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

龙江粮香入蜀地 南北协同谱新篇 - 哈尔滨健康农牧业成都推介会圆满举行

中经联播讯(金薇)五月的蓉城焕发蓬勃生机,哈尔滨健康农牧业有限公司奏响北粮南销强音。5月21日,由哈尔滨市工商业联合会主办,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巴彦县供销合作社联合协办,巴彦县农业农村局、哈尔滨商业大学、成都市青白江区工商业联合会、成都市女企业家商会、成都市青白江区女企业家商会、成都市哈尔滨商会、黑龙江领头羊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支持的"哈尔滨市定制农业推介会暨健康农牧业新品发布会",在成都青白江铁港锦江都城酒店隆重举行。哈尔滨健康农牧业有限公司与四川春满人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承办单位,携手开启龙江特色农产品南下新篇章。

哈尔滨健康农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坐落于有着“国家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和“中国好粮油示范县”之称的黑龙江省巴彦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集种植、研发、深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企业,专注于玉米深加工领域,致力于为亿万家庭提供健康主食 。公司凭借独特的“小园种植”模式,统一提供种子、有机肥和种植规范,确保了玉米的高品质。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即食玉米、药食同源龙须粥系列、方便大碴粥系列等众多产品,填补了国内多项市场空白,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以及中国绿色食品认证等诸多荣誉 。

健康农牧业此次到成都举办招商会,是希望借助成都在西南地区的经济辐射力,搭建起南北协同发展的桥梁。小园玉米的产品源自东北黑土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品质优势,相信与南方市场的需求能够完美契合,共同开创健康农牧业的美好未来 。

发布会现场汇聚政企学研多方力量,哈尔滨市工商业联合会社会服务部部长杨立军、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副处长韩胜宝率队南下推介,与成都市青白江区工商联主席骆开强带领的川渝企业家代表团展开深度对接。通过播放企业宣传片、发放招商宣传资料、实物展示品鉴等形式,全方位呈现"小园玉米"从黑土地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图景。

在产业振兴主题分享环节,哈尔滨健康农牧业董事长孙立娟深情讲述企业发展历程。这家扎根巴彦苏苏23载的农业龙头企业,依托北纬45度黄金玉米带的天然优势,构建起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链。企业最新推出的儿童营养玉米主食、低GI减脂控糖系列、三高人群养生主食等创新产品,在发布会现场引发热烈反响。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学院郑秋鹛教授着重介绍了校企联合研发的药食同源玉米产品矩阵,其通过生物酶解技术实现的营养强化成果,标志着玉米主食化战略取得重大突破。

公司的各类特色产品吸引了参会者的目光。从方便大碴粥到玉米面条,再到具有减脂、控糖功效的健康食品,丰富多样的产品线展现了公司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其中,进入白象、海底捞旗下麻辣烫品牌供应链的玉米面条,年供应量超万吨,更是成为了焦点产品 。一位来自四川本地的经销商在体验产品后兴奋地说:“这些产品口感独特,品质上乘,将东北的特色与健康理念完美融合,相信在我们四川市场一定会大受欢迎 。”

签约仪式将活动推向高潮,孙立娟董事长与成都、德阳、双流等地加盟商代表现场签约,构建起覆盖川渝核心市场的经销网络。成都加盟商黄静香以"单日破万件"的销售数据,生动印证了龙江优质农产品在西南市场的强劲竞争力。企业企划总监金磊发布的"千万补贴招商计划",包括提供市场推广支持、培训服务以及灵活的合作方式等,进一步增强了经销商的合作信心 。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牌,"小园玉米"始终秉持"让每一穗玉米都承载健康使命"的初心。从率先建立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到创新开发功能性主食产品;从打造"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到构建南北联动的营销网络,健康农牧业正以科技赋能和模式创新,持续提升巴彦玉米地标品牌价值,为黑土地农产品闯市场树起标杆典范。此次南下成都精准推介,不仅为哈尔滨健康农牧业有限公司开拓南方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南北地区在健康农牧业领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未来,健康农牧业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健康农牧业产业的繁荣发展 。



【责任编辑:崔岳莺】

孝行七城谱新篇 硒品夺魁硒博会——农垦享购第三届品牌文化节圆满落幕

跨越7城,历时13天的农垦享购第三届品牌文化节,自沈阳启幕,行经天津、江阴、武汉、开封、汉中,于新疆克拉玛依圆满落幕。本届文化节以“孝暖农垦 福泽享购”为主题,将中华孝道文化与大健康理念深度融合,成为行业内外瞩目的文化盛事。深受农垦享购会员喜爱的明星产品“遇唐安富硒百菌萃”荣膺第十届硒博会“最具市场影响力名优硒产品”称号。

“黑土优品”一线城市品牌行(无锡站)暨第十届五常新米惠民节成功举办

进一步提升“黑土优品”品牌影响力,推动黑龙江优质农产品深入长三角地区,助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11月8日至9日,由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的“黑土优品”一线城市品牌行(无锡站)暨第十届五常新米惠民节在无锡粮食科技物流中心举行。黑龙江省供销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周广宇和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监事会主任傅涛出席启动仪式并见证签约。本次活动由黑龙江省供销

一颗油茶籽的“全链升级”

“千年攸韵,油茶飘湘”!以“科技赋能油茶,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湖南油茶节,将于明天在攸县拉开帷幕。10月22日,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中国日报和湖南广播电视台等10家央媒、省媒组成的联合采访团,专程实地探访株洲油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品味“东方橄榄油”的独特芬芳。株洲日报记者跟随联合采访团的脚步,穿梭山林、跋涉绿野,走进车间、采访农户,亲身见证和感受一颗小小的油茶籽,依

