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中国

海南师范大学学子连续7年到青海支教 关爱留守儿童

中经联播9月2日青海科巴讯(闫晓亮 通讯员 李震邦 胡哲浩 陈萌)8月30日,海南师范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协会实践团赴青海科巴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筑梦科巴学子”志愿服务圆满结束。本次支教自7月30日开始,为期一个月,是对科巴定点帮扶的第七年,为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金源乡下科巴村一年级至高三110名学生进行补习。

2015年寒假开始至今,海师先后有300多位志愿者参加青海支教,共计支教时长300天左右,累计提供义务辅导学时60000多小时,教授藏族中小学生总量达到8000人次以上。在志愿团队的持续帮扶下,自2015年之前已经连续6年没有人考上过大学的科巴村,从2018年开始有了考上大学的学生。四年多来,累计有近40名科巴学子走出大山考上大学。

1志愿者团队抵达青海科巴村,村民们为志愿者送上哈达表示祝福。.jpg

再临青海,科巴乡韵陌生又熟悉

同样的路程,今年却有了不同的景色。面对连绵的高山,志愿者团队今年走上了新修的盘山路。来到熟悉的科巴村,不变的是一样的乡村小巷,变化的是村民们对于志愿者们的态度。七年的时间,村民们开始理解志愿者团队的亲情、热情和激情,夹道相迎。

来到支教的大本营,处处能够体现出志愿者的支教获得了乡民们的支持和赞助。原来露天的教学平台已经修建了屋顶;简陋的教学场地放置了数件教学用具;村民自发前来帮忙安顿好志愿者的住宿环境和教学环境。开学报到那天,不需要呼吁和邀请,已经有百余名学生排队等候在此。录入学生档案的过程当中,发现许多陌生的面孔,都是慕名而来。进行入学摸底考试的时候,每个班级的平均分数线较前些年有了很多提高,学生的基础学习素质和素养有了很大提高。最重要的是学习态度有很大改观,能够将精力用到上课中来。此次再来科巴,熟悉而又陌生。志愿者团队不仅仅是改变科巴的教育先行者,更是深得科巴民心的教育奉献者。

2志愿者老师在上课,同学们在认真听讲 胡凯微 摄.jpg

寓教于乐,课堂教学生动又活泼

经过紧张忙碌的筹备,志愿者们为学生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课程。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必学课程之外,志愿者们还额外准备了健康课、魔方课等兴趣课。实际上,不少志愿者每周所承担的课程已超过三十节,但志愿者们仍然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准备新的课程。

志愿者们认为,不应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还应该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上课过程中,志愿者们的教学设备较为简陋,只有一块小小的黑板和几根粉笔,但他们仍然以百倍的激情,用心为学生们带去知识和欢乐。在志愿者们积极情绪的感染之下,学生们在课堂之上也十分踊跃。每一间教室时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志愿者们和学生们一同在快乐中学习新知识。

每当下课时,不少学生总是意犹未尽,纷纷询问志愿者们什么时候再来上课。这是学生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对志愿者们的教学做出了肯定。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课堂实践,志愿者们不断地调整教学节奏,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法等,互相交流如何让知识更简单易懂,让课堂更加富有吸引力。

4总结会上,志愿者带领学生表演歌舞.jpg

欢声笑语,课余活动丰富又精彩

志愿者们了解到,科巴的孩子们大多数都在村里或乡里上学,所接受的文娱教育十分有限,精神层面相对匮乏。因此,支教团队特安排每天早上第二节课下课延长休息时间,并以此作为孩子们的大课间,所有年级的学生在庭院里集合,在老师的带领下跳操,跳操的内容分别为充满青春气息的《向快乐出发》和《少年》。

在第一周里,孩子们还因为对老师的不熟悉而感到害羞,跳舞时比较拘谨。在第二周,孩子们就已经积极的参与到了舞蹈中,随着舞曲一起跳动。孩子们敏捷的身躯和灵活的舞步,时刻彰显着青春与活力的气息。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志愿者们还会在课下与孩子们一起交流玩耍,志愿者与孩子们的关系也愈发亲密温暖。孩子们在课下会主动地拉起志愿者的手,让志愿者陪他们一起玩。志愿者也会耐心地陪孩子们嬉戏,教孩子们一些新游戏。志愿者在课余对孩子们的关心与爱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孩子们主动与志愿者分享自己的零食,把志愿者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在爱与快乐中健康成长。

5支教合影.jpg

心心相连,志愿精神永不落幕

一月支教时光转瞬即逝。为给青海科巴支教之行画上圆满的句号,海南师范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协会青海科巴支教团于8月28日面向全体村民,以授课、演讲、歌舞等形式举办了总结会。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志愿者们在孩子们的带领下,向表演场地走去。一路上,不断有孩子们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孩子们穿着藏服、小步跑着,挽着志愿者的手臂,偷偷塞给志愿者们亲手制作的信封,里面藏着他们对于志愿者满满的祝福与爱意。

