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澄迈县老城镇国社村头响起几串鞭炮声。专程赶来的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党支部书记兼理事长李公羽,环境设计与雕塑专家张睿、夏湘宸等,与国社村村民小组组长姜深,曾任老城镇中学校长、海南中学总务的国社村八旬老人姜维民,以及东坡、唐佐二亭建造厂方负责人等,在工地现场进一步细致研究园区规划、亭台建设和《苏东坡与姜唐佐》大型铜制雕像的建设、落成等事宜。
中午12时许,随着工地施工指挥人员的指令,大型起重机车的长臂从另一辆大型载重汽车上吊起第一组巨大的亭阁组件,徐徐旋转,缓缓下降,稳稳地安放在坚固的亭台基座上。规划、设计和筹备半年多的历史上首座“东坡唐佐纪念园”正式开始动工兴建。这也是史上第一个以姜唐佐为主题的纪念工程。

重型起重机在国社村内开始施工
苏东坡贬谪琼州三年,教化民众,传播文化,但真正意义上的门生仅姜唐佐一人,姜氏在儋州从学东坡半年。崇宁元年(1102)姜唐佐在广州乡试成功,成为海南史上第一位举人,被举至京师,迄今整整920周年。海南省苏学研究专家近年在海南省澄迈县读碑发现姜唐佐父辈由福建迁徙定居澄迈史料,追根寻源,查阅大量官修史志与古籍文献,并通过多次专家会议研判,基本认定所居之地即今日老城镇国社村,此地为姜唐佐祖居。
2021年春,海南省社科联社会组织历史文化学部党总支、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党支部和理事会学党史、办实事,研究确定在姜唐佐史实考证的基础上,指导和推进国社村以苏东坡与姜唐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规划建设纪念园区。由苏学史料学、环境艺术设计、书法艺术、雕塑艺术、石材施工等方面专家组成的项目组,不计报酬,不计时间,不分彼此,齐心协力,利用大量业余时间,精心设计,严密组织,科学管理,规范施工。国社村民,特别是姜元熹后裔第26世孙、80多岁的姜维民老先生早有此心愿,热心组织村民积极配合,并开始众筹。
在努力争取澄迈县、老城镇等有关方面关怀、支持的同时,项目组同志多次集中考察调研。
经多次现场研究,多角度观察度量,综合考虑交通、景观、民俗、地势以及建设投入成本等因素,基本确定园区包含五个主体项目:新建东坡纪念亭、唐佐纪念亭、东坡唐佐雕像,充实整理姜氏宗祠、姜太公庙。对“两亭一像”的选址、设计,也达成一致意见。

▲东坡唐佐园的策划、设计、建设施工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李公羽(左四)、张睿(左三)、夏湘宸(左一)等,与国社村民小组组长姜深(右二)、姜维民老先生(右四)在村头合影留念
为使这一新兴项目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能够尽快落地实施,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多次约请有关领导和专家,深入国社村考察论证。
中国网、中国日报等中央驻琼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多家省内主流媒体领导和记者十分关心,亲临现场考察,参加座谈,给予热情指导。
此次开工兴建的是位于国社村地势较高处的“东坡亭”。近期,“唐佐亭”也将开工建设。两亭均由著名书法艺术家题写亭名与楹联,由专业石材建筑公司承建。大型铜像“东坡唐佐像”已在内地制作,进入最后的热着色工艺程序。园区其他配套项目也开始启动建设。
这一具有重要旅游文化意义的景区项目,由国社村民集资兴建,社会资金投入有效地提高了建设效率。园区整体规划,题词、题字书法,景观设计与雕塑设计等,均是相关专家学者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公益劳动热情参与,无偿支持。
信息来源:海南省苏学研究会
编辑:闫晓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