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目录内抗癌药品超过230种,从化疗、靶向到免疫治疗,甚至强效止吐药、长效升白针等辅助药物也都在医保范围内。

中经联播10月03日北京讯(张佳乐 李小飞)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现行国家医保目录内共有230余种抗癌药品,覆盖肺癌、乳腺癌、胃癌等20余种常见癌症,涉及化疗用药、靶向治疗用药、免疫治疗用药等。
除了直接治疗癌症的药品,国家医保目录也覆盖了其他必要的辅助药物。比如肿瘤化疗药常会带来的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等副作用,相应的强效止吐药、长效升白针等药物也都在目录内。
这些措施切实减轻了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药品覆盖全面:从治疗到辅助支持
国家医保目录不仅涵盖了直接对抗癌细胞的药品,还包含了治疗过程中必需的辅助药物,形成了一套全面的癌症治疗保障体系。
记者了解到,目前医保目录内的230多种抗癌药覆盖了肺癌、乳腺癌、胃癌等20多种常见癌症类型。
这些药品涵盖了化疗用药、靶向治疗用药、免疫治疗用药等不同类别,满足了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癌症患者的治疗需求。
对于化疗常见的副作用,如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等问题,医保目录内也包含了相应的强效止吐药、长效升白针等药物。
这些辅助药物能有效管理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动态调整机制:新药获批一年内即可入医保
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建立了每年定期调整医保药品目录的制度,推动更多新药、好药尽快纳入医保。
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已经累计402种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抗癌新药获批不到1年就被纳入目录范围,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待创新治疗药物的时间。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医保药品目录,一次性增加了91种药品,其中肿瘤治疗药物就达26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石远凯表示,近些年一些肿瘤新药的研发进入了快车道,此次进入医保目录的26种肿瘤药物,绝大部分是2023年、2024年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新药。
重点癌种保障:肺癌乳腺癌用药数量领先
在医保目录的调整中,肺癌、乳腺癌等常见癌种的用药保障得到显著加强。
在2025年新版医保目录新增的26种肿瘤药物中,仅治疗肺癌的就有12种。
石远凯指出,这些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后,不论是发病率较高的EGFR基因突变肺癌患者,还是发病率较低的ROS1基因突变肺癌患者,他们选用最新、最好的药品可及性都变高了。
此外,根据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通过初审的药品清单,40余款实体瘤药物入围,其中肺癌与乳腺癌药品数量遥遥领先,成为此次初审结果中的“最大赢家”。
这些入围药品中,多个重磅药物的出现填补了临床治疗空白。
未来展望:更多创新药等待入围
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即将进入谈判阶段,又一批新药、好药距离进入医保更近了一步。
根据今年9月公布的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通过初审的药品清单,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以96个的数量占据绝对首位。
数量远超神经系统药物(43个)、消化系统及代谢药(40个)、心脑血管系统药物(24个)等其他类别。
今年一个显著的变化是首次同步公布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的初审名单。
商保目录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一方面为这类药品提供了准入通道,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共享、一站式结算等配套措施,大幅降低患者自付比例。
---
随着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的不断完善,癌症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正在显著提高。
“十四五”以来累计402种新药进入医保目录,一些抗癌新药从获批到纳入医保的时间已缩短至不到1年。
未来,随着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的互补衔接,癌症患者的治疗选择将更加丰富,生命希望更加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