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7月11日北京讯(李新民 王硕新)工资条上的数字正在发生变化,全国超30城职工本月起陆续迎来公积金账户的“年度升级”。

七月流火,住房公积金年度调整窗口如期开启。截至7月11日,全国已有超过30个城市密集发布2025年度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方案,基数上限普涨5%-7%成为主流趋势。
这场牵动2.3亿缴存职工钱袋子的调整,正悄然改变着工资条上的数字和未来的购房能力。
在深圳工作的程序员张先生发现自己的公积金月缴存总额首次突破8000元大关,而刚在上海租房入职的应届毕业生李小姐则通过新政策每月多提取1200元支付房租。这些变化都源于2025年度公积金政策调整。
调整全景,多地基数上浮创新高
进入七月,住房公积金年度调整窗口期全面开启。从北疆哈密到东海之滨的温州,各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密集发布2025缴存年度基数调整通知,形成一波全国性的政策调整潮。
地区差异在调整幅度上体现明显。保定市将月缴存基数上限设为22860元,下限为2200元。宁波市本级则高达38907元,下限为2490元。
深圳月缴存基数上限达41190元,首次突破4万元大关,增幅达7.2%。
在安徽,合肥市月缴存基数上限确定为30540元,比去年增加745元,个人和单位最高月缴存额各为3664元,双边合计7328元,较去年增加178元。宣城市则设定月缴存基数上限为23793元。
西北地区的哈密市月缴存基数上限为30464元,职工月缴存公积金最高上限额达7312元。甘肃省缴存基数上限为28422元,月最高缴存额为6822元。
双面效应,账户增收与工资缩水
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每月缴存的钱变多了,在缴存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公积金账户里的余额就会积累得更快。用于买房、还房贷、支付房租时,能支配使用的资金也就越多。”

以北京某月薪25000元的职工为例,按照12%的缴存比例计算,若工资增长至26500元,月缴存额将从2500元增至3180元,每月增加680元,一年累计增加8160元。
这笔资金享受免税优惠,可在购房、租房、装修等情形下提取使用。
硬币的另一面是到手工资的变化。严跃进同时指出:“在每月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假如公积金缴存基数提高,需要缴纳的公积金变多,到手工资自然会少。”
三类人群受益最为明显:去年工资显著上涨的职工;原先按最低基数缴存的职工;以及原先缴存基数已超过旧上限的职工。对大多数收入稳定且原缴存基数处于上下限之间的职工,变化则不太明显。
新政亮点,2025年改革突破传统框架
2025年的公积金改革不止于基数调整。住建部等多部门联合推出的新政策,从四个维度进行重大调整。
缴存比例更趋灵活。新政允许企业在5%-12%区间自主确定比例,北京、上海等15个重点城市试点阶梯式缴存——低收入群体维持基础比例,中高收入群体可上浮至12%。温州市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缴存比例放宽至10%-24%区间。
贷款额度大幅提升。首套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从60万元提升至120万元,二套房最高可贷80万元。36个核心城市试点公积金与商业贷款组合模式,贷款利率在商贷基础上下浮0.5至1个百分点。
以北京购房为例,购买500万元住房,新政后自筹资金减少约60万元。
提取条件全面放宽。新政明确五类情形可自由提取:租房、大病医疗、子女教育、父母赡养和长期护理。其中,租房提取上限从每月房租的30%提高至70%。上海试点即时提取功能,申请后最快30分钟到账。
使用范围持续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扩展至家居装修、家电购置、养老住宅改造等领域。11个试点城市允许将公积金转入个人养老金账户,最高可转入年度缴存额的50%。同时,134个城市群内实现异地互认互贷,2024年异地互认互贷业务增长率达167%。
办理指南,线上为主、限时办理
公积金调整办理普遍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模式。宁波市明确规定,缴存单位可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在线申报,也可到办事大厅或延伸服务网点办理。
温州市要求已申领法人数字证书的单位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办理基数调整,未开通网厅的单位需到各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公积金窗口办理。
甘肃省则引导缴存单位登录“甘肃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网上业务大厅”办理,实现“零材料、零审批”线上调整。
时间窗口普遍设定在7月至9月。保定市明确要求年度基数调整办理时间为2025年7月1日至9月30日,超过时间系统将自动关闭调整功能。宁波市将办理时间设定在即日起至8月18日。
调整后的缴存基数执行期间多为2025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合肥市则规定缴存基数按自然年度(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执行。
对于7月至调整生效月之间的差额部分,多地要求单位在调整后予以补缴或退缴。
保障措施,维护2.3亿缴存人权益
全国公积金缴存总额已达19.7万亿元,覆盖职工超过2.3亿人。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调整,各地公积金管理部门推出多项保障措施。
在信息透明方面,合肥市要求各单位在核定职工月平均工资和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后一个月内,应告知职工本人同时在本单位进行公示。保定市强调单位在申报前应将缴存基数、月缴存额情况告知职工本人,接受职工监督。
对困难企业提供政策缓冲。哈密市明确:企业连续两年亏损,且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可申请降低缴存比例;低于40%的,可申请缓缴。
温州市则规定部分按最低工资标准领取工资的职工,经本人申请和单位同意,可免缴个人缴存部分,但单位仍须缴存单位部分。
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效率。全国176个城市已上线公积金e服务平台,实现24小时线上办理;1321个银行网点设立公积金专区。据公积金中心工作人员透露,新系统上线后,平均办理时间从45分钟缩短至15分钟,群众满意度提升36个百分点。
职工李先生每月公积金缴存额增加680元,他盘算着:“这部分钱虽然让到手工资减少了,但能免税积累,将来买房时压力会小很多。”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公积金贷款发放量同比增长19.3%,提取量增长23.6%,印证了政策调整的积极效果。
公积金制度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中,每一次改革都旨在服务民生。未来,公积金制度仍面临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市间政策协调统一等挑战。但此次四项重大调整已为更多家庭筑起安居梦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