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中国

【城市百科】三亚市-“东方夏威夷” 热带海滨风景特色国际旅游城市

三亚市,是海南省地级市,简称崖,古称崖州,别称鹿城,地处海南岛的最南端。三亚东邻陵水黎族自治县,西接乐东黎族自治县,北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临南海,三亚市陆地总面积1921平方千米 ,海域总面积3226平方千米。东西长91.6千米,南北宽51公里,下辖四个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三亚市常住人口为1031396人。

001.jpg

三亚是具有热带海滨风景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又被称为“东方夏威夷”。 2016年6月14日,中国科学院对外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三亚宜居指数在全国40个城市中位居第三。2016年9月,三亚入选“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 2017年2月,三亚入选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之一。三亚也是同时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及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17年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第50   。2018年12月,入选2018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第15名。2018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三亚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19年10月23日,被确定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2020年11月底至12月初,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将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

2020年,三亚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5.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9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16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13.30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502.95亿元,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4:16.3:72.3。

历史沿革

“三亚”因三亚河(古名临川水)有三亚东西二河至此会合,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亚”。三亚历史悠久,在明代《正德琼台志》已有“三亚村”、“三亚里”的记载。

根据考古材料,最迟在1万年前,海南岛就开始了人类的活动。先秦时期三亚属百越诸部之骆越。 

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序列于中国版图。

隋大业六年(610),朝廷析海南岛的西南部地区,在临振县的基础上,设立临振郡。

唐武德五年(622)改临振郡为振州,下增设临川县;贞观二年(628)析出延德县的一部分增设吉阳县。天宝元年(742)改振州为延德郡。至德元年(756)改称宁远郡。乾元元年(758)恢复振州名称。

五代十国时期,振州建制仍旧,但领属有所减少,只存宁远、吉阳二县。

宋开宝五年(972)改振州为崖州;熙宁六年(1073)改崖州为珠崖军;政和七年(1117)珠崖军改名吉阳军。

明洪武元年(1368)改吉阳军为崖州;正统四年(1439)废宁远县名,其政区直接并入崖州。从此崖州为散州建制。

清朝建置沿明朝。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升崖州为直隶州,领万安、陵水、昌化、感恩四县。

民国元年(1912),撤销崖州,改名崖县。

民国8年(1919)广东省政府宣布把西沙群岛划入崖县政区。

1949年至1950年,为榆亚特区。

1950年4月,崖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

1954年10月,中共崖县县委、县政府及直属机关从崖城搬到三亚。

1958年,与保亭、陵水及万宁兴隆牛漏地区合并为崖县(大县),1959、1961年先后分开,设置保亭、陵水县。崖县保留现辖区域。

1961年5月,改三亚镇。

1962年11月,三亚镇和三亚公社合并。

1964年6月,恢复三亚镇建制。

1984年5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崖县设立三亚市(县级)。11月,三亚镇被撤销,筹备成立河东、河西街道办事处。

1987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12月30日,三亚地级市正式成立,挂牌办公。

1988年5月,成立河东、河西管理区。

2014年2月11日,国务院批复三亚市撤六镇新设四区,分别为吉阳区、天涯区、海棠区、崖州区。

2015年1月2日,三亚市“撤镇设区”新设立的四个区天涯区、海棠区、吉阳区和崖州区正式挂牌成立。 6月1日起,三亚市可行使地方立法权,制定地方性法规。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4年2月11日,国务院批复三亚市撤六镇新设四区,分别为吉阳区(撤销原河东管理区、吉阳镇、亚龙湾管委会)、天涯区(撤销原河西管理区、凤凰镇、天涯镇、三亚湾管委会,育才镇)、海棠区(撤销原海棠湾镇、海棠湾管委会)、崖州区(撤销原崖城镇)。 

2014年9月30日,撤销育才镇,在原育才镇的行政区划内,成立中共三亚市育才生态区工作委员会和三亚市育才生态区管理委员会。

2015年1月2日,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天涯区、吉阳区、海棠区正式挂牌成立。

区划详情

三亚市共辖4个市辖区,分别是海棠区、吉阳区、天涯区、崖州区。三亚市人民政府驻吉阳区新风街257号。

地理环境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地理坐标介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黎族自治县,北依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毗乐东黎族自治县,南临南海。三亚市陆地总面积1921平方千米 ,海域总面积322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三亚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58.65千米,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

