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资讯

火疗包治百病,鞋垫能治O型腿?专家斥其“荒唐”

近日,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几种“专利”疗法和产品被社交媒体推向了风口浪尖,其中以火疗法、骨正基鞋垫和负离子磁卫生巾尤为突出。这些一直被很多人推崇的疗法和产品真的像经销商说得那么神奇?对此,有专家称:虚假大于真实。

市场监管总局抽查日常防护口罩 近半不合格

今日(12月2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日常防护型口罩等12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通报披露,本次抽查涉及7个省(市)17家企业生产的25批次口罩产品,其中1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48%。

电商法将实施 朋友圈的代购是涨价还是退出?

《电子商务法》2019年1月1日就将正式实施了,届时所有代购、微商都多了一个专业称呼:“电子商务经营者”,他们都需要办理采购目的地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并且缴纳相应税务。

朋友圈“早起打卡分钱”频现陷阱

近期,一种“早起打卡分钱”的活动,在微信朋友圈迅速走红。看似是监督用户早起、“一边养生一边赚钱”的活动,实际上却暗藏陷阱。

国家药监局:80批次化妆品不合格 涉多款染发产品

12月1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关于80批次化妆品不合格的通告。通告显示,经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等检验,标示为广州市汉邦化妆品有限公司等29家企业生产(代理)的80批次化妆品不合格。

公号转发黑猫警长图片被索赔10万

近日,一位自媒体博主发文称,因为一篇阅读量只有18次的微信文章,他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告上法庭,索赔10万元。这名博主认为上美厂索赔额度过高在网上发帖“吐槽”,引来网友关注。对此,律师认为,自媒体侵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著作权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最终的赔偿数额要由法官根据该案实际情况而确定。

违禁药品“隐身”网络 构建食品共治格局成当务之急

据报道,号称“纯中药”、“纯植物”的保健食品,实则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药物。一些不法商贩通过互联网进货销售造成有毒有害食品追溯难,并在网络平台通过起化名、代号等方式逃避第三方平台和法律监管,让违禁药品“隐身”网络。

“低头族”引发交通事故理应被追刑责

近日,广东省中山市第一法院依法以交通肇事罪判处一位行人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在大多数人普遍的认知中,认为行人以血肉之躯面对机动车时处于弱势地位,在交通肇事中应以保护行人利益为主,故而该判决一经作出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铁路“霸座”乘客首次被拘留 不少网友为警方点赞

高铁“霸座女”、“霸座男”屡现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近日,在包头开往大连的K56次列车上,又出现一名“霸座女”。与此前“霸座”后果不同的是,这位乘客的拒不让座,换来了更加严厉的行政拘留处罚。

网络黑账号为违法行为提供“掩护马甲” 怎么管?

网络账号的身份管理存在漏洞,没能把账号注册者和实际使用者绑定起来。必须真正做到‘实名又实人’,把网络实名制落到实处。同时,相关法律法规应当跟上网络违法犯罪新变化,网站平台应履行主体责任,地方网信部门也应参与管理,做好全流程监管。”

“抽了血倒掉”的假体检骗了多少人

“有些同行会通过护士假冒医生,也有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检测),把血倒掉直接给结果”。日前,体检机构“爱康国宾”董事长张黎刚的爆料,引发了民众对“假体检”的声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