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古法珐琅盒首现工艺美术大展

<video class="edui-upload-video vjs-default-skin video-js" controls="" preload="none" width="277" height="164" src="/ueditor/php/upload/video/20200905/1599318757986041.mp4" data-setup="{}"></video>

经过熊氏珐琅品牌的数月研发,精致的“荷盒美美”珐琅盒终于面世,并在第十四届北京工艺美术展上推出。此盒取意“合美一生”,将中国传统的美好寓意,以有形的器物展现出来,既是器以载道的生动表达,也是熊氏珐琅复原古法的艺术追求,填补了当下中国没有原创顶级珐琅盒的空白。



白银珐琅精粹

匠心妙思合一



熊氏珐琅是中国首批制造表盘的珐琅艺术品牌,在方寸之间游刃有余地展现珐琅之美,早已成为有口皆碑的业界传奇。本次推出的珐琅盒,继承了这一精致细腻的手法,盒盖上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场景:荷花、荷叶与菡萏,这些脱俗超凡的自然精灵栩栩如生,远观像一幅微缩的风景画,近观则惊叹珐琅师的巧手,居然将自然的色彩和形态捕捉的如此真切!


Screenshot_20200905_224217.jpg材质:白银

工艺:内填珐琅

规格:54*56*17毫米

 珐琅盒整体采用白银打造,通身雕刻细密花纹,并覆有浅蓝色透明珐琅,此种工艺遵循了18世纪开始流行的日内瓦珐琅盒技法,与同期乾隆宫廷造办多以铜胎不透明珐琅有殊。既吸取西方精致工艺的特点,又立足中国珐琅文化的传统,将形态、色彩、图案等元素一气呵成,达到器物虽小却具万千气象的境界,更是熊氏珐琅所倡导的“实用珐琅艺术器”之代表作。

 
Screenshot_20200905_225029.jpg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国风·陈风·泽陂

 

器用馈赠双宜

荷盒美意关怀



宋人讲器物、讲美学、讲哲理,不能脱离道与器的关系,中国文化“以和为贵”、“以合为美”。盒不仅是实用之物,更是哲思的载体。熊氏珐琅以三代珐琅大师的工艺为积淀,坚持走“精品珐琅”路线,无论大型器物,还是小巧之盒,都不惜工本,坚守珐琅工艺的高标准,同时兼顾器物的美学与效用,在使用把玩之余,更有中国文化本位的理解与思考。

 

Screenshot_20200905_224406.jpg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苏东坡

 对于西方人而言,起源于鼻烟盒的珐琅盒是美好生活方式的必备之物,形成独有的珐琅盒收藏文化。1861年法文书中说:“鼻烟盒的用途,在路易十四时代,是装鼻烟吸烟用的;在路易十五时代,是为了拥有精致盒子的那份喜悦与快乐”。“荷盒美美”珐琅盒并不特定于某种用途,而是根据收藏者的个人喜好,来安排其作用,如珠宝盒、药丸盒、纪念盒等。

mmexportd9d6f4ca36a651a20c430e393ac3bf43.jpeg
“荷盒美美”珐琅盒

价格:2980元(人民币)

限量:2020枚

 
<video class="edui-upload-video vjs-default-skin video-js" controls="" preload="none" width="273" height="164" src="/ueditor/php/upload/video/20200905/1599318308838763.mp4" data-setup="{}"></video>

详情请咨询:

mmexport675bbd48ea6851542bba584851aef3d7.png

欲观实物,请前往 

第十四届北京工艺美术展

展览时间:9月5日-9月9日

进场方式:线上申请:www.ciftis.org

 

地点:国家会议中心前广场9号棚

展位号:9013


<iframe width="534" height="344" class="ueditor_baidumap" src="http://www.cctv-cmpany.com/Public/ueditor/dialogs/map/show.html#center=116.410952,40.002968&zoom=16&width=530&height=340&markers=116.40161,40.00178&markerStyles=l,A" frameborder="0"></iframe>

高德导航国家会议中心:https://m.amap.com/detail/index/poiid=B000A87TR2&src=app_share 

 Screenshot_20200906_001202.jpg

阅读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90a_GzmTV3aqFpiyu_HqHw


<video class="edui-upload-video vjs-default-skin video-js" controls="" preload="none" width="320" height="425" src="/ueditor/php/upload/video/20200906/1599323209267183.mp4" data-setup="{}"></video>


mmexporte44570c06e89baaa3964fb4e5f5228cc.jpegmmexport1599545846027.png


mmexport1599323120084.jpg


 

【责任编辑:陈凉】

云南姚安:现代化灌区浇出“幸福花”

清晨的姚安花卉基地,滴灌管道精准地将甘露送入花朵根部,花农们熟练地采摘、剪切、捆扎。这批带着露珠的鲜花,几小时后就将出现在拍卖市场,踏上通往各地的旅程。

湘潭县全面启动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近日,湘潭县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启动。此次共覆盖全县17个乡镇、181个村,着力推动“粮田”向“良田”转型升级,为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筑牢根基。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民生工程和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湘潭县始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持科学规划、精准施策。此

仝志辉:以学术实践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探索永泰旅居康养新路径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长卷中,总有一些身影深耕不辍,以学术为笔,以实践为墨,在田野间书写发展答卷。即将举行的首届福建旅居产业发展研讨会的演讲嘉宾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仝志辉便是这样一位行者,他常年穿梭于阡陌之间,将乡村治理与发展研究扎根大地,让学术智慧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绽放光芒。

