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深圳讯 记者 申成勇 通讯员 万芊报道】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是一个传奇的时代,涌现出无数传奇人物。肆拾玖坊携手《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推出“致敬改革开放,致敬传奇人物”系列专题报道。
他是中国“IT 教父”,是中关村崛起的第一批企业家。其创办的企业生于“中国民营企业元年”——1984年;并在二十多年后位列世界500强。曾长年被视为高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是众多后起之秀心目中的师长。他和他创办的企业几经起落,赞时名满天下,被视为民族企业的骄傲;但是也严重被质疑是不是已经老去,还能撑多久?


他,就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绕不过去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柳传志。
柳传志,1944年生于江苏镇江,后随家庭迁至北京生活。1966年,柳传志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7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1984年,带领10位创业伙伴创办了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即联想集团的前身。1988年,香港联想成立,柳传志就任其主席。
1994年,在联想成立了著名的“微机事业部”,全力支持29岁的杨元庆执掌联想PC业务。之后的联想一路在中国高歌猛进,并于1996年3月15日率先发动价格战,一举将中国个人电脑价格拉至万元以内,并战胜所有竞争对手,取得中国PC冠军的位置,并保持至今。联想此举不仅奠定了自己的业界地位,而且极大地促进了PC在中国的普及,为之后中国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升级打下了物理基础。作为联想集团的缔造者,柳传志也因此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要有理想,但是不要理想化
1997年,北京联想与香港联想合并,柳传志出任主席。2000年,联想集团拆分出神州数码,两大业务板块分别交给杨元庆和郭为二人,柳传志创造性地解决接班人问题也成为当年的业界热点之一。2002年,柳传志出任联想控股公司总裁。这不仅标志着联想多元化布局的意图,也是柳本人的路线调整——更加侧重战略把控,日渐退出一线。
2004年12月,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柳传志随后卸任董事长,全面交班杨元庆。2009年9月,因为合并后的文化整合任务艰巨,柳传志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为其掌舵杨元庆担任CEO负责执行,两人合力将联想重新带回发展快车道,并在2013年夺取了世界PC第一名的位置。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2011年11月2日,柳传志再度卸任董事会主席,只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2018年10月,柳传志被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推荐为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同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柳传志“改革先锋”称号,并颁发了改革先锋奖章。
回顾柳传志70多年的人生,和35年来的创业经历,生动地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沧桑巨变。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的成就世界瞩目,以互联网应用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普及更成为其中最亮眼的一环,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了西方,而这都是以个人电脑普及为前提的。这中间,柳传志与其带领的联想功不可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国外先进企业的学习和超越,柳传志和其团队摸索和打造出一条适合中国企业的“正规军”道路,他本人提出的“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这管理三要素行之有效,流传甚广,至今被很多企业家奉为圭臬。其业界“教父”地位也因此而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联想似乎光环在渐渐消退,对企业本身,对柳传志本人的质疑渐渐多了起来,尤其2018年与另一家著名通信企业的比较,引起轩然大波。年逾古稀的柳传志不惜以身犯险,亲自出来回应,而且是以相当激烈的方式。
事后证明,这件事人为炒作的成分居多。但亦能说明,柳老爷子对联想的钟爱,对名誉的珍惜,和不惜代价的捍卫。联想也许会遇到高峰低谷,但这是一个有责任感、荣誉感的企业,因为它的创始人、创始团队决定了这一切。文化是由基因决定的,当年放弃“铁饭碗”出来创业的11位科研工作者,是有理想、有报国志的。直到今天,也未曾改变。
联想控股的英文名是“legend”,即是“传奇”,这是所有联想人的期望,也是柳传志的期许。所有基业长青的企业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联想不例外;所有风口浪尖的人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议论,柳传志也不例外。但有志者,心中总是有目标的,联想的业界地位依然不可忽视,而柳传志的历史定位也得到了认可。未来,依然可期。
人类是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中国需要更多的联想,改革需要更多的想象空间……
他,是一个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