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2月13日天津讯(朱行民 刘挥 李家虎)天津市商务局等18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天津市进一步提升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水平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通过优化社区商业布局、丰富服务场景、整合闲置资源等举措,全面提升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服务能力,助力构建“大消费”工作格局。截至2024年底,天津已建成便民生活圈190个,覆盖977个社区,服务居民近580万人。
便民生活圈新蓝图:分层服务覆盖“家门口”与“家周边”
根据《方案》,天津将按“家门口”(步行5-10分钟)和“家周边”(步行15分钟)分层布局便民服务:
“家门口”基础服务全覆盖: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网点,并引入智能零售终端,解决居民日常需求。
“家周边”品质服务多元化: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康养、健身等业态,打造“文化休闲圈”“健康健身圈”等融合场景,提升生活品质。
例如,鼓励大型商超下沉社区,推动便利店搭载代缴代扣、打印复印等便民功能;同时支持早餐店、智能餐车等构建多层次早餐供应体系,让居民“吃得好、吃得近”。
资源盘活与业态创新:闲置空间变身便民“新地标”
《方案》提出利用城市闲置资源拓展便民空间:
旧厂房、仓库改造:将空置工业用地改建为社区商业中心、邻里中心,增设便民市集、停车设施等。
地铁站点开发:利用地铁站点周边空地发展便民餐车、临时市集,提升通勤便利性。
社区闲置资源整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整合社区闲置空间,增设邮政快递、废旧物资回收等服务点,并规范发展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社区工坊,保留平价服务。
聚焦“一老一小”:托育与养老嵌入社区
《方案》特别关注老年人与儿童需求:
养老服务体系升级:推广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完善老年助餐服务,打造“不离家、不离亲”的养老模式。
普惠托育网络构建:推动社区托育设施建设,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鼓励建设嵌入式托育点,提供全日托、计时托等平价服务,缓解家庭育儿压力。
政策支持与成效目标:打造全国便民生活圈标杆
通过商事登记简化、税费优惠、金融扶持等措施激发市场活力。根据规划,到2025年,天津将新增标准化菜市场9个,新建提升口袋公园80个,并建成20个高质量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目前,滨海新区等7个区已入选全国试点,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推动便民商圈与养老、文体等领域深度融合。
从“便利”到“品质”,重塑社区生活新生态
此次《方案》的出台,不仅是天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的重大举措,更是通过“小切口”推动“大民生”的生动实践。随着社区商业的提质扩容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天津居民将享受更便捷、更多元的“一刻钟生活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温暖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