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中国

海南师范大学积极探索教育国际合作 中俄合作办学项目初见成效

中经联播7月9日海口讯(闫晓亮 通讯员谢文凡 刘茜)在海南师范大学有这么一群毕业生,他们因就读中俄合作办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站上了人生的新起点,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2017级中俄编导班的团支书李朔,目前已成功申请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影电视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虽然处于毕业与开学的空档期,但他没有让自己闲着,除了每天学习巩固俄语,还在校外兼职做英文戏剧的专业老师,把日常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谈及未来,他充满期待:“要保持学习进步的状态,为去俄罗斯读研做好充分的准备。”

俄方语言老师给学生授课.jpg

俄方语言老师给学生授课

在海南师范大学中俄编导毕业班,李朔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该班46名学生中,已有19人初步完成了申请去俄方学校读研深造的工作。除此之外,还有两名学生申请到澳洲、英国名校攻读硕士学位,另有一名学生已经被推免到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读研。中俄合作办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成为该校60个专业中升学率最高的专业之一。其余打算就业的毕业生也大多在影视传媒领域找到了心仪的岗位。截至今年6月初,该班的就业率达67.39%,在全校排在前列。

俄方语言老师给学生授课2.jpg

俄方语言老师给学生授课

探索合作办学 引进俄方教育资源

俄语学习是中俄合作办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为了打好专业学习的语言基础,办学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在该项目学生大学一年级时就安排了大量的俄语课程,师资全部是到俄罗斯留学后回国的老师,甚至是直接引进的俄罗斯老师。

同时,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还加大俄语在该专业学生日常学习中的实际运用,引导学生加强口语训练,创造俄语的学习交流环境。俄方来琼教学的阿烈克桑德拉、帕维尔等老师也带来了俄方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班授课、个性化教学,在面对面和学生交流沟通中帮助他们提高使用俄语表达的准确性。

海师中俄班学生在潭门渔港进行纪录片创作.jpg

海师中俄班学生在潭门渔港进行纪录片创作

为了突破语言关,同学们充分利用早晚自习、课余时间、与外教沟通的机会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今年毕业的海南师范大学中俄编导专业学生陆冰钊说:“刚开始跟俄语老师沟通压力很大,通过努力学习,现在能顺畅交流,成就感满满的。”

跨过了语言的门槛,同学们又在专业学习上下功夫。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专业训练条件,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建有1000平方米的现代媒体实验中心、全媒体交互式演播中心。这些教学训练场所的设备条件均为全省一流,有专业高清摄录设备、高清单反照相机、航拍设备、VR设备、高清非编工作站、达芬奇调色工作站等。

在教学模式上,俄方老师通过课程作业等方式鼓励学生多实践、多动手,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如在学生因生活阅历不足而写不出剧本时,老师会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不断思考、实践,专业能力提升很快。得益于学院引入的国外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学生们经过大学4年的学习,拥有了开阔的国际视野,个人潜质得到充分挖掘。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提高毕业生竞争力

合作办学项目实施4年来,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充分利用俄方优质的教学资源,建立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办学新路。

该学院定期与俄方沟通协商深化办学合作的具体内容,包括双方的教学材料、教学课程的优化及俄方老师工作签证的办理等;开设了大量的优质专业课和大师讲座,拓展了学生们在专业学习方面的空间。丰富的师资、完善的设备,以及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培养方案都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需要。中俄教师还联合开设工作坊,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实操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海师中俄班学生在博鳌国际医疗先行实验区进行专业采访报道.jpg

海师中俄班学生在博鳌国际医疗先行实验区进行专业采访报道

中俄合作办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他们考取的俄语等级资格,可为毕业后申请留学创造条件。另外,在提交留学申请方面,该学院老师会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如果他们选择求职,会在毕业时获得中俄两校的毕业证书,这是他们4年学习国内外专业知识的证明。“通过4年的学习,我掌握了一定的专业能力,这对就业和继续深造都很有帮助。”陆冰钊说。

