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11月30日海口讯(闫晓亮)28日,由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经联播网、定安县人民政府、万宁市人民政府、北京绿色设计促进会、中国数字乡村协同创新平台、海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共同主办,海口市苏中联合会、海口市江苏南通商会、中经联播(海南)传媒基地、海南枫叶国际学校承办,湖南口味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海南省苏学研究会支持,以“突破之路”为主题的2021首届乡村振兴(海南)峰会在海南海口中改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海南省社科联社会组织历史文化学部党总支书记、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作主题讲演。
以下为讲演摘要,题目为编者所加。
“七一”重要讲话,在党的百年历史中首次以正式文献的形式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史无前例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以东坡文化为杰出代表的海南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文化支撑,也是海南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
苏东坡是海南第一位有国际影响的人物,也是代表海南文化在国际社会具有最佳品牌形象的历史人物。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今年3月提出“系统梳理研究苏东坡文化”,为自贸港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有可以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定位与路径:
一、文化引领
不仅有美好的生态环境,而且有丰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国家确立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的五个方面,其中就有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长母体是万里乡村。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系。文化自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乡土自信。东坡先生贬谪海南三年,寓居儋州,就是乡村生活。千年苏学正是“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的杰出代表,集中展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三个方面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从东坡文化所含蕴的民族优秀传统中汲取养分,坚定基础,增强自信。
二、文旅融合
东坡当年贬谪琼州,登陆海南岛,“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东坡当年行径之地,相当于今日海南的琼山、澄迈、临高、儋州和昌江五市县。研究与开发东坡当年行经、寓居、踏访、观瞻等地驿道、村落、景点的文化资源,结合新时代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驿站建设,逐步形成文化和旅游高度融合的,以团体和自助旅游,包括步行、慢跑、骑行、自驾、房车等为主要方式的群众性、常态化专题旅游路线,创立海南西部新的旅游消费产品,以东坡文化之旅为丰富内涵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可以有力地推进西部旅游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三、项目建设
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结合学党史、为基层办实事,系统梳理研究苏东坡得意门生姜唐佐的身世与后事,通过多方面古碑与史志、族谱等文献研究,征求各界专家学者意见,确认姜唐佐父辈兄弟三人从福建入籍海南,定居今澄迈县老城镇国社村的史实,策划、指导国社村筹建“东坡唐佐纪念园”,为一个人口不多的普通村落,增添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品牌,推进形成新的消费模式与渠道。
四、研学旅游
“问道东坡”、“重走东坡路”、“东坡文化之旅”等不同称谓,但实质相同的东坡文化感觉旅游,在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组织策划中,第一次形成联动海南西部五市县、十多个景区景点的研学旅游路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向海口市五公祠、澄迈县老城镇、永庆寺、临高县苏来村、儋州市东坡书院、中和镇七里村、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昌城村等东坡文化遗存相关单位,颁赠“海南省东坡文化之旅研学游定点单位”牌匾。从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全面研究、考察东坡在海南三年所创立的功业开始,挖掘开发东坡遗存的学术、思想、社会、经济、民生等方面重要价值,逐步扩展到中小学生、社会团体、旅游团队等不同形式的东坡文化研学旅游,以苏学专家现场讲解、教学讨论与实景体验等方式,以研学旅游消费为主体导向,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重要成果,形成国际旅游消费的新渠道。
五、文创产品
苏东坡是海南面向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最有代表性的大IP。苏学研究会设计策划了一系列东坡文化创意产品,注册商标,指导、促进相关村镇,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
东坡先生可以说是中国十一世纪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长”。他在海南儋州三年,敷扬文教,劝农助耕,破除迷信,治病救人,倡导和谐民风,促进民族团结,为我们今天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