千年“梨变”——梨香晋州:从谏官药箧到亿级产业链

9月中旬,在河北省中南部冀中平原腹地,晋州鸭梨陆续开始上市;‌9月下旬‌,‌黄金期的晋州鸭梨口味、香气进入更佳状态;10月中旬,晋州鸭梨采摘结束。通过科技赋能,鸭梨可供应至次年7月,而在短短两个月之后,晋州鸭梨又进入了新一轮链条的流转……

北大荒泰来农场有机水稻开镰:科技“提质增效”,丰收又增收!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大地铺金叠翠,日前,在泰来农场有机水稻种植地块,收割机有序地在田间穿梭,金色稻浪在机械作业下翻涌,标志着农场今年有机水稻收获工作全面启动,打响全年农业生产“收官战”。泰来农场能持续产出优质的有机水稻,离不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处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年活动积温稳定在2920℃,147天无霜期以及显著的昼夜温差

查哈阳农场:秋整地工作高效推进筑牢明年丰产根基

金秋十月,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域内的查哈阳农场金星管理区的地块上,联合整地机轰鸣作业,按照农场秋整地标准稳步开展深翻工作。为确保秋整地工作扎实开展,农场将“早”字贯穿始终。秋收工作启动后,农场坚持“收获与整地无缝衔接”原则,充分发挥大马力农机装备优势,严格执行“收获一块、整地一块”的作业标准

单产4.88吨 克山农场马铃薯单产创新高

一举打破马铃薯单产历史记录,4.8万亩马铃薯丰产丰收成为定局。黑土生“金豆”,丰收堆满仓。作为垦区优质马铃薯种植基地,今年克山农场全面提升马铃薯种植的标准化和科技化水平,实现良

依安县新屯乡:干菜加工链“晒”出致富经 农产品变身“黄金菜”

架子上、晒场上,一排排整齐铺开,里面晾晒着红彤彤的辣椒、一串串饱满的豆角。金黄的阳光下,土豆像一排排安静的士兵,整齐地趴在地上接受“检阅”。阳光炙热,它们的颜色从暗灰渐渐变成温暖的棕黄,空气里弥漫着粮食和干果的清香。几位村民戴着草帽,不时用木耙翻动晾晒的作物,让它们均匀受

黑土硒都育珍品:宝清红小豆的百年传承与健康价值

宝清县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地处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富硒农业示范区。该县拥有富硒耕地580万亩,与其他富硒地区相比,具有硒含量稳定、土壤无污染、肥力充沛等显著优势,素有"种无不宜、种无不丰"的美誉。

克山县全富村:订单西瓜迎丰收 特色产业促振兴

连日来,克山县曙光乡全富村“冰淇淋西瓜”陆续成熟,连片的瓜田里,一颗颗圆滚滚的西瓜隐藏在藤蔓之间,村民们忙着采摘、搬运、分拣,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在分拣包装区,村民们正忙着将刚摘下的西瓜称重、套网、装箱。这批“冰淇淋西瓜”是发往上海的订单,早上刚采摘完,下午就装车运走。据了解,全富村已与上海的超市、电商平台签订了购销协议,

长汀“共富林场”首批茯苓加工项目投产 撬动林下经济新突破

作为长汀县推进“共富林场”建设的重要成果,该厂的投产标志着当地茯苓产业在精深加工领域实现新突破。新投产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工人们熟练地为新鲜采收的茯苓手工削皮去泥,再加工成茯苓丁、茯苓片等多种产品,整个流程井然有序。该厂的投用,不仅有效破解

科技赋能 哈尔滨市农科院 “寒地小龙虾”亮相哈洽会

肇源县贵五谷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繁育养殖的“寒地小龙虾”成为关注焦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游客和媒体的目光。展会现场,一只只活力四射的小龙虾,在透明水缸中挥舞着钳子,青亮的外壳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引得参观者纷纷驻足拍照、赞叹不已。贵五谷健康食

云南咖啡的“狂飙”与突围:黄金产区的冰与火之歌​

北纬15°-25°的“咖啡黄金带”上,云南哀牢山与小粒种咖啡树的“光合极限挑战”已持续百年。这里诞生的瑰夏豆能品出荔枝蜜香,铁皮卡自带柑橘酸质,堪称顶级咖啡的胚床。然而,现实却是一地鸡毛。咖农老王蹲在地头嘬着牙花子算账:“每公斤生豆卖不到10块,不如种玉米!”全球期货市场的“无形大手”将云南豆均价压至越南的三分之一,全省60%的咖啡园仍在沿用祖传的“

棚室经济奏响增收曲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大五福玛村温室果蔬抢"鲜"上市

连栋温室整齐排列,水果黄瓜青翠欲滴,番茄如红宝石缀满藤蔓,西葫芦舒展着肥厚的叶片,农户正在进行吊蔓作业。"我们的黄瓜不用催熟剂,现摘现发,凌晨4点还在采收,6点就能摆上早市摊位。"正在打包的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到。目前日均供应市场3吨鲜蔬,通过"农超

云南:打好特产这张牌

全国每10枝鲜切花中,有7枝来自云南;咖啡香飘海内外,种植面积、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蓝莓、牛油果等“洋水果”变身“土特产”助农增收……行走七彩云南,处处可见高原特色农业焕发的勃勃生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