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通讯员黄彬)近年来,绥芬河市持续加大农业生产投入,三年间累计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有力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显著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绥芬河市因此荣获“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等多项殊荣。

绥东村光伏发电网(李学坤摄)

绥东村农民正在建造大棚(资料图)

绥东村民正在将培育的花卉移载到市内(资料图)

绥东村草莓大棚的草莓开始开花结果(资料图)
在绥芬河市绥芬河镇绥东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该村紧扣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主线,积极争取政策与项目扶持,大力发展产业项目。通过建造248.4千瓦的光伏发电配套工程和温室大棚,并依托蔬菜(花卉)农业合作社,实行“基地+合作社+订单”的发展模式,绥东村的花卉种植面积从3800平方米扩展至近万平方米,村集体收入实现从2020年的不足10万元到如今的70万元的飞跃,年均增长率超160%。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万元,位居全省前列。绥东村也因此被评为牡丹江市“十佳奋进村”“基层党建示范点”以及“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阜宁镇草莓(资料图)

阜宁镇投资370万元建设了5栋“6H日光温室”,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2024年又新增8栋,总面积增至7584平方米。通过与北京神农天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红颜草莓苗等优质品种,2024年1月草莓上市即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并带动80余名村民就业。目前,温室内种植的草莓及蔬菜预计将于明年1月上市,年收益有望在上一年基础上再增35万元。

阜宁镇红花岭村街路(资料图)

阜宁镇红花岭村奖牌(资料图)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绥芬河市先后在阜宁镇的多个村庄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混凝土道路及排水边沟10多公里,实现了村内道路的基本硬化,极大提升了村民的出行质量和农业生产的运输便利。这些“烦心路”变成了“舒心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绥芬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谷先明(资料图)
绥芬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谷先明表示,绥芬河市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乡村基础道路设施更加完善,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效果显著,村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预计2025年,绥芬河市将再投入600万元推进农村道路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生活设施,努力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

阜宁镇农民正在蔬菜大棚干活(资料图)
如今,绥芬河市在围绕口岸城市发展的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业态,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和农村城市化进程,正向着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目标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