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9月9日昆明讯(颜峯 通讯员 王利娟 孙艳)“以前办退休,养老、医保、档案得跑好几个地方,来回折腾太麻烦!现在就一个窗口,一站式全办好,省了太多事儿。”近日,某企业人事主办石女士在西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完退休业务后,对“退休一件事”专窗的高效服务赞不绝口。这声真切的好评,正是西山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西山区人社局”)推进民生服务改革的生动缩影。

今年5月,针对群众办理退休时“申报资料多、跑腿次数多、审批环节杂”的痛点,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人社局以党建为引领,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主动牵线医保、档案托管等多部门,掀起一场流程再造与服务模式的创新变革。通过优化窗口设置、重塑审批流程、强化部门协同,“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结”的“退休一件事”办理新模式正式落地,将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停保及待遇审核计发等关联事项“打包整合”,覆盖企业职工与灵活就业人员,彻底打通退休服务的“堵点”“难点”。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是这场改革的核心思路。西山区人社局牵头建立“联审联办”机制,推动医保、社保等部门数据共享、信息互认——群众申报养老保险待遇时,系统会自动触发医保退休手续办理,实现“一次申报、并联审批”;针对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认定不一致的“老大难”问题,通过明确认定标准与转换规则,杜绝群众“多头沟通、反复补材料”的窘境。办理时限也大幅压缩:无视同缴费年限的职工“即申即审”,最快7个工作日就能办结;需人工审核的,部门间线上线下联动核验,30个工作日内也能完成,退休办理真正从“能办”迈向“好办、快办”。

改革落地,制度先行。为确保服务不“打折扣”,西山区人社局联合区政务服务局、医疗保障局等部门反复沟通,制定《西山区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办理时限与服务标准;在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楼特设“退休一件事专窗”,将退休申请、保险停保、年限认定、待遇计发、退休证发放等业务“一窗通办”,还编制了通俗易懂的《办事指南》,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广而告之。数据显示,此举让材料提交量减少40%,办理环节压缩50%,群众办事效率显著提升。
服务不止于“高效”,更在于“暖心”。西山区人社局聚焦不同群体需求,推出一系列精细化、人性化举措:面对档案材料缺失、身份证与档案出生时间不一致等历史遗留问题,由党员带头,联合档案管理、养老保险经办等科室业务骨干组成联席小组,“一案一策”查找原始招工表、工资凭证等材料,帮群众还原参保轨迹,2025年以来已预审1892件退休档案,化解30余例争议;为高龄、重病、伤残群众开辟“绿色通道”,提供预约办理、上门受理服务;针对异地居住人员,依托“政务专递”实现材料线上传、结果快递送,5月至今已通过快递办结20余件;对非主观原因导致的材料不全情况,创新推行“容缺受理”,申请人签署承诺后可先办业务,规定时限内补交材料即可,避免“来回跑”,5月以来已受理30余件“容缺”申请。此外,“好差评”制度与定期回访机制同步建立,群众的每一条建议都成为优化服务的“指南针”,形成“改革—反馈—再优化”的良性循环。
自改革实施以来,西山区“退休一件事”专窗已受理退休业务180余件,办结160余件,群众满意度超98%,改革成效初步显现。下一步,西山区人社局将继续聚焦群众生活中的“关键小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数字赋能为支撑,进一步拓展“一件事”改革覆盖范围,提升窗口服务的标准化、智慧化与人性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踏实、获得感更真切、幸福感更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