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综合(李小刚 史亮 商英英)
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发表就任后首次施政演说,一系列强硬保守政策引发关注。

10月24日下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众参两院全体会议上发表了就任后的首次施政演说。
这位日本宪政史上首位女性首相在演说中阐述了其在安保、外交和经济等领域的政策方针,其中将防卫费占比目标提前至本年度完成、强化日美同盟等主张,凸显其鲜明的强硬保守色彩。
高市早苗于10月21日正式就任日本第104代内阁总理大臣,结束了自参议院选举后三个月的政治停滞期。
经济民生:应对物价上涨为首要任务
高市早苗在演说中将物价上涨对策视为内阁的首要任务,强调将迅速制定经济对策,并向国会提交所需的补充预算案。
她具体列举的措施包括:推动本届国会通过撤销汽油暂定税率的法案,并争取尽快撤销柴油暂定税率。
此外,她还表示将就电费和燃气费的援助措施、以及旨在提高“年收壁垒”的税收措施推进相关讨论。
高市提出以“负责任的积极财政”为方针,并通过扩大地方补助和能源补贴等措施改善民生。
她还宣布将设立由专家学者参与的跨党派“国民会议”,以便就社保改革展开讨论。
安保政策:加速强化防卫体制
在安保领域,高市早苗提出了**较为激进的强化防卫体制方案**。
她宣布将原定于2027年度实现的“防卫费占国内生产总值2%”的目标提前至本年度完成,并将在2026年年底前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力量整备计划》这“安保三文件”。
高市表示,将通过编制补充预算案等方式在本财年提前采取相关措施。
她还称将加强防卫产业并改善自卫官待遇。
这一加速强化防卫能力的方针与此前政策形成明显对比,引发日本国内外关注。
外交政策:以日美同盟为核心
在外交方面,高市早苗强调“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与安全保障的核心”,表示将致力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构筑个人互信关系,并将两国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
她表示将继续把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作为外交政策一大核心,在日美韩、日美菲、日美澳印等多边框架下深化合作。
关于对华关系,高市表示中国是日本的重要邻邦,两国有必要构筑富有建设性的、稳定的双边关系。
但她同时指出,经济安全领域存在需要关切的事项,两国在安全领域仍有一些悬而未决的事项。
政治基础与支持率
高市早苗领导的“自维执政联盟”是日本自民党首次与日本维新会合作,但联合执政基础并不牢固。
目前两党在众参两院的合计议席数都未过半,且采取相对松散的“阁外合作”模式,即日本维新会成员不在高市内阁任职,仅在政策与国会运作上提供支持。
这被日本舆论普遍解读为“可随时抽身”的临时性合作。
尽管执政基础薄弱,但《读卖新闻》在全国民调显示,高市内阁支持率高达71%,在历届新内阁成立初期的民调结果中居于前列。
这背后主要是日本政坛历来存在的“新首相效应”,即新首相上台往往都是以高支持率起步。
政策落实面临挑战
分析人士指出,高市早苗的施政方针落实面临多重考验。
首先,增加防卫费需要确保相应的资金来源,但当前日本财政支撑力已明显下降。
日本政府此前一度计划通过增税弥补防卫费缺口,但因社会强烈反对而推迟。
高市在施政演讲中一方面主张减税,另一方面又提出“负责任的积极财政”,同时还要扩大防卫支出,而对于如何确保稳定财源这一关键,却未作具体说明。
此外,高市的强硬的保守立场已引发日本舆论广泛担忧。
《朝日新闻》报道说,高市在安全、外交、应对外国人等领域的政策具有“强烈鹰派色彩”,意在大幅改变战后日本发展方向,“这种动向令人强烈忧虑”。
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24日表示,该党将在国会对高市的安保政策“踩下刹车”。
---
日本舆论普遍担忧,高市早苗的施政方针可能刺激周边国家,加剧地区紧张。
共同社援引防卫省官员的话指出,在缺乏前盟友公明党这一“刹车角色”的情况下,高市的安保政策能否获得民众理解存在疑问。
面对“高开低走”的支持率魔咒和严峻的财政考验,高市早苗的未来执政之路充满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