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京津老人河北养老观察|来河北养老,他们看中什么?

1.jpg

近日,在涿州市上胡良村,北京籍老人谷女士(右)在租住的“保定小院”里修理景观树

河北日报记者 寇国莹摄

养老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河北省各地充分利用区位和生态优势,积极承接京津养老需求,加速培育壮大康养产业。

在此过程中,京津老人到河北养老正成趋势。

他们为何选择河北?日前,记者深入环京津各市县和高铁沿线地区,探解京津老人在冀养老、旅居的背后逻辑。

■ 看性价比:价格和服务是重要参考指标

从北京转到河北养老,这是北京市民傅增贵的选择。

2019年6月,经过对多家养老机构的考察,时年80岁的傅增贵和老伴在北京某养老院花16万元办了会员卡并入住。

一个多月后,经多方打听,他们来到位于保定市满城区的润达祥和养老山庄,仅试住一天,便决定和老伴在这里共度余生。

两位老人看中的,是性价比。

在山庄,老两口住一个标间,加上吃饭等各种花销,每月总费用在6500元左右,而北京没有1.1万元下不来。

当前,北京养老业存在“外溢”需求。北京市卫健委2023年发布的《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北京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465.1万人,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建成运营养老机构578家,床位11.2万张。

分析上述数据,专家认为,一方面,庞大的老年群体催生出银发经济发展新空间;另一方面,养老床位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异地养老是大势所趋。

抢抓机遇,要打好性价比这张牌。保定市民政局局长田彦军认为,很多老人选择养老机构时,价格和服务是重要参考指标。

河北有条件也有能力为京津老人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安全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

从成本角度看,大城市土地、人力等要素成本较高。在北京,重度失能失智老人入住机构收费普遍在7000元以上。而河北的比较优势在于要素成本较低,提供与大城市同等质量的服务,成本更低。

润达祥和养老山庄负责人王克欣说,河北部分中高端养老机构对重度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费用为每人每月2500元上下,加上床位费和餐费一个月在5500元左右。

服务质量也是京津市民选择到河北养老的重要因素之一。

练书法、下象棋、玩桌上冰壶、弹钢琴、做手工……在保定阳光康城颐养中心,来自京津的20多位老人在这里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幸福时光。

“这里不仅有专业的护理人员照顾我们的起居,还有音乐、书画、舞蹈等各种兴趣班,不但养身而且还养心。”说起颐养中心,来自北京的姜立赞不绝口。

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位于廊坊燕郊的燕达健康城为入住老人设置健康保健、医疗、康复、生活照料、膳食营养、文化娱乐、综合保障为一体的服务体系。润达祥和养老山庄为入住老人配备优质生活、健康、快乐、安全等管家,让老人长寿健康、精神富足。

■ 看生态:对好山、好水有渴望

许多京津老人心中有笔“健康账”:良好的生态环境能起到疗养的作用。

对此,北京市民李学军深有体会。

4月22日7时30分,他从赤城县海坨山谷旅游度假区出发,徒步两个小时后登上大海坨山。

海坨之春来了,艳阳高照,天空像一匹抖开的蓝缎子,周边山坡已被小草“染”绿,黄的、红的花朵波涛般此起彼伏,美不胜收。

2020年退休后,李学军一直没下定决心在哪养老,直到来到海坨山谷旅游度假区。这里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空气清新;平均海拔约1300米,被誉为对人类健康最有益的海拔高度。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在这里养老。

在海坨山谷旅游度假区品牌部负责人文文眼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好的生态环境是稀缺资源,我们从京津老人对好山、好水的渴望中,看到了他们对疗养和健康的切实需求。”

他们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其旅居康养目的地的建设不断完善,老人能享受体质测试、科学健身指导等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目前,共有业主636户,55岁以上的占比44.65%,其中大部分是北京人。

宜居的环境,诗意的氛围,是位于赤城县的北京960康养山居的一大优势。“这边儿比北京空气好,安静,退休了嘛,没事爬爬山,锻炼锻炼。”去年整个夏天,北京市民王先生在山居度过。像他们一样买了房子常住山居的住户还有三十几户。

老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可见一斑。

卖生态,老人很买账。保定市阜平县植被覆盖率80%以上,是该市最绿的地方。龙泉关镇打造了森林康养驿站和扶贫院子,去年6月有500多名北京老人来旅居。

近年来,承德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造全域全季特色旅游目的地、京津冀高端休闲康养度假基地,为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点燃新引擎。

