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4月22日北京讯(孔义明 刘莎莎)为进一步稳就业、强技能、兜底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的通知》,打出“返、补、保”三位一体政策组合拳,预计惠及数千万企业及失业群体。
稳岗返还“加码”,中小微成重点扶持对象
延续至2025年底的稳岗返还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持续“输血”。
返还比例:中小微企业按不超过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大型企业不超过30%。
资金用途:可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社保缴费、技能培训等,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覆盖广度:社会团体、律师事务所、个体工商户等参照执行,形成普惠支持网络。

专家解读:“中小微企业是稳就业‘毛细血管’,60%的返还比例可覆盖约2个月社保成本,有效缓解现金流压力。”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忠表示。
技能补贴“扩围”,紧缺职业成香饽饽
技能提升补贴政策放宽参保年限、拓宽受益范围,并新增两大激励措施:
补贴标准:初级/中级/高级证书分别补贴最高1000/1500/2000元。
急需紧缺职业:每人每年可增加2次补贴机会,推动技能人才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
证岗相适:补贴向本地重点产业倾斜,避免“有证无用”尴尬。
广东已率先将“工业机器人运维”“芯片封装”纳入紧缺职业目录,深圳某制造企业员工王师傅考取高级工证书后,不仅获得2000元补贴,还因技能匹配获晋升,月薪涨800元。
失业保障“兜底”,大龄群体获特殊关照
政策强调“保生活”底线,多措并举织密保障网:
待遇延续:失业保险金、代缴医保费、价格临时补贴“三管齐下”。
大龄失业人员:落实参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衔接政策,避免“断保”风险。
经办优化:推广“免申即享”,通过数据比对自动发放稳岗资金,小微企业无对公账户可直接拨付至税务缴费账户。
2024年,全国共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83亿元,惠及企业642万户;技能提升补贴惠及167万人次,其中紧缺职业补贴占比提升至18%。
风险防控“升级”,基金安全筑牢堤坝
政策执行与监管同步强化:
基金备付:要求各省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备付期限超1年,确保可持续。
动态监测:严查异地重复领取、证书造假等骗保行为,执行社保基金要情报告制度。
服务优化:开通短信、APP等申领渠道,失业人员凭身份证即可“秒领”待遇。
政策影响:“此轮政策延续,叠加阶段性降费率至1%的措施,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超1500亿元,稳定岗位超2000万个。”财政部社会保障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稳岗返还的“及时雨”,到技能补贴的“催化剂”,再到失业保障的“安全网”,三部门政策协同发力,既解企业燃眉之急,又谋劳动者长远福祉。随着政策落地提速,中国经济“稳就业-强技能-促发展”的正向循环正加速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