三亚拥有200万平方千米的南海,自己的海岸线长度是209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5000平方千米,拥有土地面积是1919.6平方千米。

三亚市区三面环山,北有抱坡岭,东有大会岭、虎豹岭和海拔393米的高岭(狗岭),南有南边岭,形成环抱之势,山岭绵延起伏、层次分明;同时,山脉的延伸将市区分成若干青山围成的空间,为城市不同地区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空间景观环境。三亚面临南海,海湾较多,众多海湾各有佳景。处于市区的大东海、小东海、三亚湾与市民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

气候

三亚地处低纬度,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5.7°C,气温最高月为6月,平均28.7°C;气温最低月为1月,平均21.4°C。全年日照时间253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47.5毫米。

水文

三亚市境内有中、小河流12条,集雨面积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宁远河、藤桥河;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三亚河、大茅水、龙江河;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下的有九曲水、六道水、烧旗水、文昌水、东沟溪、茅彭水。根据三亚市水资源分布情况,可分为中、东、西部三个水系。

中部水系以三亚河为主,包括大茅水。已兴建了4座中型水库,即汤他、福万、半岭和水源池水库。中部水系以福万、水源池、半岭水库为城市供水源。东部水系以藤桥河为主,包括藤桥西河和藤桥东河。流域面积705.46平方千米,已在藤桥西河下游修建了赤田水库。西部水系以宁远河为主,该河流域面积1093平方千米,为三亚第一,海南第四大河。正在其干流由山区向平原过渡处建大隆水库,总库容达4.27亿方。三亚市地表水年总径流量11.5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1.42亿立方米,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南田神州第一泉,凤凰山庄,半岭温泉,崖城玉井温泉等。此外有林旺落根田洋热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三亚市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降雨深度604毫米,半径流系数0.43,年总径流量11.5亿立方米,半径深度604毫米,半径流系数0.43,年总径流量11.5亿立方米,丰水年(P=10%)的年径流量18.2亿立方米,平水年(P=50%)的年径流量10.8亿立方米,枯水年(P=90%)的年径流量5.8亿立方米。集雨面积190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417毫米。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流入藤桥镇的年径流量为平水年4.576亿立方米,枯水年径流量2.288亿立方米;从乐东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流入崖城镇的年径流量为平水年1.671亿立方米,枯水年年径流量0.794亿立方米。降水量西部比东部少,径流分布自内地向沿海递减。

矿产资源

截至2015年底,三亚市境内矿产资源有29种,其中金属矿产11种,非金属矿产14种,能源矿产1种,水气矿产3种,以建材非金属矿产颇具优势。开发利用的矿产有:铁、磷、钛、石灰石、石英砂、大理石、花岗石、水晶、金、建筑石料等10种。其中石灰石、石英砂、花岗岩储量均在亿吨以上,磷、钛、铜、铁等矿品极优,金矿品位最高达每吨12.2克。三亚附近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南海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天然气贮量的1/3,现已探明崖13—1和崖13-2两口高产天然气流井。前井日产天然气120万立方米,后井日产天然气25万立方米。据估计,天然气储量约340-1182亿立方米,可采量519.88亿立方米。井年产量可达50亿立方米,可供气15-30年。

植物资源

三亚市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截至2016年底,境内有植物种类1838种(含栽培品种516个),其中蕨类有22科72种,裸子植物7科26种,被子植物98科1740种;在被子植物中,有双子叶植物1341种,单子叶植物399种。

动物资源

三亚市境内野生动物资源较丰富,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境内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多达300余种,其中兽类50种,鸟类3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云豹、孔雀雉、海南山鹧鸪、白鹇、蓝背八色鸫、黄嘴白鹭、穿山甲、猕猴、水鹿、黑熊、小灵猫、水獭、海南兔等。

海洋资源

三亚境内海岸线长度209.1千米,有19个港湾,大小岛屿40个。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有鱼类1064种,虾类350种,蟹类325种,软体动物700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402种,鲨鱼翅、海参、石斑鱼被誉为“崖州三珍”。珊瑚保护区面积85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20年末,三亚市户籍人口669346人,比2019年末增加34977人。其中,男性337699人,女性331647人。按民族分,汉族403653人,占总人口的60.3%;黎族241936人,占总人口的36.2%;回族10737人,占总人口的1.6%;苗族4255人,占总人口的0.6%;壮族2608人,占总人口的0.4%;其他民族6157人,占总人口的0.9%。按区域分,海棠区81668人,吉阳区206620人,天涯区274513人,崖州区106545人。 

