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资讯
如何防止疫苗事件重演?45个检查组排查疫苗生产企业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财政医疗卫生资金分配和使用还存在不少问题,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反映仍然比较强烈,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限驾令填补空白 让失信被执行人“寸步难行”
近日从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随着信息化执行越来越普及,限驾令已在丽水全市推广,让欠债不还的失信被执行人“寸步难行”。
中医药管理局:整治打着中医旗号的养生保健服务乱象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消息,2018年12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指示批示精神,整治打着中医旗号的养生保健服务乱象,保障群众健康进行专题研究。
高空抛物伤人该谁赔?委员建议由国家或物业赔偿
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分组审议民法典合同编草案、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有不少委员针对“高空抛物”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如何堵住互联网红利的“失信漏勺”?关键在治
紧紧抓住“网络诚信建设”这一“牛鼻子”,法治与德治并举、线上与线下联动,才能筑牢风清气朗的网络世界,才能让互联网发展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消协调查报告显示:超四成网购人群不知道电商法
在微商和直播平台等新兴网络交易平台遇到“劣质产品”问题的受访者比例最高,占比47.5%;其次是冒牌货和售后服务差等问题,占比分别为39.2%和36.2%。

火疗包治百病,鞋垫能治O型腿?专家斥其“荒唐”
近日,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几种“专利”疗法和产品被社交媒体推向了风口浪尖,其中以火疗法、骨正基鞋垫和负离子磁卫生巾尤为突出。这些一直被很多人推崇的疗法和产品真的像经销商说得那么神奇?对此,有专家称:虚假大于真实。
禁令之下交易仍活跃 “呼死你”软件成打不死的小强?
通过恶意呼叫影响受害者正常通信,从而实施打击报复、敲诈勒索、强买强卖、非法追债等违法犯罪行为――“呼死你”软件令人深恶痛绝。
市场监管总局抽查日常防护口罩 近半不合格
今日(12月2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日常防护型口罩等12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通报披露,本次抽查涉及7个省(市)17家企业生产的25批次口罩产品,其中1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48%。
网络游戏网络直播日趋规范网贷行业告别野蛮生长
短视频的兴起,自媒体的进一步发展,让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认识到提高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锦鲤、退押金事件背后,有互联网用户的狂欢,也有消费者的无奈……

拨打电话发送短信 热门App可能获取这些权限你并不知道
许多人的手机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应用软件,也就是俗称的App,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在享用这些应用软件便利的同时,你付出的代价有多大呢?答案可能令您震惊。
电商法将实施 朋友圈的代购是涨价还是退出?
《电子商务法》2019年1月1日就将正式实施了,届时所有代购、微商都多了一个专业称呼:“电子商务经营者”,他们都需要办理采购目的地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并且缴纳相应税务。
抖音成网络诈骗新平台:用户屡被骗 山寨账号轻松过审
用户屡被骗,山寨账号轻松过审,抖音等成网络诈骗新平台?短视频平台的用户中不少是在校学生,缺乏防诈骗意识,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牟利对象。


“假一赔十”代购正品获判 海外代购成职业打假香饽饽?
近年来,代购生意风生水起。很多卖家从国外采购商品,出售给国内买家。但渐渐地一些职业打假人也将“打假”的矛头对准了这些网店。
朋友圈“早起打卡分钱”频现陷阱
近期,一种“早起打卡分钱”的活动,在微信朋友圈迅速走红。看似是监督用户早起、“一边养生一边赚钱”的活动,实际上却暗藏陷阱。
“早起签到”小程序暗藏诈骗陷阱 涉及全国20省市
冬天早起对不少人来说是个挑战,不过,一个叫做“早起挑战团”的微信公众号却让一些平时不愿早起的人打破了常规,并在部分人群中迅速流行。
全球多地收到炸弹威胁邮件:索要比特币赎金
北京时间12月14日早间消息,近期,垃圾信息散布者向全球多个英语国家的企业、学校和其他地点发送了大量炸弹威胁,要求对方通过比特币支付赎金。

勒索病毒敲响网络安全警钟 黑灰产黑手伸向个人信息
在信息化、数据化的今天,个人信息成为重要的数据资源,数据安全风险日益凸显。个人信息泄露引发公众对信息安全的焦虑,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需多方联合防护。
网购陷下单故障骗局 双12小心中这三种诈骗圈套
近日,重庆某高校男生胡冰在某购物网站购买了一双运动鞋,没过几天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售后服务工作人员,告知胡冰的这笔订单被新来的实习生误注册为铂金会员。
国家药监局:80批次化妆品不合格 涉多款染发产品
12月1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关于80批次化妆品不合格的通告。通告显示,经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等检验,标示为广州市汉邦化妆品有限公司等29家企业生产(代理)的80批次化妆品不合格。

公号转发黑猫警长图片被索赔10万
近日,一位自媒体博主发文称,因为一篇阅读量只有18次的微信文章,他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告上法庭,索赔10万元。这名博主认为上美厂索赔额度过高在网上发帖“吐槽”,引来网友关注。对此,律师认为,自媒体侵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著作权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最终的赔偿数额要由法官根据该案实际情况而确定。
赚钱类App是掉馅饼还是挖陷阱 用户吐槽个人信息泄露提现难
如今,手机已然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随着低头族的不断增加,移动互联网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商机。
违禁药品“隐身”网络 构建食品共治格局成当务之急
据报道,号称“纯中药”、“纯植物”的保健食品,实则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药物。一些不法商贩通过互联网进货销售造成有毒有害食品追溯难,并在网络平台通过起化名、代号等方式逃避第三方平台和法律监管,让违禁药品“隐身”网络。
“低头族”引发交通事故理应被追刑责
近日,广东省中山市第一法院依法以交通肇事罪判处一位行人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在大多数人普遍的认知中,认为行人以血肉之躯面对机动车时处于弱势地位,在交通肇事中应以保护行人利益为主,故而该判决一经作出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铁路“霸座”乘客首次被拘留 不少网友为警方点赞
高铁“霸座女”、“霸座男”屡现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近日,在包头开往大连的K56次列车上,又出现一名“霸座女”。与此前“霸座”后果不同的是,这位乘客的拒不让座,换来了更加严厉的行政拘留处罚。
网络黑账号为违法行为提供“掩护马甲” 怎么管?
网络账号的身份管理存在漏洞,没能把账号注册者和实际使用者绑定起来。必须真正做到‘实名又实人’,把网络实名制落到实处。同时,相关法律法规应当跟上网络违法犯罪新变化,网站平台应履行主体责任,地方网信部门也应参与管理,做好全流程监管。”
“抽了血倒掉”的假体检骗了多少人
“有些同行会通过护士假冒医生,也有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检测),把血倒掉直接给结果”。日前,体检机构“爱康国宾”董事长张黎刚的爆料,引发了民众对“假体检”的声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