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农家媳妇郑秀娟:行孝20载 孝老爱亲美名扬

中经联播讯 “农村人讲究‘过九不过十’,老人今年九十九了,作为子女,我们特意为老人安排了百岁诞辰。”日前,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图河镇安福村一户农家院落里,一位中年农妇在给一位老人端上长寿面时笑着告诉记者,“平日里,我们都很敬重老人,过生日那天,看到那么多人来贺寿,他高兴得像个孩子。”

老人叫王树林,一名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中年妇女叫郑秀娟,是老人的侄儿媳妇。

今年46岁的郑秀娟是一名普通农妇,2003年以来,她用一颗至诚孝心侍奉公婆、叔公婆四位老人,照料重度残疾的三伯哥,演绎着一段孝老爱亲的人间真情。

图片1.png

20年,没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只有岁月绵长、情真意切的亲情守望。用郑秀娟自己的话说,她只是做了一个妻子、一个儿媳妇、一个子女应该做的事。但用村邻的话说,她是勤俭持家的好妻子、无私奉献的好母亲、尊老敬老的好儿(侄)媳,正是她用那朴实无私的双手,撑起一片蓝天,让家里的四位老人都能够安享晚年。

据了解,只有小学文化的郑秀娟和丈夫王华富育有一双儿女,平日里男主外女主内,过着平淡却很知足的日子。2003年,公公王树康的一场重病让这个小家庭陷入困境。公公常年卧病在床、不能自理,虽有5个儿子,但是因残疾、外出打工等各种缘由,无法在平日里照顾老父亲,王华富夫妻俩便扛起了照料父亲的重担。

“看病、日常生活都得用钱,老父亲以及残疾兄弟的生活、孩子的上学、家里的几亩田地耕种都要有人照应,怎么办?”看着家庭的状况,小两口陷入了两难。经过夫妻俩思前想后的商量,最终决定王华富外出打工,郑秀娟在家照看一大家人。看着妻子操劳的背影,丈夫王华富的心里万分感动,虽是不忍不舍也只能交待几句后便毅然踏上南下打工的行程。

自那以后,郑秀娟每天都要做好家务的统筹安排,送小孩上学、喂猪、打扫猪舍、做饭、照顾公公起居、到田地耕种撒药,每天都是忙不完的家务活,给公公擦身、捏腿、换洗衣服、端茶喂饭更成了她的日常“必修课”,但她没有露出一丝不悦与为难,“我早把公公当成亲爸爸来照顾的,是分内事。”

2008年的一天,卧床五年的公公离开了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临终前,老人握着郑秀娟的手含泪说到,“这些年多亏了你,也实在是难为你了。”一旁的家人十分动容,尤其是三哥在一旁更是哭成了泪人。

2017年,一直身体不太好的婆婆又患上了心脏病,一病不起。婆婆去世前的6年间,郑秀娟一直伺候床前,悉心照顾,毫无怨言。

老兵王树林是郑秀娟的叔公,多次获得战功的老革命夫妻俩一直膝下无子,相依为命。2010年,老人90岁高龄的妻子刘月英患上老年痴呆症,给这对老夫妻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就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一方面出于亲情的放不下,另一方面对于老革命的敬重,郑秀娟站了出来,她毅然承担起了照顾这对老人的重任。

图片2.png

一大家子吃喝拉撒、繁重的家务和农活已经把郑秀娟累个不行,还得侍候老年痴呆的大娘。她说“那阵子累得真想躺下,可又不能躺下。”一个阴雨天,她骑着三轮车去找寻走丢的大娘,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浑身湿透的她才在一条小河旁找到大娘,悬着的心才落了地,这样的日子一坚持就是9年,一直到刘月英老人安然离世。

妻子离世后,王树林总是郁郁寡欢。看在眼里的郑秀娟就时常陪着老人聊天话家常,用轮椅推着老人在村里散心散步。镇党委和村党委也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便和郑秀娟商量,请郑秀娟带着老人去学校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既能转移老人注意力,激发老人荣誉感,又能让老人发挥余热对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举多得。几年来,看着老人如此高龄却身体硬朗,头脑灵活,满村人无不夸郑秀娟是个有孝心的人,“在她身上,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夏兴俭 侍梨梨)

【责任编辑:李文闻】

科技赋能医疗新纪元!五部门联推“AI+医疗”实施意见

2030年基层诊疗将实现智能辅助全覆盖,八大场景重塑就医体验。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擘画“人工智能+医疗”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该政策以“2027年初步建成、2030年全面普及”为双阶段目标,从基层诊疗到临床专科、从患

银发经济陷阱揭秘:羊奶粉变“神药”、理财稳赚成空、养老分红血本无归

全国养老诈骗案频发,涉案超20亿,近万老人遭殃,全国多地接连曝出养老服务消费领域“坑老”“骗老”恶性事件,普通羊奶粉被吹嘘成“保健神品”、“理财专家”承诺稳赚不赔却致血本无归、养老机构以高息分红诱骗办卡等骗局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羊奶粉“神化”骗局:虚假宣传成重灾区在湖北武汉,中选亿粮商贸有限公司通过“赠送面条、低价购物”等手段吸引高收入中老年群体,将普通羊奶

打造“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 ,黑龙江克东县整合资源构筑服务基层新阵地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克东县委社会工作部强化统筹协调与资源整合,积极探索服务阵地融合共建新模式,将原有职工驿站与暖新驿站两类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升级改造,成功打造了7个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综合服务点,日前,已投入运行,24小时对外开放。此次整合建设工作中,克东县采取新建与改