■ 看特色:不同偏好老人都可找到需求

有了“保定小院”,北京市民刘京晶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田园生活。

去年,他退休后住在北京亚运村附近。但局促的两居室,难以满足夫妇养花草和宠物、休闲聚餐、健身等需求。

同年清明节前夕,刘京晶通过网络平台知道了涿州市上胡良村的“保定小院”,便来探访,一下就爱上了这里:“离北京近,徽派建筑漂亮,加上配房,房间是三室一厅两厨,周边基础设施完善。”

很快,他就花费75万元签下占地480平方米小院20年的使用权,成为首批“保定小院”的长租住户。

4月22日,记者来到这个命名为“刘家”的院落里,里面有大大小小50多盆花和两只“黏人”的猫。刘京晶夫妇偶尔约三五好友前来,喝喝小酒、品品茶,生活舒适而惬意。

在保定农村,不少农村院落和宅基地闲置,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而在京津,很多老人有着“小院情结”,寻一处庭院,做温馨舒适的养老居所和精神家园,成为他们迫切的渴望。

保定市有关部门发现,将闲置民房和宅基地利用起来发展休闲康养产业,可谓两全其美。

2023年3月份,保定市正式启动“保定小院”项目,在涞水、易县、涿州等17个县(市)建设了一批可沉浸式体验自然风光、乡土风情、乡愁文化和田园生活的院落型乡村旅居场所,即“保定小院”,成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文旅地标和金字招牌。

专家分析,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和优越的旅游区位条件,构建特色养老模式,建设医养结合、分时旅居、康养小镇和高端养老等项目,让不同偏好的老人都可找到匹配自身需求的细分养老服务、乐享晚年,河北康养产业潜力巨大。

医养结合,让老人老有所依。

2022年7月,怀来县医院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托管,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目前,该院和怀来荣瑷医养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方便老人就医。

分时旅居,让老人老有所乐。

秦皇岛北戴河区积极打造“京畿海岸 康养胜地”品牌,推动形成以高端旅居康养为重点、多层次养老为补充、融合发展的大康养产业体系。

居住舒适,让养老变享老。

承德市隆化县推出养生温泉、多样化的合院产品,优质旅居、户户观山、庭院赏景,高端的康养居住地带让老人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

京津老人正通过各自体验,诠释着来河北养老的理由。(河北日报记者 赵建 陈华 马利 王雪威 寇国莹)


【责任编辑:欧阳雪】

科技赋能医疗新纪元!五部门联推“AI+医疗”实施意见

2030年基层诊疗将实现智能辅助全覆盖,八大场景重塑就医体验。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擘画“人工智能+医疗”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该政策以“2027年初步建成、2030年全面普及”为双阶段目标,从基层诊疗到临床专科、从患

银发经济陷阱揭秘:羊奶粉变“神药”、理财稳赚成空、养老分红血本无归

全国养老诈骗案频发,涉案超20亿,近万老人遭殃,全国多地接连曝出养老服务消费领域“坑老”“骗老”恶性事件,普通羊奶粉被吹嘘成“保健神品”、“理财专家”承诺稳赚不赔却致血本无归、养老机构以高息分红诱骗办卡等骗局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羊奶粉“神化”骗局:虚假宣传成重灾区在湖北武汉,中选亿粮商贸有限公司通过“赠送面条、低价购物”等手段吸引高收入中老年群体,将普通羊奶

打造“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 ,黑龙江克东县整合资源构筑服务基层新阵地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克东县委社会工作部强化统筹协调与资源整合,积极探索服务阵地融合共建新模式,将原有职工驿站与暖新驿站两类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升级改造,成功打造了7个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 职工驿家·暖新驿站”综合服务点,日前,已投入运行,24小时对外开放。此次整合建设工作中,克东县采取新建与改

11月起新车上牌免去车管所排队,线上半小时搞定

公安部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通过全链条信息共享、一站式数字化办理,实现群众购车上牌“零跑腿”。这一改革被视为公安交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标杆举措,预计每年惠及超1500万车主,节约交通成本超2亿元。全链条数字化:购车、缴税、上牌“一网通办”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介绍,新措施通过“交管12123”A

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启动,1400万人将参与“人口小普查”

以202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通过入户登记与互联网自主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及居住状况的最新变化,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调查范围与对象——本次调查覆盖全国所有抽中

“三亮”引领亮剑民生难题 黑龙江克山县协同发力化解不动产“办证难”

在克山县“亮党旗 亮党徽 亮身份”(三亮)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县政务服务中心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动产登记窗口与契税窗口协同联动、主动作为,成功破解困扰群众多年的历史遗留房产“办证难”问题,以实际成效擦亮“三亮”品牌,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民生答卷。

严查定点药店“阴阳价格”!国家医保局出手了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10月1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针对部分地区定点零售药店对医保和非医保患者采用“阴阳价格”行为进行严肃核查处置。这种“阴阳价格”行为指的是完全相同的药品销售给医保患者的价格高于非参保患者。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这类行为