根据《三亚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三亚市总人口(常住人口)为103139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85408人相比,增加345988人,增长50.48%,年平均增长率为4.17%。

民族

三亚市是汉族、黎族、苗族等20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

先秦至西汉时期,海南岛上分布着古百越人的一支——骆越。根据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的分析证明,骆越人即是黎族的先民。

经济

2020年,三亚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5.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9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16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13.30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502.95亿元,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4:16.3:72.3。

2020年,三亚市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41亿元,比2019年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62.03亿元,下降18.8%;非税收收入48.39亿元,增长48.1%。税收收入中,增值税16.31亿元,下降9.3%;企业所得税12.73亿元,下降9.4%;土地增值税14.49亿元,下降24.0%;契税4.37亿元,下降14.8%;房产税4.21亿元,下降32.0%;城镇土地使用税2.63亿元,下降24.8%;城市维护建设税2.83亿元,下降8.5%;个人所得税2.06亿元,下降20.2%。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9.68亿元,比2019年下降7.3%。与民生相关的支出中,卫生健康支出17.83亿元,增长50.1%;教育支出23.71亿元,增长5.8%;节能环保支出8.54亿元,增长1.6%;城乡社区支出32.12亿元,增长0.5%。

2020年,三亚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2019年上涨2.4%,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8.8%;衣着类下降0.7%;居住类下降1.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6%;医疗保健类下降1.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3%。 

2020年,三亚市固定资产投资比2019年增长5.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3.3%,非房地产投资下降1.0%。从构成看,建筑工程投资增长8.0%;安装工程投资下降7.2%;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下降7.0%;其他费用投资增长3.3%。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1031.22亿元,比2019年增长31.8%,资金到位率为143.4%。其中本年资金来源838.01亿元,增长36.4%,占全部资金来源的81.3%。本年资金中,国家预算内资金70.32亿元,增长47.8%;国内贷款97.16亿元,增长60.7%;自筹资金399.46亿元,增长64.4%。

2020年,三亚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42元,比2019年增长4.6%。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20596元,增长5.0%;经营净收入5664元,下降6.3%;财产净收入4022元,增长10.0%;转移净收入4361元,增长14.3%。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47元,增长3.2%。其中,工资性收入25285元,增长3.5%;经营净收入5113元,下降10.9%;财产净收入5017元,增长8.2%;转移净收入5132元,增长13.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89元,增长8.0%。其中,工资性收入7689元,增长8.7%;经营净收入7180元,增长5.0%;财产净收入1282元,增长15.9%;转移净收入2238元,增长11.3%。

风景名胜

景点

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

亚龙湾

亚龙湾

亚龙湾位于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市东南28千米处,是海南最南端的一个半月形海湾,全长约7.5千米,是海南名景之一。亚龙湾沙滩绵延7千米且平缓宽阔,浅海区宽达50-60米。能见度7-9米。海底世界有珊瑚礁、各种热带鱼、名贵贝类等。年平均气温25.5°C,海水温度22-25.1°C,终年可游泳,被誉为“天下第一湾”。

天涯海角风景区

位于天涯区的马岭山脚下,距三亚市区约26千米。其前海后山,风景独特。步入游览区,沙滩上那一对拔地而起的高10多米,长60多米的青灰色巨石赫然入目。两石分别刻有“天涯”和“海角”字样,意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天涯海角”就是由此得名的。

三亚南山海上观音

南山文化旅游区南山文化旅游区面朝南海,坐落在中国海南岛南端的热带滨海城市——三亚市的西南20千米处,是中国最南端的山。南山历来被称为吉祥福泽之地。据佛教经典记载,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为了救度芸芸众生,发了十二大愿,其中第二愿即是“常居南海愿”。唐代著名大和尚鉴真法师为弘扬佛法五次东渡日本未果,第五次漂流到南山,在此居住一年半之久并建造佛寺,传法布道,随后第六次东渡日本终获成功。日本第一位遣唐僧侣空海和尚也在此登陆中国,驻足传法。

鹿回头山顶公园

位于三亚市南部3千米的海边小山上,伸向南海、状似坡鹿。这里三面临海,四季山青,以其美丽的神话传说闻名于世。主峰海拔275.1米。鹿回头山顶已建设成一座美丽的山顶公园,并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在山上雕塑了一座高12米,长9米,宽4.9米的巨型雕像。三亚市也因此被人们称为“鹿城”。