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负责人介绍,海南有旖旎的热带风光、怡人的气候,是天然的摄影棚。在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海南影视产业发展迎来了春天,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上升。同时,海南大力打造国际教育创新岛,推进教育对外开放,该校抓住机会、趁势而上,果断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影电视大学签约合作办学项目。在省教育厅关心支持下,在学校各职能部门配合帮助下,中俄合作办学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更多详情,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经联播”“走进自贸港”)


【责任编辑:欧阳雪】

辽宁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推出17条举措为企业送上营商环境“服务包”

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鞍山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近日,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实施《关于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方案》,推出了17条举措,为企业送上了营商环境“服务包”。 据介绍,此次实施的《关于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方案》重点围绕打造政务、监管、执法三个方面展开。

成都金堂县工商联举办“金融赋能·资产增效”沙龙:搭建沟通桥梁 激发民企新活力

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通讯员 张耀艺)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1月11日,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工商联(总商会)联合中国工商银行金堂支行举办“金融赋能·资产增效”企业家座谈沙龙。县人社局、县政管审批局、县总工会协办,共计50余名企业家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活动第一阶段,召开金堂县总商会妇女联合会选举大会

法理情融合: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创新路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国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强化市场基础制度与监管执法机制,提升纠纷解决效能,为营商环境优化构筑了法治根基。本文从现实意义、现状挑战及创新路径三维度,系统阐释以"法理情"理念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践逻辑。

徐家力: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研究、服务、建议良性循环

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要求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至更为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举办此次公益大讲堂与恳谈会,既是对中央部署的积极响应,更是对 “法治兴则经济兴,法治强则经济强” 规律的深刻践行。

黄凤荣:公益之路行则将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久久为功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能够有效遏制权力寻租、腐败滋生等不良现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

杜兆勇:营商环境的瓶颈与司法救济的出路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本权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杜兆勇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营商环境的瓶颈与司法救济的出路》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一、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瓶颈必须突破,商事主体的价值必须重构,建立高于民事主体之上的法权体系,才能迎来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新时代。中国数千年历史是

鲍世超 :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 | 司法保障下的企业实践和价值创造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山东企业商会副会长、心海集团董事长鲍世超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 | 司法保障下的企业实践和价值创造》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我们正身处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国家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辽宁法院推进行政审判改革 年均受理行政案件2.74万件

2021年以来,辽宁法院系统年均受理各类行政案件2.74万件。通过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在监督支持依法行政、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推进法治辽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辽宁高院多年来主动会同省政府办公厅建立政府决策合法性评估协调机制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征文启事

近年来,中央把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务院及相关国家机关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纷纷成立了“营商环境局”,

常年征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经典案例”启事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常年征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经典案例”。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

研讨、关注典型个案公示 -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针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遭遇的重大典型案例,和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代理服务的重大疑难案例,大讲堂活动充分发挥专

公益志愿者招募启事 -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

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法治犹如一座灯塔,为各类市场主体指引方向,确保其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中稳健前行。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

浙军问鼎!全国公平竞争审查决赛浙江双第一斩获团体桂冠

浙江省代表队以初赛、决赛双项第一的绝对优势,从全国8个省市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勇夺团体一等奖,彰显了浙江在公平竞争审查领域的硬核实力。本次竞赛作为2025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的核心活动,采用线上初赛+现场决赛两阶段赛制。初赛阶段,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精心组织、全省联动,通过线上竞答以

株洲渌口区自然资源局:“三日一会”机制奏响营商环境优化强音

创新打造的“三日一会”工作机制(涵盖亲商助企日、民情接待日、项目攻坚日以及现场业务会),已然成为优化当地营商环境的关键着力点。这一机制凭借分类施策、精准服务的策略,实现了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从以往被动接访转变为主动服务,从内部流转决策升级为现场决断落实。同时,对所有事项开展持续回访与跟进,实施闭环跟踪管理,全力保障各项决议能够落地生效,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