11月起新车上牌免去车管所排队,线上半小时搞定

公安部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通过全链条信息共享、一站式数字化办理,实现群众购车上牌“零跑腿”。这一改革被视为公安交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标杆举措,预计每年惠及超1500万车主,节约交通成本超2亿元。全链条数字化:购车、缴税、上牌“一网通办”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介绍,新措施通过“交管12123”A

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启动,1400万人将参与“人口小普查”

以202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通过入户登记与互联网自主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及居住状况的最新变化,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调查范围与对象——本次调查覆盖全国所有抽中

“三亮”引领亮剑民生难题 黑龙江克山县协同发力化解不动产“办证难”

在克山县“亮党旗 亮党徽 亮身份”(三亮)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县政务服务中心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动产登记窗口与契税窗口协同联动、主动作为,成功破解困扰群众多年的历史遗留房产“办证难”问题,以实际成效擦亮“三亮”品牌,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民生答卷。

严查定点药店“阴阳价格”!国家医保局出手了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10月1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针对部分地区定点零售药店对医保和非医保患者采用“阴阳价格”行为进行严肃核查处置。这种“阴阳价格”行为指的是完全相同的药品销售给医保患者的价格高于非参保患者。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这类行为

学校食堂食材新规出台:双人验货、校长陪餐,守护学生舌尖安全

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针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的大宗食材采购验收工作提出明确规范。通过多人联检、源头可溯、透明公开等方式,为校园食品安全再添一道“防火墙”。《指引》要求学校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集体验收,公开透明。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食材,应当场退回或销毁,并如实记录。旨在进一步

银发浪潮下的中国守护:14400万老年人享受健康管理服务

养老床位更加充裕、社区服务日趋完善、文化课程丰富多彩,中国老年人正在享受更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介绍了我国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快构建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成果。目前我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已提高到64.6%,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突破570万个。---服务体系升级,养老

首部住房租赁专项法规明日生效!2亿租客迎“权益护城河”

标志着2.1亿城镇租房人口(其中一线城市租房占比超40%)正式告别“野蛮生长”的租房时代,迈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发展新阶段。三大核心突破直击行业痛点居住安全硬约束:明确禁止将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

西山区“退休一件事”专窗上线,实现退休业务一站式高效办结

西山区人社局将继续聚焦群众生活中的“关键小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数字赋能为支撑,进一步拓展“一件事”改革覆盖范围,提升窗口服务的标准化、智慧化与人性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踏实、获得感更真切、幸福感更温暖。

鞍山市2025秋季房交会将于9月开幕 多项惠民政策助力安居置业

9月4日,辽宁鞍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鞍山2025秋季房交会新闻发布会,鞍山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鞍山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次房交会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问题,正式公布本届以“好房・悦居未来”为主题的房交会核心信息。本次房交会政策优惠期为9月7日至11月10日,集中展示将于9月19日-21日在高新区万达广场举办。

医保支付大变革!复杂重症诊疗获特殊通道

国家医保新政为疑难重症打开一扇门,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可申请特殊结算,新技术应用不再“望费兴叹”。8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这项改革的核心亮点是建立了“特例单议”机制,允许医疗机构对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申请特殊结算,为使用创新药械、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开辟特殊

教育部启动“双千”计划,离校就业小程序上线

聚焦产业前沿的微专业、直达微信的岗位推送、12万个增量岗位开发、7.1万困难毕业生帮扶…教育部系列增量政策让就业路越走越宽。8月13日,教育部正式上线“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未就业毕业生通过微信即可访问。该平台基于教育背景和求职期望,为离校毕业生精准推荐匹配岗位信息,提供“不断线”就业支持。这一举措是教育部近期推出的系列增量就业政策的最新一环。

海城创新"政企研"联动模式 赋能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

辽宁海城市人社局立足局属海纳众创空间平台优势,特邀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省农业农村厅倪红涛副处长为40余家入驻企业及创业团队授课,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实操指导,靶向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加速培育“线上纳统企业”,以众创空间“孵化力”激活农产品销售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人社力量。

学前一年保教费全免!2025年秋季学期起实施

一纸文件,千万家庭的教育账本正在改写,中国学前教育进入免费时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国办发〔2025〕27号),正式宣布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这项重大惠民政策将于新学期开始时落地实施,惠及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大班儿童。政策明确,免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批准的公办园保教

辅助生殖进医保、公积金突破限缴,多孩家庭直接受益!北京发布15项生育支持新政

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推出15项具体措施。政策直面低生育率挑战,在医疗、住房、托育、教育等领域精准发力。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及允许多子女

每孩每年3600元!国家育儿补贴方案正式落地

惠及2000多万家庭、中央财政年支出约720亿元的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正式落地,为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送上“真金白银”的民生大礼包。今日(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现金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这是我国

从能办到好办快办,江西49件“事”高效落地

企业迁入从七八趟到跑一趟,“个转企”老执照秒变新公司,赣鄱大地上的营商环境变革正悄然重塑企业办事体验。前两年办业务需要到不同的部门填表、交材料,有时还要去外地取材料,跑个七八趟才办好是常有的事。”瑞昌市企业服务公司总经理余哲感慨道,“如今只要提前准备好材料,跑一趟就能办好。”他的体验背后,

海南“一件事”改革跑出自贸港加速度

集成办理460万件,31项国家任务落地,特色场景领全国之先。中午12点半,儋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依然忙碌。前来办理护照换发的林女士感慨:“以前请假办事特别麻烦,现在可以预约午休时间,太方便了!”在她身后,税务、企业登记等窗口工作人员正为提前预约的市民办理业务。这是儋州推行“预约办+延时办”服务后的常态场景,也是海南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缩影。自“高效办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