学校食堂食材新规出台:双人验货、校长陪餐,守护学生舌尖安全

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针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的大宗食材采购验收工作提出明确规范。通过多人联检、源头可溯、透明公开等方式,为校园食品安全再添一道“防火墙”。《指引》要求学校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集体验收,公开透明。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食材,应当场退回或销毁,并如实记录。旨在进一步

银发浪潮下的中国守护:14400万老年人享受健康管理服务

养老床位更加充裕、社区服务日趋完善、文化课程丰富多彩,中国老年人正在享受更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介绍了我国在扩大服务消费方面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快构建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成果。目前我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已提高到64.6%,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突破570万个。---服务体系升级,养老

首部住房租赁专项法规明日生效!2亿租客迎“权益护城河”

标志着2.1亿城镇租房人口(其中一线城市租房占比超40%)正式告别“野蛮生长”的租房时代,迈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发展新阶段。三大核心突破直击行业痛点居住安全硬约束:明确禁止将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

西山区“退休一件事”专窗上线,实现退休业务一站式高效办结

西山区人社局将继续聚焦群众生活中的“关键小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数字赋能为支撑,进一步拓展“一件事”改革覆盖范围,提升窗口服务的标准化、智慧化与人性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踏实、获得感更真切、幸福感更温暖。

鞍山市2025秋季房交会将于9月开幕 多项惠民政策助力安居置业

9月4日,辽宁鞍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鞍山2025秋季房交会新闻发布会,鞍山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鞍山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次房交会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问题,正式公布本届以“好房・悦居未来”为主题的房交会核心信息。本次房交会政策优惠期为9月7日至11月10日,集中展示将于9月19日-21日在高新区万达广场举办。

医保支付大变革!复杂重症诊疗获特殊通道

国家医保新政为疑难重症打开一扇门,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可申请特殊结算,新技术应用不再“望费兴叹”。8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这项改革的核心亮点是建立了“特例单议”机制,允许医疗机构对不超过5%的复杂病例申请特殊结算,为使用创新药械、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开辟特殊

教育部启动“双千”计划,离校就业小程序上线

聚焦产业前沿的微专业、直达微信的岗位推送、12万个增量岗位开发、7.1万困难毕业生帮扶…教育部系列增量政策让就业路越走越宽。8月13日,教育部正式上线“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未就业毕业生通过微信即可访问。该平台基于教育背景和求职期望,为离校毕业生精准推荐匹配岗位信息,提供“不断线”就业支持。这一举措是教育部近期推出的系列增量就业政策的最新一环。

海城创新"政企研"联动模式 赋能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

辽宁海城市人社局立足局属海纳众创空间平台优势,特邀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省农业农村厅倪红涛副处长为40余家入驻企业及创业团队授课,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实操指导,靶向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加速培育“线上纳统企业”,以众创空间“孵化力”激活农产品销售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人社力量。

学前一年保教费全免!2025年秋季学期起实施

一纸文件,千万家庭的教育账本正在改写,中国学前教育进入免费时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国办发〔2025〕27号),正式宣布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这项重大惠民政策将于新学期开始时落地实施,惠及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大班儿童。政策明确,免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批准的公办园保教

辅助生殖进医保、公积金突破限缴,多孩家庭直接受益!北京发布15项生育支持新政

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推出15项具体措施。政策直面低生育率挑战,在医疗、住房、托育、教育等领域精准发力。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及允许多子女

每孩每年3600元!国家育儿补贴方案正式落地

惠及2000多万家庭、中央财政年支出约720亿元的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正式落地,为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送上“真金白银”的民生大礼包。今日(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现金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这是我国

从能办到好办快办,江西49件“事”高效落地

企业迁入从七八趟到跑一趟,“个转企”老执照秒变新公司,赣鄱大地上的营商环境变革正悄然重塑企业办事体验。前两年办业务需要到不同的部门填表、交材料,有时还要去外地取材料,跑个七八趟才办好是常有的事。”瑞昌市企业服务公司总经理余哲感慨道,“如今只要提前准备好材料,跑一趟就能办好。”他的体验背后,

海南“一件事”改革跑出自贸港加速度

集成办理460万件,31项国家任务落地,特色场景领全国之先。中午12点半,儋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依然忙碌。前来办理护照换发的林女士感慨:“以前请假办事特别麻烦,现在可以预约午休时间,太方便了!”在她身后,税务、企业登记等窗口工作人员正为提前预约的市民办理业务。这是儋州推行“预约办+延时办”服务后的常态场景,也是海南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缩影。自“高效办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