全国征集“福建旅居”品牌标识与口号:塑特色IP 赋能乡村振兴新征程

日前,福建省旅居产业品牌标识(Logo)与宣传口号全国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旨在塑造具有福建特色的旅居品牌形象,推动旅居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助力福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旅居产业 乡村振兴新引擎近年来,旅居产业作为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湖南沩山镇精准发力,全方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以精准施策为笔、以务实举措为墨,全方位筑牢防返贫防线,持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出一幅民富村美、和谐发展的乡村新篇。精准监测,筑牢防返贫 “压舱石”防返贫监测帮扶是巩固成果的核心防线。醴陵沩山镇持续深化 “一户一画像” 工作,精准描摹每一户困难家庭的收支状况

湖南凌云村:实干笃行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村支两委携手全体村民,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与温暖情怀。便民新村部:开启服务新征程凌云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600余人,党员达80名。

文艺赋能乡村,红色文化铸魂 - 茶陵县文联高陇镇采风活动纪实

茶陵钟灵毓秀,自古为人文鼎盛之地,“洣水汤汤孕文脉,云阳巍巍铸风骨”,红色基因与人文底蕴在此交相辉映、绵延不绝。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部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红色文化扎根乡村,充分释放文艺在乡村振兴中的精神凝聚与价值引领作用,11月8日,茶陵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精心组织县作家协会20余人文学采风团,赴高陇镇开

黄陂田村“小三园建设”:绘就生态宜居新图景

秋雨绵绵寒意浓,实干奋进暖民心。近期,株洲市仙庾镇黄陂田村的田间地头与房前屋后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在支村两委的精心组织与广泛发动下,村民们积极响应“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号召,以饱满热情和昂扬斗志投身建设,众人协力拉砖运料、清理整治,有条不紊推进“小三园”建设工作。“小三园”不仅让村子变美了,更让咱农民的心里变暖了。过去房前屋后要么杂草丛生,要么杂物乱堆。如今不一样了

立冬闽乡:前坑米香“她”力量绽放 非遗赋能乡村振兴

点火、熔糖、熟糯米入锅、翻炒、出锅,在簸箕上压匀,稍作冷却,手起刀落,“咔哧”声中,一大块米香被精准地切割成大小匀称的方块。“香!太香了!”评委们边吃边笑着称赞。新鲜出炉的米香热气腾腾,瞬间成为全场焦点。专业评委与乡亲百姓们争相取食,配上一杯清茶,入口是满嘴的香、酥、脆、甜。

以“三乡”视野破局 福建探索构建乡村振兴引才兴村新机制

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陈金新 通讯员 张培奋)10月30日,由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主办的“福建省乡村振兴机制创新探讨”主题沙龙在福建省委党校举行。该会常务副会长陈元邦《以“乡村、乡民、乡业”视野思考乡村振兴运行机制》的主题发言,深刻剖析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以“乡村、乡民、乡业”三位一体的发展视野,构建人口向乡村流动的长效机制,为福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路径。现实困局:人口外流致乡村活

周宁紫云村:乡村CEO赋能 24℃山城绽放农文旅融合“银发经济”新光芒

在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浦源镇的群山之巅,海拔约1200米的紫云村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华东屋脊。作为宁德市首批乡村CEO的派驻村落,这里不仅以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和夏季24℃的凉爽气温成为天然避暑胜地,更在乡村CEO的专业运营下,凭借红色底蕴与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霜降油茶满枝头 镇头镇“铁杆庄稼”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霜降时节,油茶果迎来了采摘黄金期。10月21日,在浏阳市镇头镇土桥村,清晨的山间还浮着薄雾,村民阳先生和妻子已经背着布口袋走进油茶林。他们弯下腰,拨开浓绿的枝叶,将一个个成熟的油茶果摘下。“今年果子结得密,是个丰产年。”阳先生说。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油茶树绿意葱茏,深绿色的枝叶间,饱满的油茶果挂满枝头。村民散落在林间,挎着布袋、提着桶子,动作麻利地采摘、装袋、搬运。山路上,不时有摩托车

金融活水润攸州 | 攸县农商银行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每一寸乡土,都沉睡着渴望拔节的发展种子;每一双眼眸,都映照着期盼丰盈的岁月年轮。当现代金融的甘霖,穿透信息壁垒的厚茧,顺着乡土的脉络缓缓浸润,那些深埋的种子便挣破土层,在时代春风里舒展枝叶,终成一片缀满希望的黄金原野。——题记一、沃土之渴:乡土间的金融沉默湘东腹地,罗霄山脉中段,洣水如练环绕着古称“攸州”的这片土地。千年农耕文明在这里沉淀下温润的底色,却在现代

云端草原引客来 跨省旅游掀热潮:南岭镇铺展文旅发展新图景

以“红色+生态+康养”的多元姿态,成为福州都市圈文旅版图的亮眼新星。这里平均海拔345米,森林覆盖率高达69%,6500亩大姆山高山草场铺展如画,18.6公里五环步道串联山水人文。国庆黄金周期间,这片“云上草原”再迎旅游高峰,近十万人次的客流中,外省游客占比达近四分之一,彰显出强劲的跨省辐射力。▲大姆山草甸▲大姆山

政媒网三方联动 岫岩公益直播破解软枣猕猴桃滞销难题

近日,一场由本地网络主播“岫岩小胖”林佳荣发起的公益直播助农活动在万客来商场前开启,线上线下联动,精准助力解决辽宁岫岩龙潭镇种植户薛雨面临的优质软枣猕猴桃滞销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及时化解了果农的燃眉之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