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 在长沙市,公摊面积一直是购房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今,这个让购房者头疼的名词——公摊面积,全称“公摊建筑面积”,正随着一项新政策的出台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长沙市政府通过《关于优化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管理的若干措施》,旨在引导住宅项目实现“零公摊”,为购房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长沙市这一创新性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市场反响吧!

公摊面积,这个让购房者头疼的名词,全称其实是“公摊建筑面积”。它指的是整栋楼产权人共同分摊的公用部分建筑面积,包括各种为整幢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通常以水平投影面积来计算。公摊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相加,就构成了我们常说的总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由三部分组成:套内房屋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以及套内阳台建筑面积。而公用建筑面积则主要包括分隔墙及外墙(含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还有电梯井、楼梯间、公共门厅、过道以及值班警卫室等。
尽管购房者对公摊面积颇有怨言,但传统上想要实现“零公摊”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阳台、飘窗等赠送面积都受到严格限制。然而,今年4月,长沙出台了一项创新性政策——《关于优化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管理的若干措施》,旨在引导住宅项目实现“零公摊”。通过调整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优化阳台、飘窗和设备平台等部分的面积计算方式,为购房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根据新规定,阳台面积将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建筑面积,且总和不得超过套内建筑面积的20%。这意味着,如果阳台设计合理,购房者将能享受到更多的实际居住空间,而无需为额外的公摊面积买单。
自去年年底以来,从广州到深圳、福州、合肥、长沙、肇庆等城市,都纷纷调整了新建商品房的容积率计算方式,从侧面助推开发商提升项目得房率。随着“零公摊”政策的引导,市场反馈迅速且显著。今年,华润置地、润和城、龙湖地产等在湘品牌房企已纷纷推出一批“零公摊”楼盘产品入市。
以“长沙首个负公摊产品”为标签的长沙云起·虔来项目,其楼盘面积介于128平方米至168平方米之间,通过飘窗、阳台和电梯厅“计半”纳入计容面积的形式,实现了103%-107.9%的实际使用率。如今,在长沙市场上,“零公摊”已成为多个项目的亮点和卖点,预示着未来新楼盘的发展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除长沙外,湘潭也已直接支持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商品住房。过去,高层住宅的公摊普遍在20%至30%之间,洋房公摊率也有10%至20%。这意味着购房者有10%到30%的房款不得不“支付”在公摊面积上。然而,“零公摊”对购房成本的影响可能并不大,但对用房成本的影响还有待观察。比如,物业费大多是按建筑面积来计算,若改为按套内面积计算,收费单价可能会相应提高;同时,开发商过度追求得房率是否会挤压公共空间,进而影响居住品质等,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