三亚

西岛西岛又名玳瑁岛,西瑁岛,位于三亚湾国家自然保护区内,西岛面积2.8平方千米,居民3千多人口,世代打渔为生,是海南省沿海仅次于大洲岛的第二大岛屿。

落笔洞旅游风景区

属三亚市八景之一。在三亚市荔枝沟境内,距三亚市区约15千米。洞在印岭的一座奇特独秀的小山峰上,为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口高约12米,宽9米,深18米,洞顶逐渐升高约22米。洞的中央,有两根钟乳垂吊。传说古时笔尖水滴不断,人若能手接此水,便会文思敏捷,挥笔成章,或发财致富,延年益寿。洞底地上数块平面大石形如砚台,传说此乃“神仙”用的笔砚,“落笔洞”由此而得名。

三亚国家珊瑚礁自然保护区

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南部近岸及海岛四周海域。主要保护对象为:造礁珊瑚、非造礁珊瑚、珊瑚礁及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大小洞天

(原海山奇观风景区、古称鳌山大小洞天),位于三亚市区以西40千米的海滨,总面积22.5平方千米,已有800多年历史。大小洞天风景区以其秀丽的海景、山景和石景号称琼崖第一山水名胜。

海棠湾

其实只是“半湾”,地处三亚市海棠区与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交界处,因为行政区划的原因,本来一个完整的海湾一分为二,属于三亚境内的一半取名海棠湾,属于陵水境内的那一半海湾名称为土福湾,三亚这边就叫海棠湾。两处“半湾”岸线合计总长25千米。

蜈支洲岛度假中心

坐落于三亚市北部的海棠湾内,距三亚林旺后海村2.7千米,北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南邻号称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距三亚市中心30千米,三亚凤凰国际机场38千米,紧邻海南东线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快捷。

崖州古城

崖州古城位于三亚市崖州区(原崖城镇),位距离市区40多千米处。宋朝以来的州、郡、县均设在这里。

旅游景区:崖城管辖区域内,有著名的南山文化旅游区(当地人称南山寺)、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小洞天)、崖城孔庙等著名景区。

椰梦长廊

三亚湾滨海大道——“椰梦长廊”与三亚市区连接,交通便利。其沙滩坡度平缓,曲线优美,海水清澈见底。冬可避寒、夏能消暑,是以热带海洋风光,中国传统文化、南国民族风情为特点的国际避寒休闲度假胜地。

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

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区、文化部“国家产业示范基地”。景区位于三亚市郊35千米处,属于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地处北纬18度的热带雨林。

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

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是海南省重点旅游项目,一期占地面积23.25万㎡。项目整体涵盖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娱乐体验、创新商业等业态,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已经建设海棠湾、非洲海、波斯湾、孟加拉湾、爪哇海、南中国海、滨水长廊和梦幻海洋剧场8大主题区,13大娱乐项目、2大剧场秀、50余场环球风情演艺、8大主题餐厅、现有50余家特色餐饮以及30余家主题商品商铺,以及引进海狮、海象、海豚等280余种海洋生物。

其他景点

三亚其他的主要旅游景点有蜈支洲岛、大东海旅游风景区、西岛海上游乐世界、三亚贵族游艇俱乐部、西沙群岛、三亚湾、南山佛教文化苑、西岛海上游乐世界、黎村苗寨、三亚珍珠文化馆、分界洲岛、猴岛、南田温泉、蝴蝶谷、椰梦长廊、凤凰岛、落笔洞、海底世界探秘、天涯热带海洋动物园、亚龙湾海底世界、三亚爱心大世界、大东海环球潜水基地、西海岸铁路、长寿谷、城市乐园、水南村、崖城孔庙、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千年曙光全球直播点、西沙海战烈士陵园、三亚河鸟类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广场、海月广场、藤海海湾、野猪岛、文化会展中心、小鱼温泉等。

酒店住宿

自2001年以来的十年间,海南全省星级酒店数量增长逾两倍,三亚酒店客房占全省总量的48%,突显岛内酒店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2001年,海南星级酒店数量约为100家,合计客房逾2万间。

2009年,三亚5星酒店以平均房价逾1200元人民币的业绩跃居全国市场之首。2010年再次拔得头筹,连续两年经营毛利率高达52%。2010年海南全省4星和5星受访酒店的经营毛利率为47%,远高于全国4星和5星平均20%和37%的毛利率。

