和双向转诊制度,但是海南目前的一些状况还有待改进,一方面是由于病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认知和信任;另一方面是由于政策落实不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落实不到位,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疗服务资源不平衡。
2、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不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具有公益性和基础性。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和办公设备购买和维护、医护人员的工资和培训费用、强大的信息系统的支持都需要政府专项补贴,政府投入力度不够是制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
3、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扶持力度不够由于受到海南地域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普遍存在工资低、条件差的现象,政府的职能部门在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有效的措施,同时缺乏先进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即便是有优秀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来到基层,也不能长期留下发挥应有的作用。
4、引导和宣传力度不够由于绩效收入不高,社会认可度不足,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积极主动服务的积极性不够。政府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优势特点、服务内容上宣传不到位,对群众的就医方向和就医习惯缺乏正确的引导,造成群众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认知仍然存在诸多盲点。
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立化对策及建议
1、健全政策体系和制度建设。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使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保险全部联网。完善筹资补偿机制,根据地方实际争取更多的财政补助。完善人才建设制度,制定相应的卫生服务人员的准入、培养、激励、考核等相关制度。完善引导居民就医的制度,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居民首诊的第一医疗机构。建立统筹协调机制,要整合政府各部门的力量,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公有制。
2、完善监管职能。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严格划定政府各行政职能部门的职责。政府发动媒体,诸如报纸、网络、电视等,加强相关信息的公开力度,引导媒体和群众一同监督。创新监管方式。例如政府可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系统,对外开放,定期总结。
3、提供财政支持。现阶段,政府应把投入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上,这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得以发展的基本保证。加强机构内部财务管理。对政府补助资金的管理,要严格把握补助资金的用途,要确保专款专用,同时对内部财务情况的监管。
4、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人才支撑策略和培养机制;定期组织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人员的专门培训和继续教育;注重培养高等医学院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等学科的人才,开设专门培训课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全科医生和护士。大力支持和鼓励医学院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业。
5、加大宣传力度,増加居民的认同感。政府要让居民了解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各项惠民政策,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服务机构,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宣传载体,多种方式全面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优势,增加居民的认同感。
要改善我国医疗现状,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健康权益,提供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就必须建立高质量和高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就需要政府全面发挥组织领导、财政支持、培养人才、监督管理的职能,这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中,需不断推进公有制,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组织、服务于公民。(张晓敏)
(更多详情,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经联播”“中经评论”“走进自贸港”“天下江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