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5月28日北京讯(李新民 王硕新)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召开专题会议,将“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问题整治”列为2025年市场监管领域四大集中整治项目之一。此次专项行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点整治假借专家义诊、健康咨询名义夸大产品功效,以及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渠道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药品、保健品的虚假宣传行为,切实维护老年群体合法权益。
多地联动 雷霆出击
专项行动部署后,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响应。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市场监管局已对辖区保健食品销售单位展开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虚假宣传、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等问题,并在经营场所张贴警示标语,同步开展普法宣传。天津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则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执法,成功查处一起利用网络商城发布虚假保健食品广告案件,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创新机制 全民监督
为拓宽线索来源,盐城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你拍我查”活动,鼓励市民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固定违法证据,并通过全国12315平台或电话举报。该活动明确列举八大重点征集范围,包括虚构“专家背书”、伪造检测报告、网络刷单炒信等新型违法手段。北京市通州区、广元市利州区等地也相继发布类似公告,建立有奖举报机制,最高奖励金额达数万元。
标本兼治 常态长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整治行动强调“查改治”一体推进。新华区市场监管局在立案查处1起虚假宣传案件的同时,建立经营主体红黑榜制度,对问题企业实施信用惩戒。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则联合卫健、药监、网信等部门建立协同监管机制,集中查办跨区域大案要案。截至5月中旬,全省已排查相关经营场所数百家,责令整改数十家,有效净化市场环境。
专家提醒 防范陷阱
市场监管部门特别提示,老年人购买药品、保健品时需注意:警惕“免费旅游”“健康讲座”等营销套路,认准“蓝帽子”保健食品专用标志,保留购物凭证,发现权益受损及时拨打12315投诉。同时呼吁子女亲属加强陪伴,帮助老年人提升识骗防骗能力。
随着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各地既要严打显性违法,更要深挖隐性腐败,推动建立老年消费市场长效监管机制,让“银发经济”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安”。