当天太阳很大,天气炎热,但是露天的主席台和家长坐席上却坐满了观众。七年的坚守,孩子们在支教团队的教导下获得成长,田永清老师和他的支教团队已经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认可和信赖。

总结会上,田永清老师为村民们准备了“特殊的课堂”,向村民讲解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责任。随后,志愿者带领学生进行了歌舞表演;所有志愿者集体表演了藏舞《扎西德勒》。志愿者们手执哈达,在舞台中央跳起激情澎湃的藏舞,为科巴村民献上最美好的祝愿。“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伴随着《送别》这首动人的歌曲,志愿者和学生不禁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孩子们与志愿者们拥抱在一起,共同铭记这最后的美好时光。

相见时难别亦难。从北纬19到北纬38度,从120米到2300米海拔,从36摄氏度到10摄氏度,从低云艳阳到云高风轻……启程之时,无论多艰苦,多困难,都阻挡不住志愿者们筑梦科巴的心愿;临别之时,无论离开多久远,都阻挡不住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心心相连。下一个夏天,志愿者们将再次踏上这片故土,继写新的篇章!

(更多详情,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经联播”“中经广角”“走进自贸港”“海口市苏中联合会”)

【责任编辑:欧阳雪】

辽宁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推出17条举措为企业送上营商环境“服务包”

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鞍山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近日,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实施《关于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方案》,推出了17条举措,为企业送上了营商环境“服务包”。 据介绍,此次实施的《关于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方案》重点围绕打造政务、监管、执法三个方面展开。

成都金堂县工商联举办“金融赋能·资产增效”沙龙:搭建沟通桥梁 激发民企新活力

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通讯员 张耀艺)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1月11日,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工商联(总商会)联合中国工商银行金堂支行举办“金融赋能·资产增效”企业家座谈沙龙。县人社局、县政管审批局、县总工会协办,共计50余名企业家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活动第一阶段,召开金堂县总商会妇女联合会选举大会

法理情融合: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创新路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国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强化市场基础制度与监管执法机制,提升纠纷解决效能,为营商环境优化构筑了法治根基。本文从现实意义、现状挑战及创新路径三维度,系统阐释以"法理情"理念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践逻辑。

徐家力: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研究、服务、建议良性循环

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要求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至更为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举办此次公益大讲堂与恳谈会,既是对中央部署的积极响应,更是对 “法治兴则经济兴,法治强则经济强” 规律的深刻践行。

黄凤荣:公益之路行则将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久久为功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能够有效遏制权力寻租、腐败滋生等不良现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

杜兆勇:营商环境的瓶颈与司法救济的出路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本权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杜兆勇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营商环境的瓶颈与司法救济的出路》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一、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瓶颈必须突破,商事主体的价值必须重构,建立高于民事主体之上的法权体系,才能迎来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新时代。中国数千年历史是

鲍世超 :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 | 司法保障下的企业实践和价值创造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山东企业商会副会长、心海集团董事长鲍世超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 | 司法保障下的企业实践和价值创造》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我们正身处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国家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辽宁法院推进行政审判改革 年均受理行政案件2.74万件

2021年以来,辽宁法院系统年均受理各类行政案件2.74万件。通过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在监督支持依法行政、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推进法治辽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辽宁高院多年来主动会同省政府办公厅建立政府决策合法性评估协调机制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征文启事

近年来,中央把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务院及相关国家机关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纷纷成立了“营商环境局”,

常年征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经典案例”启事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常年征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经典案例”。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

研讨、关注典型个案公示 -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针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遭遇的重大典型案例,和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代理服务的重大疑难案例,大讲堂活动充分发挥专

公益志愿者招募启事 -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

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法治犹如一座灯塔,为各类市场主体指引方向,确保其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中稳健前行。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

浙军问鼎!全国公平竞争审查决赛浙江双第一斩获团体桂冠

浙江省代表队以初赛、决赛双项第一的绝对优势,从全国8个省市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勇夺团体一等奖,彰显了浙江在公平竞争审查领域的硬核实力。本次竞赛作为2025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的核心活动,采用线上初赛+现场决赛两阶段赛制。初赛阶段,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精心组织、全省联动,通过线上竞答以

株洲渌口区自然资源局:“三日一会”机制奏响营商环境优化强音

创新打造的“三日一会”工作机制(涵盖亲商助企日、民情接待日、项目攻坚日以及现场业务会),已然成为优化当地营商环境的关键着力点。这一机制凭借分类施策、精准服务的策略,实现了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从以往被动接访转变为主动服务,从内部流转决策升级为现场决断落实。同时,对所有事项开展持续回访与跟进,实施闭环跟踪管理,全力保障各项决议能够落地生效,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