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流程优化、人员集成助力“一窗受理、全程网办”,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

中经联播3月3日北京讯( 吉子祥 江霞 彭飞)3月1日,在《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施行暨全国首本不动产权证书颁发十周年之际,自然资源部宣布,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已覆盖所有国土空间,涵盖所有不动产物权。十年来,通过信息共享、流程优化和人员集成的“三个集成”改革,不动产登记服务实现了从“分散”到“统一”的历史性跨越,极大提升了便民利企水平。
十年改革:从分散到统一,从城市到农村
自2015年《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以来,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从无到有,逐步覆盖城市房屋、农村宅基地以及自然资源等领域。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年来,不动产登记从“纸质证书”迈向“电子证照”,从“多地跑”到“全程网办”,实现了质的飞跃。目前,全国所有市县均已实现商品房预售和抵押涉及的预告登记、登记资料查询、抵押登记三项业务“跨省通办”,长三角地区县级以上城市更是实现了高频业务“全程网办”。
便利化改革:办理时间大幅压缩

在便利化改革方面,我国大力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全面实施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办理时间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全国累计已有2200个市县实施“交地、交房即交证”改革,惠及1800万群众;近2100个市县开通“带押过户”业务,累计办理“带押过户”40多万件,涉及卖方抵押金额(过桥资金)6000多亿元。
“跨省通办”:解决异地办事难题
为解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我国积极推进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以苏皖鲁豫四省十市为例,通过集成全程网办平台,申请人可在线完成身份验证、电子签名、材料提交等流程,属地登记机构即时核验审查,实现“全程网办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创新服务模式。
农村与自然资源登记:全面覆盖
在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方面,我国已完成121个宅改试点地区和350个入市试点地区的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任务,基本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资料共享移交。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方面,全国累计有773个重点区域完成自然资源登簿,覆盖国家公园、国家重点林区、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空间和自然资源。
未来展望:持续深化改革
自然资源部表示,将继续深化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强化数字化转型,提升登记规范化和便利度,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党建+不动产登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等创新模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保护群众权益。
十年改革,十年跨越。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全面落地,不仅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更为保护产权、保障交易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将继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