截至2011年,星级酒店和客房的数量分别达306家和6.7万间。其中三亚拥有3.2万间客房,占据市场领头羊地位。

城市之最

中国领土最南端的滨海旅游城市

中国第一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

旅游业收入占GDP比值最高的中国城市(2000年79%)

中国日照时间最长的城市(三亚年日照300多天)

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

中国年均温度最适宜的城市(年平均气温25℃左右)

中国最美的海湾:三亚湾

中国人居环境最佳城市

中国首选旅游度假目的地

中国最大最佳潜水基地

国际最佳养生城市

中国最长寿地区(平均寿命80岁)

中国拥有第一家五星级度假酒店——亚龙湾凯莱度假酒店

中国第一个世界小姐总决赛举办地

世界最大的金玉佛像——南山“金玉观世音”

世界最大的砚台——“天下第一”龙砚

首次举办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城市 

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责任编辑:李文文】

辽宁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推出17条举措为企业送上营商环境“服务包”

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鞍山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近日,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实施《关于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方案》,推出了17条举措,为企业送上了营商环境“服务包”。 据介绍,此次实施的《关于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方案》重点围绕打造政务、监管、执法三个方面展开。

成都金堂县工商联举办“金融赋能·资产增效”沙龙:搭建沟通桥梁 激发民企新活力

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通讯员 张耀艺)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1月11日,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工商联(总商会)联合中国工商银行金堂支行举办“金融赋能·资产增效”企业家座谈沙龙。县人社局、县政管审批局、县总工会协办,共计50余名企业家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活动第一阶段,召开金堂县总商会妇女联合会选举大会

法理情融合: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创新路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国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强化市场基础制度与监管执法机制,提升纠纷解决效能,为营商环境优化构筑了法治根基。本文从现实意义、现状挑战及创新路径三维度,系统阐释以"法理情"理念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践逻辑。

徐家力: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研究、服务、建议良性循环

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要求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至更为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举办此次公益大讲堂与恳谈会,既是对中央部署的积极响应,更是对 “法治兴则经济兴,法治强则经济强” 规律的深刻践行。

黄凤荣:公益之路行则将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久久为功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能够有效遏制权力寻租、腐败滋生等不良现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

杜兆勇:营商环境的瓶颈与司法救济的出路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本权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杜兆勇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营商环境的瓶颈与司法救济的出路》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一、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瓶颈必须突破,商事主体的价值必须重构,建立高于民事主体之上的法权体系,才能迎来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新时代。中国数千年历史是

鲍世超 :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 | 司法保障下的企业实践和价值创造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山东企业商会副会长、心海集团董事长鲍世超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 | 司法保障下的企业实践和价值创造》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我们正身处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国家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辽宁法院推进行政审判改革 年均受理行政案件2.74万件

2021年以来,辽宁法院系统年均受理各类行政案件2.74万件。通过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在监督支持依法行政、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推进法治辽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辽宁高院多年来主动会同省政府办公厅建立政府决策合法性评估协调机制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征文启事

近年来,中央把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务院及相关国家机关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纷纷成立了“营商环境局”,

常年征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经典案例”启事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常年征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经典案例”。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

研讨、关注典型个案公示 -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针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遭遇的重大典型案例,和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代理服务的重大疑难案例,大讲堂活动充分发挥专

公益志愿者招募启事 -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

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法治犹如一座灯塔,为各类市场主体指引方向,确保其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中稳健前行。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

浙军问鼎!全国公平竞争审查决赛浙江双第一斩获团体桂冠

浙江省代表队以初赛、决赛双项第一的绝对优势,从全国8个省市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勇夺团体一等奖,彰显了浙江在公平竞争审查领域的硬核实力。本次竞赛作为2025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的核心活动,采用线上初赛+现场决赛两阶段赛制。初赛阶段,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精心组织、全省联动,通过线上竞答以

株洲渌口区自然资源局:“三日一会”机制奏响营商环境优化强音

创新打造的“三日一会”工作机制(涵盖亲商助企日、民情接待日、项目攻坚日以及现场业务会),已然成为优化当地营商环境的关键着力点。这一机制凭借分类施策、精准服务的策略,实现了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从以往被动接访转变为主动服务,从内部流转决策升级为现场决断落实。同时,对所有事项开展持续回访与跟进,实施闭环跟踪管理,全力保障各项决议能够落地生效,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